张允平素里和蒯越关系不好,闻言轻皱眉头,不耐烦地问道:“异度,你说这么多和巴东敌人增兵有什么关联?”
蒯越淡然回道:“自然有关系。主公,难道你忘记了前几日益州来的信报,涪陵都尉沈弥、娄发领本部人马发生叛乱之事?”
刘表猛地一拍额头,道:“唉呀,我差点忘记了。沈弥、娄发不满刘璋削弱其兵力之举,悍然起兵,已经占据了好几个县了。”
蒯越向着张允得意地一笑,道:“沈弥、娄发皆碌碌无为之辈,无勇无谋,他们起兵撑不过两个月就会失败。若我的猜测不错,他们定是被益州军围剿,撤到了巴东一带,故此刘璋令杨怀增兵巴东,以讨叛军。”
刘表略一思忖,点头道:“异度言之有理。你再说说太史慈那一路敌军是怎么回事?”
蒯越的神色不变,继续说道:“周瑜用兵,一向喜欢声东击西。桂阳山路崎岖,不利于骑兵通行,太史慈的部众皆由原扬州刺史刘繇的旧部组成,半数都是骑兵。我估计太史慈这次必然是虚张声势,主公只需令桂阳刘太守严守关防要隘即可。”
张允沉声问道:“若桂阳一路是虚,那何处是实?”
蒯越慢慢踱步道:“思来想去,对周瑜威胁最大的便是江夏。你们看,江夏雄踞扬州上游,夏口重镇扼住了长江的咽喉。荆州水军随时可以顺流而下直取柴桑。占了柴桑,扬州腹地就暴露在我军面前。因此,我估计周瑜可能会派兵偷袭江夏。”
张允冷然笑道:“可能?只一句可能就让主公调集重兵守江夏?万一判断错误了呢?”
这时刘表断然道:“元信,别说了异度分析得很对,如今江夏的兵力不足,水军经常被张虎、陈生那些原先的水贼们骚扰,舰船、兵力日渐减少。江夏的主将吕将军已经多次告急。如果周瑜趁机暗遣水军进逼,确实是很麻烦。”
张允见舅父并不护着自己,便干脆闭口不言。蔡瑁在一旁看在眼里,上前说道:“主公,我以为还是小心谨慎的好。不如派张将军领江陵的水军前去江夏主持战局吧。”
刘表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允一眼,点了点头,道:“我正有此意。吕将军一人镇守江夏,力量也确实薄弱了些。”
眼见蒯越的一句话,便能让自己离开江陵,前去江夏迎战周瑜,张允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在他的心目中,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只会在后方动动嘴皮子,而真正上阵杀敌,还得靠自己这些血性汉子。
刘表见张允面露不豫之色,心中不喜,他一直告诫自己的这个外甥,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不能总是轻视异度他们,否则是肯定要吃亏的。但从张允今日的表现来看,他还是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元信,”刘表面沉似水,黑着脸道,“江夏危急,你速速去江陵准备,三日后一定要出兵”
“呃……”,张允张了张嘴,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舅父显然动了真怒,此时冒犯他最不值当,后患无穷。
“遵命”张允低头领命而出,临走时他回头看了蒯越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怨恨。
蒯越不以为意,相反他觉得和张允的较量过程是一种享受,会让刘表看清楚,到底是谋臣重要,还是只会杀人的莽士重要。
蒯越的判断没有错,杨怀领兵赶到巴东,确是为了追剿沈弥、娄发的叛军。不过,当他抵达巴东时,才得知沈弥、娄发叛军已经一路东逃,往荆州境内去了。
杨怀不敢大意,连忙派人快马呈报给刘璋。刘璋见信大怒,以为沈弥、娄发叛军和荆州牧刘表暗中早有联系,他们的叛乱恐怕就是刘表的主意。
刘表遂以赵韪为征东中郎将,节制巴东杨怀的人马,率众击刘表,屯兵朐忍。
与此同时,孙策的大军已经杀到了新野,就在刘表以为豫州军将会再次兵临襄阳城下时,豫州军却突然转向往东,直奔江夏而去。
两日后,夏口守将吕公手扶佩剑登上城墙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夏口城下,密密麻麻地都是豫州士卒,每个人皆身披白衣,举白旗,远远地望过去,就如同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一般,充满了肃杀之气。
第三百二十三章 江夏水军
兴平二年五月中,孙策领五万豫州军突然转道,包围夏口,以哀兵之姿,猛攻三日未下。然城内守军已消亡殆尽,适逢张允率江陵水军顺流而下,自水门接应。
夏口守将吕公趁夜领残兵仓惶退到舟船之上,第二日,夏口城门洞开,孙策驱兵直入,张榜安民,占据了这座长江边的重镇。
孙策没有水军,无法追杀吕公,只得望江兴叹。吕公伴立在张允身侧,遥望夏口城,黯然道:“豫州军悍勇异常,个个不畏死,这城……实在是守不住了……”
江风阵阵,将他们身后插着的军旗吹得猎猎作响。张允侧过头看了吕公一眼,安慰道:“吕将军不必自责,自古道,哀兵必胜,孙策必以为父复仇的口号来激励全军,战斗力远较平日强大。何况又是敌众我寡,能守住三日就很不错了。”
张允的军职比吕公高,听见张允如此说,吕公心中稍稍宽慰了些,他很感激张允,便施礼道:“多谢张将军理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