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血大民国_大罗罗【完结】(135)

  “好事?”段祺瑞一怔,瞪大了眼睛,只是看着徐树铮。徐树铮微微一笑,侃侃而道:“眼下咱们和冯河间为了征讨西南的事情不是正在闹变扭吗?他不希望咱们的人利用征讨西南扩大地盘,威胁到他的权力……咱们也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好处来拉拢他,而沂蒙山的赤匪不就是个天大的人情吗?”

  段祺瑞微微迟疑了下:“你的意思是委任李秀山(李纯)为江苏督军兼四省剿匪督办,让他的第六师北上山东剿匪?那样江南可就是咱们的第4师和第10师的天下了!”

  “如果冯河间愿意,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满清禁卫军的底子,冯国璋的亲兵师)也可以去山东剿匪。有二十五万两黄金这个大彩头,冯河间应该不会再阻止我们进攻西南了吧?”

  “那可是冯华甫的亲兵,要是也去了山东,他这个总统的腰杆可就不硬了!只是……”段祺瑞顿了一下,反问道:“你就不怕冯河间拿到那笔金子以后壮大起来?”

  徐树铮嘴角滑过一丝嘲讽:“冯河间性情软弱,也没有什么担当,就算得了金子也不过是个富家翁罢了!只要他肯支持您统一中国,北洋可就团结一体了!西南群雄何足挂齿?未来的民国第一人还是非公莫属。”

  段祺瑞听得兴奋,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走了几步:“明天上午我就去居仁堂见冯华甫,向他提出调李秀山去负责四省剿匪!”他一下站定,沉声道:“条件嘛,就是请他同意免去谭延闿的湖南督军,由傅清节接任。”

  徐树铮也跟着站起身,拍了拍巴掌,刚想说两句恭维话,书房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切地脚步声,接着吴光新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芝泉,刚刚接到宫里的电话,他们也收到世续的报告,醇亲王已经亲自去六国饭店接宣统皇帝了。”

  “哦,知道了。”段祺瑞随口应了一句。常瑞青给他的电报里面已经报告了交付赎金和宣统皇帝在北京六国饭店的消息了,现在醇亲王去接儿子也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吴光新顿了一下,脸上滑过一丝讶异的表情:“现在宣统皇帝已经被英国人抢先一步找到了!”

  “那又怎么样?”徐树铮瞥了吴光新一眼,笑道:“英国人总不会绑了小皇帝问宫里面要钱吧?”

  “那当然不会啦,可是东交民巷里面的日本兵后脚就围了六国饭店,他们自称是受了清室的委派来保护宣统皇帝!”

  “这些日本人真多事儿。”段祺瑞嘟囔了一句,随口又问:“那英国人是怎么回事?谁请他们去保护溥仪的?”

  吴光新苦笑了一下,抬手指了下段祺瑞:“英国人说是您派人给英国公使馆挂电话,委托他们派兵护送宣统皇帝回宫的!”

  “什么?”段祺瑞皱了皱眉,扭头看着徐树铮:“又铮,这是你派人干的?”徐树铮一脸茫然的摇摇头:“不是,我不是一直都在您跟前?”

  段祺瑞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事儿是谁干得呢?”

  当然,这件事情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不管是日本人还是英国人,又或者是段祺瑞,事后都没有详查下去。而宣统皇帝溥仪,也在1917年2月28日上午由英国公使朱尔典亲自护送回了紫禁城……

  宣统皇帝被绑事件,总算是到此为止了,而我们的常大军阀也如愿以偿得到了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桶金!

  第一百零一章 二月革命开始了

  在北京前门火车站的夜色里,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进了站台。这段时间,津浦、京汉两条铁路上往来的列车中,最多的大概就是军列了。北洋的中央陆军正在频繁调动,大批的军队和军事物资正源源不断向南方运输。

  常瑞青坐在一节加挂在空车北返的军列上的客车里面,手里拿着一份英文报纸翻来覆去地在看着。车厢里面都是他的幕僚和心腹卫士,赵香儿也穿了军装坐在他的身边,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他的首席幕僚金永炎则坐在对面,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常瑞青和他那个明显是女扮男装的小听差。金永炎没有和常瑞青一起南下剿匪,而是呆在天津继续联络各方,所以不知道赵香儿的身份。

  “出大事儿了!”常瑞青这时突然长叹了一声,将手中的报纸啪的丢在了桌子上,眉毛紧紧皱着,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事情似的。

  金永炎拿过报纸瞧了眼,只看见头版上面赫然登载着“彼得格勒发生大规模罢工,约13万工人参加”的消息。他朝常瑞青笑了下:“耀如老弟,这大事儿该不会是这个彼得格勒工人罢工吧?”

  常瑞青抬眼看了下一脸不以为然的金永炎,微微点了下头。今天是1917年3月9日,报纸上登载的是昨天,也就是3月8日的消息。而用俄国历法,昨天是2月23日,在历史上,这场罢工就是俄国二月革命的起点!短短七天以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就要走向灭亡了,而且俄国革命或者说是一场最后将要波及整个世界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金永炎微笑道:“耀如,眼下你要关心的还不是外国的事情,而是怎么争取在这一次的西南平定战争中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耀如老弟,你的目标是什么?师长还是镇守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