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草_玉无彩【完结】(41)

  松冈很是满意,由于在江湖上混久了,觉得新建的四人组织该有特定名号,这样才够响亮。于是说:“我们有四个人,不如取个名头吧?”毕竟古代凡是出来混的,都有个“万号”。什么“锦毛鼠”啦,“及时雨”啦。不局限于个人,组织也是一样,像什么“江南七怪”、“梅庄四贤”;“漕帮”、“排帮”、“斧头帮”等等。

  丰臣秀吉说:“干脆就叫‘四人党’。”

  王直一听,觉得不太对劲,说:“这个‘党’字,不能乱用。”在21世纪的中国,党是专有名词,具极强特指性。至于其它什么参政议政的,基本上靠边站,没啥实际的份。“党”字也不能乱用,有政治风险。

  德川家康也说:“所谓‘党’,是朝堂里的官宦们用的。我们四人都无官职,用这个不好。”确实古时候的东林党也好,阉党也好,都是做官的人,拉帮结派,掺和在一起。

  丰臣秀吉说:“正因为要成就大事,有番作为,所以才用这个字。”

  王直说:“做人要低调,用了这个‘党’字,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在21世纪,谁敢建个叫“**党”的组织,绝对是要坐牢的。

  松冈说:“我看还是叫‘帮’,这也合江湖上的规矩。”

  德川家康说:“‘四人帮’?!这名头马马虎虎。”

  王直一想,又觉得不对,说:“不能叫‘四人帮’。”

  松冈问:“为什么,又有什么不好吗?”

  王直说:“这个名号,已经被人先用了。”

  松冈说:“不对吧,江湖上可没人用过。”

  丰臣秀吉说:“我的见识也算不小,从没听说过有叫这号的。”

  王直说:“扶桑的确没有,但是大明那边有。”

  松冈问:“怎么远的地方的事,二弟,你都知道?!”

  德川家康问:“那他们也应该是四个人了,可知道姓名?”

  王直想了想,说:“好像叫**、姚文元、**,还有一个什么来着。哦,叫王洪文。”

  德川家康又问:“他们都是做什么行当的?”

  王直略想了下,说:“都是做大官的。”

  丰臣秀吉说:“奇怪了,当官的,怎么也用帮?又不是落草,混江湖。该叫‘党’啊。”

  王直说:“他们都属于一个党,但属于在党内拉帮结派,自己组成小团体,这种情况。江湖气是重了些。”

  德川家康说:“原来都是大明朝廷里的事,二哥,你当真见识广博。”

  王直有些汗颜,说:“这算不得什么。”确实在21世纪的中国,哪有人不知道“四人帮”的。

  松冈问:“这样一来,我们该叫什么好呢?”

  王直说:“还是低调点好,就不用什么号了。”

  松冈仔细地想了想,说:“确实,还是低调点好。这也符合你和我,一贯的作风。”越是干大事的,就越容易惹麻烦。藏在暗处,远比露在明地好。两个人都是扶桑数一数二的豪侠,却鲜有人知道真实身份。江湖中明枪暗箭、血雨腥风,常在生死边缘徘徊。“低调”往往是“保命”的法宝。

  五十五、夜来香花

  更新时间2011-12-26 8:51:08 字数:2612

  德川家康在第二天清晨便上路了,先去胜幡城,然后再转至家乡三河。刚刚成立的“非法”组织“四人帮”,立即就宣告解散,还没来及“被打倒”。说笑了,这四个家伙,也没叫“四人帮”。至于**、姚文元、王洪文、**,都是许多年后的事。

  德川家康一走,其他三人都有些不适应,做什么都没了精神。王直也没出去打猎,大白天地闷在府里,睡囫囵觉,顺带去去昨晚留下的酒意。丰臣秀吉闲不住,独自溜了出去。而松冈则方在院子里,努力地练刀。不知是自己的坚持,还是习惯的束缚。武功都已经全扶桑数一数二,还勤奋不辍。

  王直睡到很迟才起床,连天色都已经不早了。一个大城主,从没想过务正业,也有些奇怪。话说在21世纪,有多少小年轻愿意务正业的,都是生活所迫。女人指望男人,男人指望老人。不肯下功夫努力,争来斗去,倒是很积极。就想着通过欺凌、打压别人,乃至争权夺势,来获取利益。所以宫廷戏来的个火爆,其实都是人心出了问题。

  到了晚上,本也不该有什么事,却偏偏出段插曲。梅姬竟然找上门来了。王直都已经又进自己房间,准备休息。古代人的生活很单调,尤其是在晚上。又没电灯、电视、电脑,只能早睡早起身体好。绝对真正的低碳生活方式。

  梅姬相当大胆,在没有通报的情况下,直接闯进了王直的房间。幸好王直白天睡饱,晚上根本没睡意。在屋里朝着油灯发呆,没有那么早休息,不然就尴尬了。

  王直见她推门进来,又将门带上,有些震惊,说:“拜托下次来的时候,事先说一下。”

  梅姬说:“到底要怎样说呢?是找人带话呢,还是亲自过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