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心中郁闷之极,很少嗜酒的他抱着酒坛猛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那些他多年沙场拼杀得来的经验,用在周瑜的部队上似乎总是不灵光。自己兵少了,疏忽大意了,会被周瑜率部长途雪夜奔袭,要塞丢失。自己兵多了,以多击少,却连一座城池也拿不下来,还白白折损了不少兵力。
帐门一掀,一人弯腰走了进来,刘备定睛一看,正是徐庶,便大声招呼道:“元直,来来来,陪我喝酒”
徐庶自然明白刘备的心境,自从去年冬天广陵被周瑜突袭,陈登父子被掳后,刘备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好过。一直心怀大志的他,终于等到了掌握徐州的日子,还未大展拳脚,就被周瑜抢先下手夺了广陵,自此处于被动。
这次集结六万大军,本想着强攻下广陵和江都,再趁虚南下,扩大地盘,扩充实力,以待龙翔天际之日。谁知广陵守军异常地顽强,使用了一些威力很强的防守器具,单单是他们的弓箭,看似普通,射程却是徐州军的两倍以上,精准度也是极高,大量地杀伤了己军。
还有城头上不知何时安装了许多小型的投石机,将大小不一的石头抛射出来,其准度也是出乎刘备的想象,往往就是瞄准了一般,砸在徐州军的队伍里,造成一片狼藉,死伤惨重。
徐庶知道,这就是硬碰硬的实力差距。两军交战,实力方是最为重要的,无论何种谋略,在对方强大的实力面前,只要对方稳扎稳打,都只能是无力的,更是无奈的。
徐庶陪刘备喝了几杯闷酒,便告辞而出。此刻,他的心情也是郁闷的,根本无法安慰刘备,也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计策。审时度势,他曾劝过刘备,既然周瑜有了防备,南下江东的计划就得取消,或是做出重大的改变,也可以静观曹操、周瑜二人相斗,再选择加入哪个阵营。
虽然曹操看起来势大,在徐庶的心目中,却隐隐地有着直觉,他总感觉曹操会败在周瑜的手上。只可惜刘备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执意要收复广陵,再渡江南下取得江东之地。
以徐庶的胸襟,自然不会把这件事看得太重,未来的事情本就难以预料,刘备的选择合情合理。今日让徐庶心情不佳的另有原因。
就在今晨,徐庶突然收到了他**的一封信。徐庶是颍川人氏,初平年间,汉室衰微,悍臣专政,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混战连绵。徐庶、石韬为避战乱,举家南迁到荆州地区,就居住在襄阳附近。
徐庶是远近知名的孝子,对母亲极为尊重。他投入刘备帐下后,曾想派人将母亲接到徐州居住。然不巧的是,徐母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较为虚弱,无法远行,便只得作罢。其后,徐庶几次欲接母亲前来,不知何故,他派出的人皆杳无音讯,多数是死于战乱之故。
这次徐庶得到母亲的信息,本该高兴,谁知徐母在信中的第一句话就吓了他一跳。“元直吾儿,吾已至江东,与诸葛孔明为邻而居。”徐庶吃惊得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又仔细看了看,证实无误,不由得着急起来,眼下徐州正在和江东作战,母亲怎么会跑到江东了,还和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做了邻居?诸葛亮又是何时到的江东?…
第四百七十四章 走马荐贤
徐庶为人忠直坦诚、孝敬亲尊,虽然徐母在信中只字未提她身处危险的境地,但此刻徐庶所效力的徐州军团正在与徐母所居住的江东军团作战,徐庶不得不深深地为自己的母亲担忧起来。
方寸大乱的徐庶,在反复思量了数日之后,终于决定以身救母,于是他留下了一封书信给刘备,趁着夜色悄然离去。
“庶本欲与玄德公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南下侍养老母,颐养天年”刘备得知徐庶离去后,大惊失色,待他看到徐庶留下的书信,也只得无奈地叹气。
关羽在一旁板着脸生气,大声道:“大哥,徐元直背信弃义,分明是见周瑜势大,去投他了。待我骑上赤兔马,追他回来”
刘备忙拉住关羽道:“云长,万万不得莽撞元直已经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若不是有他在,徐州的各项事务焉能开展得如此顺利?唉元直乃旷世奇才,怪只怪我不能给他完全施展才华的空间,委屈了他呀。”
关羽闻言也只得作罢,这时,突听帐外一阵马蹄声响,徐庶一挑门帘,大步走了进来。
刘备以为徐庶是改变了心意,不由得大喜,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拉住徐庶的手道:“元直,你你回来了”
徐庶的神情颇为不忍,望着刘备那殷切的眼神,他几乎没有勇气再次离去。徐庶低沉着嗓子对刘备道:“将军,庶无奈离去,实为担忧高龄老母的安危。人生在世,当以孝为先,还请将军见谅。然庶又觉得将军身边缺少出谋划策之人,在路上突然想到几人,特回来推荐给将军。”
刘备紧紧握着徐庶的手,用力摇了摇,感动地道:“真是让元直劳神了。不知你推荐何人?”
徐庶想了想,回道:“本来最佳人选是我的至交好友诸葛孔明,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常自比管仲乐毅,将军若是得他相助,取天下不是难事矣。”
刘备喜道:“如此甚好不知这位诸葛先生现在何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