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转身欲走,想了想又回身,问马腾道:“父亲,韩叔父一向拥兵自重,也从不把朝廷放在眼内,他若是知道此事,不知会怎么想?”
马腾挥挥手道:“文约那里,我自会想办法去说服他。只要吴侯厚待我等,凉州各部还不望风景从?”
就在巴蜀刘璋和西凉马腾都在忙于结交周瑜,派使朝贡之时,远在河北的袁尚、袁谭兄弟,却又互相争斗了起来。
自联手击败关羽所部北犯后,袁尚、袁谭兄弟俩暂时和好,袁谭驻军南皮,遵袁尚为主,而袁尚则不时供给些粮草辎重给袁谭,两家不战,河北境内的氛围顿时和缓了许多。
然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年,兄弟间嫌隙又生,这回却是因为逢纪的原因。
自上次说服袁谭,与袁尚和好联手对付关羽后,逢纪自以为立下了大功,加上拥立袁尚继位的特殊地位,他在邺城便开始指手划脚起来,查手许多政务,虽然他并未中饱私囊,却也招致了审配等人的反感,郭图干脆辞官归家,在山林之中隐居了,当然,过几年,郭图再次出山,投到了周瑜帐下,此是后话不提。
不时有人在袁尚耳边说逢纪的坏话,令袁尚十分为难。一则他本人不通政务,这些麻烦事有人替自己料理,那是再好不过,而逢纪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才。二则逢纪拥立自己继位,这个功劳地位那是无法抹杀的,袁尚也不愿意让别人在背后骂自己。故此袁尚继续重用逢纪,凡事皆由其决断。
可是袁谭却看不惯了。
逢纪其人智达有计谋,他出于维护袁尚的本意,在后勤辎重方面不断地给袁谭设限,故意拨些陈粮烂谷以及破旧的盔甲兵刃,一旦袁谭有了意见,他便又增加些酒肉送去,暂时安抚一下袁谭。周而复始,性格刚烈的袁谭终于耐不住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相煎何急
天佑五年春,袁谭趁逢纪到南皮巡察之际,精选军中武功高手,乔装于其来南皮途中截杀。逢纪随身数十亲卫尽皆被杀,连衣物都被剥得干干净净,尸体被弃于荒野。
逢纪之死,河北震动,袁尚悲伤之余,首先怀疑的便是袁谭,于是派出得力人员彻查,很快便寻到了袁谭手下的蛛丝马迹,再顺藤摸瓜,幕后元凶袁谭浮出水面。
袁尚得报大怒,长期隐忍于心中的积郁蓬勃而发,当即下令集结邺城附近的军队攻打南皮,虽有少数臣子初时反对,但见袁尚意志坚决,且数年来江东军均未北犯,看起来灭掉袁谭对于河北大局也是好事,便也就作罢了。
数年来,袁谭在南皮一带积极募兵、练兵,足足又编成了三万余人的部队,虽然装备差些,战斗力也不可小窥。既然袁尚来势汹汹,袁谭也不甘示弱,点起全部人马迎敌。
四月中旬,两军相遇于清河,随即摆开阵式互相厮杀起来。袁尚兵多,袁谭兵勇,一时斗了个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谁也击败不了谁。厮杀十余日后,袁尚采取审配之计,派出信都一带的守兵,虚张声势,以攻取南皮城为幌子,实则分出多股部队,袭扰袁谭的粮道。
袁谭的心腹谋士辛评、辛毗二人口中的功力厉害,论舌辩功力,不逊于审配,论处理政务的能力,也不遑多让,甚至还有超出。可若论行军作战的谋略,却是大大不如。眼见军中粮草日少,而根基之地南皮却暴露在信都袁尚兵马的威胁之下,二人先就有些慌了。立刻建议袁谭退守南皮。
袁谭心知退守南皮不是个好的对策,但此刻他也没了信心,面前袁尚的主力部队足足有五六万人,一时之间哪里能胜?而粮草不济的影响已经慢慢显现,军中士气已在悄悄下滑,再战下去,恐怕连南皮城也回不去了!
刚烈果断是袁谭的性格特征,一旦决定。便立刻下令撤兵。袁谭亲领精兵断后,袁尚派出人马追杀了一阵,没占着什么便宜,便也就罢了。拔营尾追袁谭而去。
十日后,袁尚大军与信都守兵合围南皮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看架势,这次袁尚是要彻底解决袁谭的势力。
兄弟相残。自古为人所不齿。袁尚与袁谭靠着军令,驱使着属下的将士们为其厮杀,但两者的部下多为河北同乡,同室操戈、同乡拼命。那积极性自然不高。
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袁尚和袁谭督阵时。一攻一守,厮杀得像模像样。二人一旦回营休息,两军厮杀就像是平日里演练阵法一般,大家都装装样子罢了。
围城的时间长了,形势逐渐地对袁尚越来越有利。虽说南皮城中粮草尚够支撑,人马也不少,同仇敌忾的话,坚守一年毫无问题,但是袁谭的部属本身就不太愿意与同僚作战,加之袁谭外无援军,获胜的希望可谓渺茫,这样的仗,还有什么打头?
于是不时的有袁谭部属趁夜出城投奔袁尚,这种行为就像是一种文艺,呈逐渐扩大之势。月余之后,南皮城内的守军已下降到了两万人!袁谭自是暴怒,对属下更加严厉,不时鞭挞,而这更加加速了其部属出城投降的速度。
三个月后,袁谭终于支撑不住了。
袁谭找来辛评和辛毗,神色疲惫,沉声道:“如今城内守兵已不足万人,士气滑落,只怕是守不了十天了,二位可有高见?”
辛评倒是颇为镇定,沉吟了一番后回道:“为今之计,主公或可向北突围,寻求二公子的援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