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某些高纬度地区,只要不是太冷同时又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通常都是肥沃的产量区。比如另一个时空的中国东北、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波兰、俄罗斯的南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流域都是重要的产量区,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只是由于人口太少开发不足而没有产出太多的粮食,另外哈萨克斯坦和南西伯利亚的人口也不多,土地资源同样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所以大中华联邦的粮食安全用不着依赖印度阿三的那几亩薄田,只要搞好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的农业开发就行了。
如果不是鲁易和印度gcd坚决站在苏联一边,又出兵帮着苏联防守中东产油区,常瑞青还真没有什么兴趣去打印度。不过现在,中印又不得不战。旁遮普的肥沃土地可以不要,中东的石油可是必须要控制住的,而且印度阿三还源源不断往苏联派出国际主义战士……
想到这里,常瑞青的眉毛一扬。“阳春,”他问林祚大道:“隆梅尔回德国了么?”
“已经回德国了,5月18日离开吉达港的。”5月18日就是胡赖斯战役的第二天,希特勒在确信英美已经在中东彻底失败后,用急电召回了隆梅尔。林祚大道:“隆梅尔离开之前曾经对我说,德国准备出售武器给哈里发。还可以向哈里发军派遣军事顾问。具体的交易细节,稍后会由德国驻阿拉伯帝国大使馆同我谈判。”
也就是说,德国准备承认阿拉伯帝国了!常瑞青指了下赵振:“又霖。你亲自走一趟柏林去和希特勒当面谈判。要求德国免费提供150个轻步兵师和10个轻装甲师的装备给阿拉伯帝国,另外还要1500门100mm口径以上的大炮、500架飞机和1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至于军事顾问,哈里发军不需要。”
听到这些条件,赵振怔了一下:“耀如,希特勒恐怕没有那么好说话吧?”
“他会同意,即使这次不同意,下一次也会同意的。”常瑞青冷冷一笑:“因为我们不会白要他的东西。只要他肯答应我们就会向印度西北进军,还将在卡拉奇发动一场登陆作战,从而截断印度和苏联的联系。”
赵振点了点头。印度炮火加上苏联武器才会构成战斗力。从第二次中东会战的情况看,这种印度炮灰兵的战斗力大约相当于英美军队的三分之一,德军的六分之一,如果把印度炮灰直接编入苏联红军。战斗力应该还能再提高一倍。而且这种炮灰兵数量太多。几乎可以无限供应。所以理论上说,只要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联络不被切断,托洛茨基就能依靠无穷无尽的印度炮灰和德国人拼消耗。虽然以德国人的军事实力,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印度炮灰和苏联炮灰都杀光,但是在这之前他们自己也会死上一大堆。德国的人口可不多,就算用1个金发碧眼的日耳曼“超人”去换10个印度人,希特勒也会心疼的。而以德国目前掌控的庞大重工业实力,常瑞青索要的这些武器装备根本不算什么。
“阳春。现在哈里发军的情况怎么样?”常瑞青又问林祚大道:“有没有可能反攻埃及?”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控制了埃及。哈里发就不怕没有兵员,再拿到德国人白给的武器装备,就能迅速将军队扩充到200万以上,这样就有本钱反攻阿拉伯半岛了。
“不能。”林祚大明白常瑞青的想法,可哈里发军的情况现在还不允许发动进攻:“哈里发军在第二次中东会战中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特别是装甲部队损失惨重,失去了大部分的坦克和装甲车。另外,中东印度红军的力量非常强大,虽然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损失较大,至少有100万人伤亡,但是这些伤亡都很快得到了补充。哈里发军总参谋部认为,如果要在短期内反攻埃及,就必须得到中国国防军的直接支援,至少需要一个装甲骑兵军和两个空军师,另外还德国方面的配合。”
“虞薰,”常瑞青问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副部长吴石道:“能拿得出一个装甲骑兵军和两个空军师么?”
“如果在西伯利亚和中亚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就能拿出这些兵力。”吴石想了想,又道:“耀如,印度作战准备什么时候发动?需要准备多少兵力?”
“石穿,你说呢?”常瑞青问彭德怀道。
彭德怀极不愿意进攻印度gcd,不过身为军人他还是如实回答道:“虽然印度gcd极得人心,但也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热烈拥护他们的。原先的印度教徒贱民是最热爱印度gcd的,m斯林特别是印度西北和阿富汗的m斯林就不怎么喜欢gcd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对印度全境用兵,那么至少需要200万到250万兵力,而且还必须解决管理大片占领区和3亿多占领区民众的问题。”
“不,我们不会对印度全境用兵。”
彭德怀在心里面松了口气:“这样的话,有100万军队应该够了。”
“是国防军还是友邦军队?”常瑞青又问。
“是国防军,中国国防军!”彭德怀强调道。他的中国远征军虽然挂着中国的牌子,不过主力却是韩国国防军,战斗力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要不然也不会被印度阿三打败了。他顿了顿又道:“如果换成友邦军队的话,恐怕需要200万以上才能达成目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