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征服日本”这个宏伟的目标,不宜操之过急,毕竟“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慢慢来。所以王直并没有急着,将此宣扬。练好解放军东海舰队的内功,提升实力到一定档次,自然会“水到渠成”。
对于“改革开放”与“征服日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在长崎这边的初步建设工作完成后,王直便同松冈则方一道,领了部分战士,分乘二十几条大船,走海路,开赴尾张。
尾张虽小,地理位置却很不错。与京都有些近,若是成为解放军的另一个革命根据地。一旦时机成熟,杀去京都,挟天皇以令诸侯,也比较方便。
就算尾张不能全部拿下来,仅以名古屋驻军,也是够了。正式实施“征服日本”的大方略时,可以成为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从那里出发,一步步蚕食掉全日本。
王直此时还不知情,在其离开到海上奋斗的这3年多时间来,尾张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是物似人非。名古屋也被他人接手,换句话说,市长之位旁落。但名古屋毫无争议地,是解放军的固有财产。不管市长换成了什么人,王直都要夺回来,半寸不让。
两百三十七、家主之争
更新时间2012-5-23 13:22:45 字数:1005
王直此次的名古屋之行,主要目的还是“回家”,顺带开辟一块革命根据地。城主这个职务可不能白当。好歹还是织田家的大少爷,又有信秀愿意让位的保证,怎么说都得走一遭。
长崎革命根据地已经比较稳固了,剩下的“如何发展贸易、搞活经济、增强改革开放活力”之类的问题,就交由毛海峰及丰臣秀吉,共同负责领导、解决。
对大陆的商业往来,还是毛海峰比较在行。贩运茶叶、丝绸、瓷器等大宗货品的任务,仍由他操办。
丰臣秀吉主管军事,可以任意调拨留守的解放军东海舰队主力。另外与扶桑本土势力的各种接触、往来,也归其掌控。毕竟解放军这么大的一支舰队,生活日用、战斗消耗,都要就近向土著们交易解决。丰臣秀吉本身就是扶桑人,更熟络情况。
虽说秀吉做事喜欢另外弄出花样,并不严格遵守命令,甚至对王直的主张,还经常有些意见和不满,但忠心方面是没问题的。王直挺放心,将舰队主力交给他来打理。怎么说,也是结义三弟。而且经过长期磨练,已经具备大将之风。加上脑瓜精明,能算军中一员“人才”。
王直安心地奔赴尾张。并不非常指望,信秀一定会让位。只是自己的封地——名古屋,总得好好整治一番。为将来在日本争霸,多一块战略宝地。
由于处于资讯不通的古代,王直并未受到“信秀已死”的消息,对此没有充分准备。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王直一回尾张,就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家主之争”。最具竞争力的对手,是其同父弟弟——信行(也称信胜)。信行一直被信秀,作为接班人,留在身边培养。王直虽然名义上为长子,在这方面却是不及。但是王直表现异常出色,先是练成不世武功,到处行侠仗义;后来又出海发展,建立强大的东海舰队。已经远远超出接班人的合格标准。于是信秀改变主意,又决定立王直为最终继承人,下一任家主。
虽说如此,人心向背上,信行却比王直,好上许多。信行从小就受到肯定。信秀旧臣绝大多数都依附而去,已经形成较稳固的势力。王直尽管能力“出众”,却是全尾张公认的“第一大傻瓜”。原先就行踪神秘,飘忽不定。后来更是出海而走,久时不归。虽取得的成就,即使称不上“惊天动地”,也算“可歌可泣”,但少有人知,便也徒然。
若不拿出些令人信服的东西,名古屋这块老地盘——固有财产,都保不住。想继位家主,更是难上加难。不明不白地去,灰溜溜地走,是必然结果。
王直应该庆幸自己在海上,已经混出了名堂,否则回去后,在尾张无法立足,更别提做上“大名”。“织田信长”这名字,再作一段时间笑料后,也会为人彻底遗忘。哪能留载于史册?
两百三十八、王者归来
更新时间2012-5-23 21:54:30 字数:1248
“解放军最终完灭日本”,是本小说一开始便定下的主要情节。但没想到光写写,就这么艰难。还是扯开嗓子,吼下:“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比较简单些。
已经觉得这是一本,写下去都没多少意思的小说。或许生活本就是如此,枯燥乏味。薪水微薄,日子也不得不低碳。
对于日本,笔者相当不满;恰恰这个王直,又和笔者同姓;所以综合起来,便有了这部小说。原本也没打算好怎么写,走一步、算一步。如今大致情节,倒是都清晰了。却被无趣的生活,先拖垮了。写与不写,差异不大。后续情节梗概,都已交代完毕。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在如同嚼蜡的生活中,寻找最后一丝带点乐趣的滋味。于末日泯灭之前,留下似曾灿烂的火花。
连菲/律/宾一个小国,都来欺负得上瘾。唉,这难言的现实!还是在小说里,振点雄风,将敌对势力,全部踩在脚下。
话说,到哪了?对,是解放军东海舰队朝名古屋进发,要收回这固有领土了。反正只是小说嘛。乱写,事不大。等解放军占领全日本,东/京都成固有领土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