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元首_落爷孤独【完结】(304)

  弗利兹还为自己的装甲团取了一个拉风的名字“死神之镰装甲团”,当这个命名报告到张俊那里的时候,张俊批示了一句话:

  “当你拿下丹麦首都以后,即可单独为自己的装甲团命名,今后战功卓越之装甲团,可为自己的装甲团命名,皆以此为例。”

  这下弗利兹是拼了老命就要第一个上登陆船,在上船地方骷髅军的两个装甲团团长干起来了,一个叫鲍尔特,另外一个就弗利兹,最后两人约定单挑,牛高马大的弗利兹获胜,鲍尔特以一双熊猫眼结束战斗。

  等弗利兹一登陆,立即组织自己的装甲突击团,快速冲击,震天的轰鸣,差点把人的耳朵给震聋,坦克履带后面飞溅的泥土,飞出到坦克身后十几米以外,上百辆坦克和装甲带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犹如一条土龙,对着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奔驰……

  第一百七十六章神鹰天降(1)

  ps:月票,兄弟们砸起,为元首的生存而战。群208912025欢迎书友加入。

  党卫军迅速向丹麦内地推进,未遇见任何形式的抵抗,弗利兹一举进入首都哥本哈根。开战仅4个小时,丹麦便宣布接受德国保护,同时脱离英法联盟。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伞兵的战例,也是第一次兵不血刃的空降突击作战。

  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4小时打垮一个国家,德国的所有人都自觉地涌上街头,热烈地庆祝德国的伟大胜利,国防军的那些将帅同样是惊讶和惊喜,不管国防军与党卫军有什么龌龊的争斗,那都是德国内部的斗争,都在可控的范围。现在党卫军能取得这样的辉煌胜利,德国国防军作为德国武装力量中的一份子,没有任何理由不欢欣鼓舞。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愁的焦头烂额的当然是张伯伦了,这个该死的德国佬也太恐怖了吧,4小时把丹麦打投降,世界战争史上有这样的先例吗?绝对没有,这下张伯伦的的绥靖政策更是不得人心了,无数的报纸开始轰击张伯伦,要求张伯伦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国王和丘吉尔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反而沉默不语。现在英国又不能和德国真的开战,那只能让张伯伦来背这个黑锅,直到英国有机会,有实力搞死德国佬的时候,丘吉尔的出头之日就来了。

  德国的新型战术层出不穷,让世界列强目瞪口呆,先前的“闪电战”。接着“超级闪电战”。不顾两翼。狂飙三百多公里,直刺敌人首都。再接着就是“城市蛙跳战术”,瞬间就把敌人的首都分割包围,这些德国佬难道是战神转世,就能想出这么多“坑爹”的玩意。美国是最留意德国新型战术的国家,为次已经组织有经验的将军来研究德国的新型战术,找出破解的办法,就算不能破解也要学习德国的新型战术。

  弗利兹获得为自己装甲团命名的权力。也是党卫军第一装甲集团军中第一个获得这样资格的团级部队,对于这个轻易而举就获得的荣誉,弗利兹并不满意这样的荣誉,这样的荣誉纯属狗屎运。另外就是弗利兹的拳头比鲍尔特硬,弗利兹把鲍尔特揍成了熊猫眼,才抢到的机会,原以为有大仗打,结果一炮未发,别提有多郁闷了。

  ……

  “威赛尔演习”第2路突击队的目标是攻占挪威首都奥斯陆附近的福内布机场。原定作战计划是一团的伞兵搭乘b-29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在福内布机场伞降。占领机场后,伞兵师的炮兵营和高炮营乘b-29在机场机降。

  11月9日凌晨。空降兵第2师第4团的的伞兵分乘27架b-29,在40架梅“六爷”飞机掩护下,从德国的石勒苏益格机场起飞,准备飞越斯卡格拉克海峡,伞降占领奥斯陆的福内布机场。

  张俊制定计划的时候,是考虑了天气因素的,丹麦和挪威上空天气天气预报说会是晴天,结果到出发的时候,北方的海流突然降低了好几度,看来是北极下暴风雪了,到11月9号,挪威沿海出现大雾天气,而挪威的国土距离海岸线不超过150公里,这下挪威的上空全是大雾。

  从海面到6000米高空,大雾弥漫,雾上方还有多层乌云,能见度只有20米。在这种情况下,低空飞行是不可能的,b-29可以轻松飞在云层之上。如果在云上飞行,那什么时候向下穿云呢?到了一定的时候还看不到地面又将怎么办呢?要知道,这可是飞行在挪威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率领这次攻击波的德雷韦斯中校飞在机群的前面,他的心情非常紧张。天公不做美,越接近奥斯陆峡湾雾越浓,雷德韦斯只好命令所有机群全部飞在云层的上面。

  德雷韦斯让领航员按照领航图飞,在8000米高空,没有任何的参照物,看不见任何地面轮廓,飞着飞着连领航员都不知道机群飞到那里了。没有办法的德雷韦斯只好带着机群降低高度,钻入云层,试图看见地面的轮廓,这样就可以地形确定机群的位置,然后就可以调整航线,这样才可以飞到福内布机场上空,可是越往下飞,雾越浓,目视距离不会超过二十米。

  有时甚至连编队的僚机都看不见。德雷韦斯咬紧牙关控制着自己,他深知他担负的任务在整个战斗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这时,后面机组的指挥官向他报告说丢失两架飞机。原来有两架b-29飞机忽然在浓雾中失踪了。这个b-29对德国的重要性,德雷韦斯那是在清楚不过了,现在德国只是仿制b-29的零件,并没有生产b-29,那是张俊不想引起美国的警觉。仿制是让德国科学家十分丢脸的事情,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不是有真才实学科学家愿意干的,等战争爆发的时候,这种声音就自然而然地消失,那个时候张俊在拿b-29组装就是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