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曼也不知道自己开了多少张白条,你要你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魏特曼就会把白条打给你,并且加倍给,这让魏特曼的抢劫列车行为极为顺利,居然有几辆列车自己空着就开来了,然后找魏特曼开白条,如果主动的投怀送抱,魏特曼当然不能小气,大笔一挥,二十万意大利里拉的白条就送了出去,只是这些人找到墨索里尼的时候,墨索里尼会不会气的吐血,这些商人的势力自古都是很大的。
文森特带着整个意大利装甲军浩浩荡荡地乘着火车到了波兰,此时已经距离开战还有三天,张俊的所有部队全部到被部署到苏联边境地区去了,张俊和隆美尔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也到前敌指挥所去了,至于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希姆莱,就不用去管他了,指挥大兵团打仗不是他这个“养鸡场主”该干的事情,他就在柏林为党卫军刮地皮吧。
“报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好吧,文森特这小子还是改不了那嘻哈浪漫的习惯,因为以前张俊有空闲的时候,给他们讲个关于《沙家浜》的故事,文森特别的没有记住,就记住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哦,胡汉三同志,看来你还混的不错嘛,现在都是中将军长了,那胡汉三军长有什么指示不。”
“报告总司令,我胡汉三是来找你领战斗任务的,呵呵,还是老长官指示我胡汉三吧。”
“那行,胡汉三同志,你立即把你的装甲师运动到这里,明白了吗?”
“明白了,然后呢?”
张俊勇手指着地图继续说道,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就是进攻苏联的港口城市敖德萨,使苏联里海舰队失去补给基地,从而毫无用武之地。然后我们快速挺近500公里到扎波罗热这个铁路枢纽,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苏联的铁路补给,再下一步就是我们这次的战略节点——罗斯托夫,拿下罗斯托夫,我们的整个补给系统,就将完全依赖苏联的铁路系统了,并且这个铁路系统还四通八达的,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占领罗斯托夫后有两个战略任务,一个是去南边700公里外的巴库地区,另外一个就是直插斯大林格勒,以北一百公里处,炸毁斯大林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然后快速度过伏尔加河,狂奔1300公里,到达苏联的亚欧分界线上的铁路枢纽城市——奥尔斯克,快速地攻占它,然后建立机场和完善的防御圈,这个机场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方面是我们的补给通道,一方面是用来轰炸苏联所有的铁路枢纽和车站的。这个任务无疑是最艰巨的,稍一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第二百零六章战略解析(1)
我的胡汉三同志,你选择去巴库地区抢油田呢?还是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呢?”
文森特好不犹豫是用自己的手指着奥尔斯克说:
“我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但请总司令再给我一个军的装甲部队吧,呵呵.”
“胡汉三同志,你可别把我当土豪一样地打劫,装甲军是没有的,但是我可以给你两个师的党卫军步兵师你,德国最jīng锐的步兵师,战无不胜的步兵师,想要吗?”
国防军新编步兵师,现在已经划入党卫军战斗序列,再把衣服一换,就成了张俊口中最jīng锐,战无不胜的党卫军步兵师了,这不是忽悠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嘛。
“要,当然要,我完全可以让这三万多党卫军jīng锐步兵建立一个防御圈,然后用我的意大利装甲军组成快速打击部队,哪个苏联佬敢来动我的奥尔斯克……那是他自寻死路,我会免费送他去上帝那里报道。
文森特狂言已出,不知道结局如何,也只有真真切切地打过才知道。
……
张俊安排到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后,在离开华沙的时候,亲自给给希特勒写了一封报告,仔细分析了德国应该如何战胜国土宽广的苏联。张俊毕竟只能指挥一个集团军群,对于占领地的具体政策,还是需要德国这个欧盟元首拿主意,张俊没有直接使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学术研究报告形势来写的。
“……小国能战胜大国,面积、人口、资源、技术等因素,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战争实力(战争实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武装部队的多寡jīng锐与否、武器装备是否jīng良、后勤补给是否充足)——“潜力”不等于现实的“实力”。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实力,即使她的潜力再庞大,也有失败的可能。
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及资源丰富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它决定了战略空间的大小和战场上双方的旋回余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行方式:阵地战还是运动战?速决战还是持久战?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战时急需的人力资源:适龄兵役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军队后备兵力的大小,男女壮年人口是战时扩大军需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来源。
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国家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战争物资、武器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石油、铁、铝、煤、橡胶、粮食、布料、各种金属都是战时需求量极大的战略物资,缺少了它们,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如果处在战时被封锁的状态,战略物资无法通过贸易交换等方式获得的话,资源问题就决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续作战的能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