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将孙乾叫来,说明了他们的意思,孙乾大喜,但是管宁再三叮嘱,他们二人去扬州,只是潜心修学、授业,绝不会出仕的,希望他能将此意汇报给周大人。
孙乾自是知道周瑜的底线,连忙点头答应。以管宁和邴原二人的名望和学识,做个传授学业的师长绝对适合,相反的,他们二人的性格未必适合在官府中做事,反而会格格不入,导致不可预见的结果。
第二日,管宁、邴原二人领着家人以及愿意跟随他们的学生,共计百余人,缓缓向南而去,准备到海边换乘海船离去。孙乾等人则在四周分散护卫。
临行之前,管宁和邴原二人将辽东太守公孙康以前赠送的各种礼品全部封存留了下来,一样也不带走,以明清白本性。
众人一路辗转,在海上航行了二十余日,方自入海口进入长江,两天后,抵达秣陵。周瑜早已得到信报,领着州牧府的官员们亲自在渡口相迎。
管宁见周瑜的年轻出乎自己的想象,便觉得有些后悔,他可不愿在一个纨绔子弟的照顾下生活。接触一番后,管宁惊喜地现,周瑜胸有锦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对于自己研究最深的经学也有独到的见解,两人相谈甚欢。
周瑜随后将管宁等一行人送到了藏书院,管宁见到了高大的藏书楼和里面丰富的藏书,在藏书楼的旁边新建了一排房舍,那是供管宁、邴原及其家人居住的,他们的学生们则被安置在学子们统一住宿的地方。
蔡邕、郑玄、孔柚、王朗四人则侯在藏书院的大门前,见到他们,管宁和邴原异常高兴,称今日的藏书院是星光灿烂,周瑜亦在一旁笑着宣布:“今后的藏书院,将会是天下学子们心目中最为景仰的地方”
当晚,周瑜在府中设宴招待管宁、邴原二人,藏书院四大名士及张昭、张纮、贾诩、诸葛瑾、吕范等人作陪。管宁淡泊名利,却甚为好酒,见到“龙潭液”这样的世间佳酿,自然不会放过,大快朵颐,尽兴而归。
自管宁和邴原在秣陵藏书院教学后,藏书院的名声更为响亮,不单单是中原的优秀学子,就是偏处一隅的凉州、辽东学子,也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江东,这其间有不少学子在学成之后,便被招募进了各级官府任职,成为周瑜推行官场体制革故扬新的骨干力量。
刚刚安置好管宁一行人,周瑜便得到了一个令他欣喜非常的消息。
当邓渝的贴身丫鬟跌跌撞撞地跑到周瑜身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出夫人的肚子已经有了动静时,周瑜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风一般地冲出了房门。到了后院,周瑜见到院中有五六个丫鬟、老妈子端着木盆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盆中雾气腾腾的都是热水。
周瑜大步走到卧房门口,低声问一个丫鬟道:“夫人怎么样了?”
那名丫鬟显然也比较紧张,忙回道:“大人夫人方才突然说肚痛,我们便将接生婆请来了,接生婆讲孩子快要生了……”
就在她说话的时候,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在屋里传出来,随即周瑜听到屋里的数人用惊喜的声音道:“恭喜夫人恭喜夫人是个公子”
“哦……抱过来给我看看……”这虚弱的声音分别便是邓渝出的,片刻之后,那孩子居然不哭了,显是邓渝把他抱在了自己怀中。
周瑜忙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看见邓渝正半躺在榻上,榻旁是几个大木盆,里面俱都冒着热气。
周瑜靠近邓渝,见她的神色间既疲惫又兴奋,在她的身旁,用柔软的棉布包裹着一个的新生命,邓渝望向他的目光里透着一股浓浓的母爱。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两个孙子
看到周瑜走了进来,看到他脸上洋溢的关切之情和唇角间的笑意,邓渝的心里顿时踏实多了,就像是看见了一座厚重的靠山,一处宁静的港湾。
邓渝一会儿看看周瑜,一会儿看看身旁的小生命,一缕缕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射了进来,照在他的身上,邓渝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周瑜默默地握住了邓渝的柔软小手,将体内的温暖传递给她,两人四眸相望,深深凝视,顷刻间交流了很多内容。屋里正忙碌的下人们见此情景,纷纷轻轻地退了出去,顺手将房门关上。
邓渝眼波流动,柔声道:“瑜哥哥,你以前说过,如果是个男孩就取名叫周循,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要不就喊他循儿吧。”
周瑜微笑道:“行,听你的。”
邓渝闻言转过头,用一双星眸紧紧地看着身旁的小生命,轻声道:“循儿,以后我们就这么叫你了,你可要听话哦……”
说来也奇怪,本来还在安静地休息的小生命突然睁开了眼睛,在浓浓的眉毛下,那一双眼睛竟是透着睿智的光芒。
邓渝喜道:“瑜哥哥,你快看,他好像听见我们说话了,对了,你看,你看,他长得多像你啊,眉眼间都是那么地儒雅……”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周瑜心中感动,他伸出双手,轻轻地环抱着邓渝,附在她耳边低声道:“渝妹妹,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心中的女神,都是我的小鱼儿……”
两人正在缠绵之际,突听到门口传来周母那爽朗的笑声,“哈哈,我终于可以抱上大孙子了我的孙子呢,我的大孙子呢,在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