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三还是很疑惑,但好像有些想通了,问:“你是说,那些你部下用的怪武器,也是那边来的,和衣服一样?”
王直用手一拍自己大腿,说:“对了,其实这些东西,早晚都得传过来。我只不过是先用上了。”
道三不是很听得明白,问:“怎么说,什么意思?”
王直说:“以后西洋那边的文化,包括种种东西,譬如宗教、服饰、建筑、绘画、音乐等等,都会传播过来。简单点说,会有那么一天,这边的人都会穿那边人的衣服,而且当成一种时髦。”
道三很震惊,思想上的冲击太大了,不由地说:“怎么会呢?都穿那种怪衣服,岂不都成傻瓜?”
王直原本说得兴高采烈,突然听到道三嘴里,好赖不赖地冒出“傻瓜”这个词。所受的震惊,比道三还大。闭上嘴,不说了,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在500年后的21世纪,大街上的人,不穿“西式”的服装,那才叫“古怪”。像自己原本穿着的那件大红色军服,绝对是漂亮货色。西方国家但凡庆典或是盛大的外交欢迎仪式中,那些军人仪仗队,穿的就差不多。再说了,那时候的普通百姓,遇上正式场合,也大多穿“西装”。这“西”的东西,好得很,根本不是“傻瓜”才用的。所以王直就大大咧咧穿着,根本不顾忌旁人的眼光。就一个理念:“哥穿的不古怪,是潮流”。没想到,也不被自己的岳丈接受。
道三见王直不太高兴,也不说话了,便转移话题,问:“你娶了我女儿之后,怎么一直不回家见面呢?三年来,连个音讯都没有?”
王直很不好意思起来,想了想,便说:“古时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不过是仿效圣人,以大业为重,所以也顾不上回家。”
道三听了这个不成解释的解释,竟然也接受了。好像这三年多,“织田信长”也没在外头白闯荡。拉回来一支军队不说,还有枪、有炮。听起他的话,好似连那个天地尽头的“西洋”都很了解。很可能都跑过去看过。一想也有些不对,这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回来时,也如同凭空再现。古怪啊,不一般呐。想着,便问:“你该是出海了吧?”其实答案很明显,问了也白问,肯定是如此。
王直说:“当然,这几年,我是以海为家,打海盗、做生意,搞过改革开放。”见道三的嘴巴越张越大,知道他又一时间接受不了。顿了顿,又说:“惭愧了,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道三愣了愣,嘴巴缩回去了,说:“看来贤婿的本事当真很大,道三却是先看走眼了。”道三对于“织田信长”所说的东西,都听不太懂。自觉比较起来,差别巨大。
两百五十四、傻强
更新时间2012-6-13 19:42:43 字数:1181
关于购岛问题,那个石原又发话了,称“中国是强盗”。其实中国根本就不是强盗,而是傻瓜。连自己家固有的东西,都落到别人手里,还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当然“光明正大”地说,应该是“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这么好的强盗,纵览古今,几乎未见,说是傻瓜,还差不多。真要强加上这么个称谓,也该叫“傻强”。
王直在历史上也被定性为强盗。其实这人的禀性这么好,要真说是“强盗”,也在“傻强”之列。为了改革开放,舍弃大好前程,连命都会不要的家伙,说是强盗,也更像傻子。
上回正写道,王直和斋藤道三相谈甚欢,气氛融洽。道三也对王直有了根本上的认识改变,发现他并不是传言中超级大傻瓜,而是有才有为的大好青年。
道三又问起:“贤婿才能当真不凡,可为何尾张这边的人会对你有不一般的看法?”
王直不好意思起来,若说到“荒唐事”,当初倒是做了几件。所以许多人都认定自己是“尾张第一大傻瓜”。这时岳丈问起来,也不知道怎么答好。硬着头皮回道:“在胜幡城里的时候,做过些不伦不类的事情。”
道三有了兴趣,说:“愿闻其详。”
王直稍想了想,见着道三背后的屏风样式有些眼熟,勾起了某段回忆。其实这种页板式,每页各有书画,相接成一长排的木屏风,在古代扶桑也比较常见。王直陷入不堪回首的记忆里,红起脸说:“最大的一件糗事是,有一回我不小心闯进一户人家。见着一座屏风,就和岳丈您现在身后的那座,很像。没想到的是,那屏风后,竟然有个年轻女子……”说到这,王直已经非常不好意思了,不知怎么再往下讲。
道三的脸色变了变,大声笑起来,说:“这件事确实很有趣,屏风后面藏着个女子。贤婿这么说,总不会是以为,我背后的屏风也有这种问题吧?”
王直也笑了,不过是尴尬的那种,说:“哪能呢,我们翁婿俩相会。后边又怎会藏人呢,而且还是女的。不过我刚说的这事倒是真的。”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又说:“可真有那么一回,是另外一件事。我和一位大人物见面商谈时,他女儿就藏在后边。出来时,吓我一跳……”
王直真要吓一跳了,眼瞅着那屏风突然间就倒了,发出声大响。更吃惊的是,真有一个穿着和服的女人,双手举刀,急跳着,越过倒地的屏风,杀了过来。口里还嚷着:“信长狗贼,快拿命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