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草_玉无彩【完结】(128)

  王直问:“严大人找我来,是不是为了商量‘开市’?”

  严大人说:“这个不急,先聊会私事。小娃子是哪里人呐?”

  王直说:“我是扶桑人。”

  严大人笑了,说:“听你的口音很正,像是北直隶那边的。”

  王直不懂“北直隶”是哪,便不搭话,只“哦”了一声。

  严大人又问:“你若不是北直隶人,也肯定进过很好的书院。只是不知道,在里边读过几年?”

  王直稍想了会,说:“一共读了9年。”小学6年加初中3年。

  严大人眼神一亮,说:“竟然这么久,学问应该很深了吧?”

  王直说:“哪里,连高中都没上过。”

  严大人乐了,说:“很好,很有志气,竟然想着高中。”

  王直说:“也就想想,考不起。”

  严大人说:“小娃子年纪还轻,读过9年,底子应该扎实。往后再加把劲,兴许真能当上状元公。”

  王直说:“当状元?!我可不是那块料。”

  严大人说:“你年纪轻轻,便能统领一方岛寇,必是有非凡之才,只可惜走错了路,否则前途不可限量。就我看,你还是继续读书,求功名的好。”

  王直在21世纪时,并非不想读好书,而是资质有限,所以只混过了初中。本想靠“参军”,改变命运,没料到因为抢险救灾,死在日本。当然不幸中的万幸,万幸中的不幸,又穿越到了古代。“读书谋前程”,对于王直来说,在21世纪时,便确定是条没法继续走下去的绝路。他也并不认为,到了500年前,在这方面会有所改变,毕竟资质已经定型了。

  于是回道:“读书还是算了,或许创业还更实际些。”王直在21世纪时,原本就打算好,退伍之后,响应国家号召,创业致富。做点小买卖,摆个地摊或是开家网店什么的。哪料到,日本突发地震、海啸,把远在中国的自己的这条命也搭进去了。世事难料啊。

  严大人有些奇怪,将“创业”一词反复轻念了两遍,问:“这‘创业’所指为何?”

  王直一愣,竟然会有人问这种夸张的问题,想了想,便说:“创业也分好多种,一般都是做生意。”

  严大人迟疑了下,说:“你打算经商?!怪不得。”

  王直叹了口气,说:“运气不好,否则现在的我,肯定在创业了。”可不是,快退伍了,摊上“牺牲”这种倒霉事,好端端的创业设想都夭折了。

  严大人想了好一会,说:“你希望‘开市’,便是这个缘由吧?”

  王直又愣上了,脑子不太转得过弯来,说:“不,我之所以要求‘开市’,完全是为大明的富强考虑。只要开起了市,也就是搞起‘改革开放’。大明的市场经济可以得到发展。也可以通过与外国的联系,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立一批外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来增强大明的整体经济实力。老百姓也可以富裕起来,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总之,这完完全全是一件大好事啊。”王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说,反正在21世纪时,这类东西听多了,很顺口就出来了。

  严大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王直所讲的东西,太深奥、太奇妙。或许是因为自己在层次上,差远了。虽然难以理解,但对王直的好感大大增加,甚至不得不另眼相看。

  一百九十二、想当公务员

  更新时间2012-4-1 7:52:12 字数:1113

  严大人认真地对王直说:“我看你天资聪慧,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可惜年纪太轻,不谙世事,还需要老夫点拨一番。”

  王直呆了呆,说:“大人,有什么话就说吧,我洗耳恭听。”

  严大人说:“你目下落草为寇,并非正途;图谋‘开市’,更是朝廷所不容。不如让本官帮你洗白身份,重新上岸,好好做人。以你的天资,再加上我的提携,保管有一番好前程。”

  王直不太明白对方话里的意思,问:“不知道是怎样的前程呢?”

  严大人说:“当然是走仕途了。”

  王直想了想,说:“做公务员,要先通过考试吧?我读书不好,也不想再读了。考试那是更加不行。这条路估计没指望。”

  严大人并不能完全听懂王直所说的话,但还是揣摩着了大意,劝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年轻人别错过了正道。”

  王直说:“我不是不想读,而是真学不起。”

  严大人想了会,说:“不想读书也成。只要你乐意,一样保举你作官。”

  王直问:“不用考试也成吗?”

  严大人说:“可由军武之径,逐而升迁。只消在吏部打点,也可转为文职,一样前程似锦。”

  王直仔细听了,这正是21世纪时,自己梦寐以求的发展途径,也是参军的主要动机。进了部队,好好表现,拉拉关系,不被退伍,提干留用。日子久了,就可以逐级提升军衔。实在不想一直待在部队,还可以转业,进地方机关,当公务员。可这个想法真的很难实现,一般情况下,没有过硬的背景和关系,是没法避免退伍的,除非立了大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