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补充道:“不仅如此,新式织绫机所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众多匠人和普通百姓的欢迎呢。”
见高台上风甚大,周瑜拉着马钧道:“我们且回中军大帐再谈。这次请德衡来,自有要事相商。”
周瑜和马钧并肩而行,一路上,马钧又介绍了他发明的新式翻车--龙骨水车。周瑜知道,在古代农田浇灌时,翻车是最主要的工具。最早的翻车是汉灵帝时的宦官毕岚监督所造,“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悬于玉堂及台殿前。又铸天禄虾蟇,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毕岚所造的翻车体型笨重,虽能大量饮水,却不便于推广,制造成本也很高。
马钧向周瑜详细地介绍了他改进后的龙骨水车。龙骨水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周瑜听完后笑道:“德衡巧思绝世,我果然没有看错。官府所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再加上龙骨翻车,那农田的灌溉和排涝将会变得十分便捷,粮食的产量还会提高不少。德衡之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马钧闻言忙微笑摆手,意思是周瑜过奖了。
二人走入中军大帐,分别落座,周瑜正色道:“还要有劳德衡,这次和曹军的对战,将会十分惨烈。若是我军的攻防器械强过对方,则会大量地减少伤亡。之前德衡改造的轮转式投石车,体积小巧,方便移动,可以把大石头接连不断地发射出去数百步远,使敌方来不及防御。实为我军攻防之利器。甚至兴霸还把它装到了艨艟、楼船之上,准备给曹操的水军以致命攻击。”…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朝暮暮
看着马钧闪闪发亮的眼睛,顿了一下,周瑜继续道:“德衡所要制造的是国家之精器、军队之要用。两军作战,或因气候,或要长途奔袭,或在夜间,需要识别正确的方向。如今我们仅仅依靠日月星辰、树木房舍,或是请当地的百姓来识别方向,非常不便,也耽搁时间。我听说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后来,黄帝制造出指南车,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
马钧用手轻拍了一下头,笑道:“原来主公是想要重造指南车啊。此车我亦有所听闻,昔日曾有名叫张衡之人重造出了指南车,可惜他的技术也失传了……”
周瑜微笑道:“以德衡之才,纵使张衡再世,也未必会输于他。史籍记载,在很久以前,远方的越裳氏曾派使臣到周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由此可见,指南车不仅可用于作战,更可用于民生。若是德衡再造出指南车,则善莫大焉。”
马钧激动地单腿跪地,行礼道:“指南车就是再难造,钧也会努力。主公之重托,钧定不相负,当在三月内完成。”
周瑜脸上满是笑意,扶起马钧道:“有劳德衡了。还有一事,须得烦动德衡。”说罢,周瑜转身自背后的书架中取出一个木匣,轻轻将其打开,取出里面的几张纸片,交到马钧手上。
马钧定睛细看,见几张纸片上都画着一种奇怪的物事,看起来很像是军队中常用的连弩,具有外廓、悬刀、牛、枢、望山和牙,但是它的尺寸要小很多,看起来十分精致。
马钧惊叹道:“主公,这是你设计的么?现在的弩箭甚为笨重,非臂力过人的士卒无法使用,或是两人配合发射,很不方便。若是将其改进为这种尺寸,则单人单臂便可发射,攻击的威力将会大许多了。”
周瑜心里暗道:“诸葛孔明,对不起了,把你在历史上的发明给抢了过来,做了些改进,以后世上将不会再有诸葛连弩了……”
听得马钧相问,周瑜一边在纸上比划,一边道:“这也是我偶然思得的东西。此连弩有几个特点,其一可以单兵使用,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其二火力很强,一次可以连发五支弩箭。其三是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箭要高。”
马钧一边仔细研看,一边欣喜地道:“这种连弩真是太好了较之现在大量使用的双发连弩强了何止是一倍若是咱们的士兵每人都拥有一把,则个个既可以是弓兵,又可以是长矛兵或是盾牌兵,可攻可守,进退自如,即便是在后退中也随时可以大量杀伤敌人。威力巨大啊。”
周瑜哈哈笑道:“我只是在纸面上画出来而已,真正能制作出来,变成好用、耐用的武器,还得靠德衡你啊。特别是连弩中所使用的弩箭,应该和我们常用的弩箭有所不同,大概只有八寸长短,如何提高它的杀伤力,这个还得德衡你好好研究一番。”
马钧拍拍胸脯道:“主公,这个没有问题,交给我定能完成。对了,此弩既是主公亲手设计,还请主公给它起个名字,日后也好推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