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蔡忠笏大将指挥的国防军阿穆尔河集团军群的突破就更加顺利了,在一千多公里的漫长战线上,4个集团军的12个步兵军、3个装甲军、1个装甲骑兵军的强大兵力同时向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北由日本志愿军驻守的防线发起总攻。除了阿穆尔河下游尼古拉耶夫斯克和苏日友谊城(差不多在历史上的共青城的位置上)一带的日本志愿军,凭借坚固工事和阿穆尔河天险进行了一番顽强抵抗外,其余地段的日本志愿军全都是一触即溃,华军阿穆尔河集团军群的进展同样神速。
而且除了地面上的苏联红军和日本志愿军抵抗微弱之外,天空中的苏联红空军也不知道跑去了哪里。从华军开始发起进攻时起,制空权就毫无悬念的落到了国防军空军手中。配属在北方方面军的三个航空军的3000多架飞机布满了天空。支援各个战场的部队,攻击进行中的苏军,摧毁苏军防御工事。差不多算是老掉牙的攻2双翼轻型俯冲轰炸机(Hs123)在没有苏军战斗机干扰的情况下,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精度,在进攻发起后的48小时内就摧毁了32座苏军野战机场、700多个野战工事,还攻击了至少上百支正在行军苏军纵队,让整个远东贝加尔地区的苏军在白天的行动完全陷于瘫痪。
3月15日,远东贝加尔会战开始后的第三天,苏联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赤塔已经乱成一团。大群大群的He111轰炸机和Ju88轰炸机肆无忌惮地在白天光顾这座曾经重兵设防的要塞城市,成百上千吨的炸弹扔下来,将一大片市区炸成了废墟,最新投入使用的白磷纵火弹还点燃了一大片木结构的老旧房屋,但是赤塔城内的防空部队和消防队似乎也难觅踪影,任由整个城市在修正主义中国的轰炸下呻吟。在某处狭窄的地下指挥所内,新任远东方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不是全苏防震委员会主席加米涅夫,而是老资格的军事专家,曾经担任过红军总参谋长、总部部长、军事学院院长的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的脸色开始阴沉下来。虽然远东方面军现在的任务只是“撤退并尽可能迟滞杀伤敌军”,但是四天交战下来,他才发现事先安排的撤退和阻击计划根本就是想当然,在敌人压倒性优势兵力的进攻下,被留下断后的部队没有一支能坚持到预定时间,而撤退的部队也在华军的空中打击下损失惨重。
“司令员同志,贝加尔方面军来电,他们部署在买卖城一线的第65集团军遭遇压倒性优势华军的进攻,在那里华军至少投入了3个装甲军的强大兵力轮番猛攻,65集团军损失惨重,已经有两道防线被敌军突破,最后一道防线预计将在24小时内失守。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哈列普斯基(原远东集团军司令员)同志要求我们尽快撤往伊尔库茨克。”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二
“什么!才刚刚四天贝加尔方面军就顶不住了?!哈列普斯基同志难道忘记怎么打仗了吗?”。
一听到哈列普斯基的请求,向来脾气火爆的这个前沙俄陆军上校,现在的红军大将加米涅夫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次的大撤退并不是一走了之再不回来了。而是诱敌深入,既然要诱敌,就不能闪得越快越好,而是要且战且退,所以原定计划中是半个月放弃远东,一个月放弃贝加尔湖地区,两个月内将大军安全转移到叶尼塞河流域,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为核心展开防御……可是现在才多久?仅仅四天后贝加尔方面军就快扛不住了?按照这样的速度顶多二十天远东和贝加尔湖地区就得丢光!这样中国人能不起疑吗?
远东方面军参谋长梅列茨科夫是从贝加尔方面军调过来的,对贝加尔方面军所面临的情况非常了解。他拿起指挥棒,颇为无奈地走到地图台前,指着贝加尔地区以南的蒙古对加密涅夫道:“司令员同志,贝加尔方面军所面对的敌情一直非常严峻,中国人在蒙古部署了大量机械化部队,光是查明番号的装甲军/装甲骑兵军就有6个。而且这些装甲部队在1933年都得到了加强,每个军都至少拥有近700辆坦克、强击火炮!
可是贝加尔方面军现在连一辆坦克都没有,总兵力也不过7个集团军50多万人,其中的3个集团军已经秘密撤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个骑兵集团军部署在唐努乌梁海地区,1个集团军防守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可以用来守备买卖城一带的部队只有2个集团军。而且还有2个步兵师陷在达尔汗,已经失去联系,估计是全军覆没了。
从目前的战况来看,中**队的战斗力比想象中更加强大,如果不是统帅部的诱敌深入计划,我们和贝加尔方面军极有可能会在今年春天全军覆没!面对这样凶残的敌人,现在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主力部队的安全。哪怕撤退的快一点也不要紧。”
加米涅夫点点头,保存实力的确是最要紧的,否则部队打光了。敌人再深入红军又能怎么样?但联G远东局第一书记托姆斯基却神色凝重地道:“加米涅夫同志,远东共和国撤退和今后的敌后斗争都需要时间进行部署。这次的命令下来的太急了,地方上的同志都措手不及啊!如果……”
加米涅夫为难地看了托姆斯基一眼,后者是老资格的苏联革命家。1904年加入俄国社会革命党。参加过1905年革命,10月革命胜利后长期从事工会工作,之前还一度出任过联G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原本和革命先知的关系不错,后来因为在工会到底代表工人利益还是代表党的利益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和托洛茨基有分歧,所以才外放到远东来当第一书记的,不过中央委员的地位还是在的,这说明托洛茨基随时都有可能把他召回莫斯科再度重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