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东周郎_草牛【完结】(717)

  那校尉前面听得还在频频点头,听到最后,终于忍不住把脸一沉,斥骂道:“此等犯上作乱之语。也是你们乱说的?小心你们的脑袋!给我守门去!”

  待一众士卒走远。那校尉方才绷着的脸方才松了下来,低着头粗声说了一句:“老子跟着吴王厮杀了五六年,难道不希望他取代那个体弱多病的天子?也不知道吴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随后,那校尉手扶刀把,慢慢地往城门方向走去,刚走几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突然出现在他的耳中,校尉急速转身,手搭凉棚,就在远处的官道上。尘烟弥漫,三骑快马悠忽间自其中穿出,直奔秣陵城而来!

  三骑快马之上,俯身策马狂奔的是三名身材健硕的汉子。身披轻衣,胸前印有一块圆形标记,上书一个大大的“驿”字,校尉守卫城门多年,早知这是远方有紧急军情通过设在各地的驿站传了回来,忙高声下令道:“有急报!有急报!速速拦开行人!”

  未过多久,一封火漆封好的急报就到了周瑜手上,周瑜方自踏青归来,打开急报匆匆一看,不由得大喜。忙命人去请贾诩、诸葛瑾等人前来议事。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看完急报,贾诩脸带笑容,拱手贺喜。

  周瑜心情愉悦,笑着回道:“以驿站来传递军情,速度确是甚快!高顺将军的急报自河北发出,方才两日多些,便已传了回来!如此甚好!孤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此好消息!”

  诸葛瑾笑道:“按主公之策,以高顺将军统帅之能,得此喜讯早晚而已!如今邺城已下,袁谭又攻取了甘陵、渤海、河间、安平等地。袁尚根基尽失,仅率少数残兵散卒败走故安,他只能投袁熙去了!冀州乃河北之本,得归主公,再取幽并。易如反掌也!”

  周瑜点头道:“支援袁谭,令其与袁尚兄弟相攻。乃与诸位商定之策,令我军以少量的伤亡便得了邺城!诸位皆有功劳!高顺将军统兵作战自是不论,孔明坐镇黎阳,安抚百姓、调运粮草,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实乃大才也,此后还当重用!”

  诸葛亮是诸葛瑾之弟,现任黎阳太守,被周瑜夸赞,诸葛瑾心里也是十分受用,代诸葛亮谢了一番。这时贾诩忽道:“主公,于巴蜀布局和河北战事之外,军中各部皆已休养充分,可谓是兵精粮足,此番可发兵北上,横扫幽并,一举消灭袁氏兄弟!”

  诸葛瑾也符合道:“吾也是此等想!袁谭性刚好杀,狼视虎步,必不是诚心归附,当一并除之!”

  周瑜“嗯”了一声,道:“孤唤几位来,正要商议此事。据精武卫密报,袁谭一直在暗中准备,随时会举反旗,我军占了邺城,更会加速他的反叛!好在高顺将军已有察觉,其属下各营也都做了些准备,不担心袁谭突然发难会造成大的损失,然我军也须早做准备!”

  “除了袁谭,去了后顾之忧,我军方可大举北上,攻略幽州,为防并州高干,先派出人马守住要隘便是。南舟北马,河北之地适合骑兵奔袭,孤有意派子龙将军领飓风营即刻出兵,广陵营、江都营、泰山营、庐江营四部随后集结北上,诸位意下若何?”

  贾诩呵呵笑道:“子龙将军之飓风营如今可是厉害得紧!西凉最优良的马种已引入江东,单单是重甲骑兵,便已达到了两千人!从各营选拔的精锐轻骑兵更是近两万,他们一旦到了河北,便是袁谭、袁尚、袁熙兄弟携手,也难以对抗!”

  诸葛瑾补充道:“正是!便是广陵营、江都营、泰山营、庐江营四部这六万人,也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居多,军中将校多在潜龙院轮训,于指挥、调度、合作、分兵等方面都有进步!如此强将悍卒,怎么会拿不下幽并?”

  周瑜微微低了下声音,道:“无论如何……作战,总是要死人的,希望今后这样的战事越少越好!如今无论是荆州、扬州、交州、还是中原腹地的兖州、豫州、青州,休养生息都已超过了三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待荡平河北,距离天下安宁的日子就不远了!”

  天佑七年三月,高顺领兵围攻邺城,月余之后,袁尚仅领千余残兵突围而出,投奔袁熙。审配集合全部力量再死守三日,其侄审荣开东门投降,审配被俘,悍不畏死,亦不愿投顺,遂自刎于狱中。

  袁谭攻取甘陵、渤海、河间、安平等地后,吞并袁尚残众,吞兵龙凑,举起反旗,意图独占冀州。高顺初时率众休整,以黄忠之忠义营守待赵云之飓风营赶到后,合兵攻打袁谭。

  p

  第五百七十四章 袁谭身死

  袁谭与袁尚兄弟相残之举,早已令其部下心寒,龙凑驻军看似兵多且战力不弱,实则军心涣散,无人肯替袁谭卖命。高顺一攻便得手,破了龙凑城,袁谭快速退往平原。高顺丝毫也不放松,领军继续攻打平原,袁谭不敌,再度逃往南皮。

  南皮城下,旌旗招展,铁戈成林,数万精锐的江东军已经南皮城围得铁通也似。高顺大营之中,一名身穿青衫的中年文士面色平静地掀开高顺大帐的帘门,昂首而入。高顺正俯身在看地图,见了那人喜道:“子经,你回来了?此行定不易,快些坐!快些坐!”

  那人名叫牵招,字子经,安平关津人,十余岁时从同县人乐隐求学,乐隐投车骑将军何苗为长史,牵招同往为其部下。董卓之乱中,何苗、乐隐被乱兵所害,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尸体,载其还乡。道遇山贼,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之人,放他离去,由此牵招声名鹊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