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东周郎_草牛【完结】(649)

  在蔡邕、孔柚、郑玄、管宁等前朝重臣或天下大儒们的支持下,周瑜在旧朝官吏中的权威很快地竖立了起来,加之周瑜对他们礼遇有加,在正常的公务交往之外,私下经常摆酒宴请,事后还馈赠些礼物,或是美酒美食,或是一些稀罕的物件,终于笼络了人心,稳定了政局。

  对于刘备派系的官员,周瑜自然也不会冷落,宰相肚里能撑船,没有宽广的胸襟何谈领袖天下?在俸禄等各项待遇上,周瑜皆一视同仁,政务处理,也不偏袒,这些行为让刘备派系的官吏逐渐地放下心来。对于其中有些摇摆的官吏,周瑜暗中拉拢,也让江东群英,分别找到情趣相投的人,建立私交,逐步分化刘备的势力。

  当然,这些事情都做得悄无声息,刘备没有自己的情报网络,一时也无法察觉。

  新帝登基,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便是诏告天下,以安定人心。

  袁绍第一个跳了出来,不承认新帝,指责周瑜狼子野心,欲图汉室而代之。然而袁绍忘了,是他的心腹手下杀了汉献帝刘协,他的名望已经一落千丈,天下学子们反而嘲笑袁绍,纷纷写信质问他道:“岂不闻汝乃离经叛道、弑君叛上者乎?何来颜面见天下人?吾若汝,必以死谢天下尔。”

  袁绍岂肯服软,想要再立新君以抗周瑜,却怎么也寻不到合适的人选。便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公开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开始集结军队,磨刀霍霍,准备南下。

  袁绍的反应早在周瑜的预料之中,他与袁绍的一战不可避免,军事方面准备也一直在进行着。倒是蜀侯刘璋、凉侯马腾、安侯韩遂、辽东侯公孙度、并州刺史曹、司州刺史钟繇纷纷上表谢恩,承认了新帝,这让周瑜心里颇为高兴。

  在组织讨袁联盟之时,正是献帝刘协新死,自己占了道义的上风,刘璋、公孙度等人只得跟从。如今新君初立,他们若是死不承认,转而和袁绍联手,事情就难办得多了。在如今的局势下,就算他们坐山观虎斗,也是个不错的结果。待自己击败了袁绍,一统中原和河北后,他们哪里还有实力和自己争霸天下?

  心怀天下的周瑜,将目光也投向了周边的国家。新君登基之后,周瑜就请来大鸿胪淳于嘉,就诏告周边国家的事情进行商讨。

  周瑜知道,历史上的汉末三国时期,由于连年征战,人口急剧减少,国力凋蔽,对周边国家的控制力大为减弱。单单说西域诸国,曾都派质子到汉都,只为求得保护,却在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段僖之后,和中原逐渐隔离了,西域最强的三个国家于阗、疏勒、焉耆皆拥兵自重,试图吞并周边诸国,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也受到阻隔,不似以前那般繁荣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出使周边

  至于周边的其它国家,也多年未向汉室朝贡,和辽东毗邻的高句丽、百济两国,国小势微,一切皆要模仿汉人,可派使者宣贯之。因此两国与中原间隔着公孙度的辽东地域,鞭长莫及,若要扬我汉威,也要待收服辽东之后再议。

  隔东海相望的倭国,尚没有统一,不大的岛国上存在着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联想到后世的日本给汉人带来的切齿之辱,周瑜决定择机定要灭之,当前还是迫其臣服为上策。

  南方,自鲁肃领军灭了占婆国之后,交州统一,与日南、九真等地相连的扶南、真腊、顿逊、车渠、朱江、参半、陀桓、堕罗钵底等国地处蛮荒,经济文化皆甚原始,民风剽悍,宜团结之,可派使者携金银财物安抚。至于西南方的大国身毒,即后世的印度,此时与中原已有商贸往来,中原的铁器、丝绸是主要的输出品。周瑜更为看重今后与其的经济交往,便也派出使者,携带着中原的特产前往结交,维持商路通畅。

  北方的游牧民族,屡屡南下侵略,一直是汉人的心腹之患。此时,实力最为强大的匈奴已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在汉光武帝时便归附了汉室,定居于云中、北地、朔方、五原一带。朝廷设置了护匈奴中郎将率兵保护其安全,并每年供给南匈奴一定数量的粮食、牛马及丝帛等物资援助,南匈奴的兵卒则协助朝廷防御边疆安全和北匈奴的侵扰。

  现任的南匈奴单于名为呼厨泉,是前任单于于夫罗的弟弟,自五年前于夫罗死后便继承了单于之位,此人颇有野心,一心想要重振匈奴雄风,自继位之后便积蓄武力,讨伐周边部落,并暗中联结袁绍,试图染指中原。此次讨袁盟军与袁绍的战争,呼厨泉必不会旁观,尽管如此,周瑜还是派出使者,采取怀柔之策,以天子的名义正式册封其为南部匈奴单于,赏赐珠宝若干。

  历史上曾经非常强大的北匈奴,被汉军连续击败数次,实力大减。自“金微山”一役被耿夔、任尚率部大败,北单于仅领数骑逃走后,其残部西迁,远遁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自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乌桓族各部趁机脱离了匈奴的统治,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迁乌桓于止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边塞,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汉与南匈奴对抗时,各部乌桓亦各自为政,或从汉攻匈奴,或从匈奴联兵攻汉。汉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镇压各地义军。

  初平元年,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继位。蹋顿有武略,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各部均从其号令。袁绍与公孙瓒连战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助绍击瓒,破之。袁绍为拉拢乌桓部众,矫旨赐蹋顿、峭王、汗鲁王印绶,皆以为单于。乌桓人精骑善射,马上战斗力极强,特地挑选出精锐骑兵编成队,组建乌桓突骑,骁勇异常,博得了“天下名骑”之美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