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北洋政府的税收体系也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其中关盐二税是中央税,田赋、厘金还有城市商业税都属于地方税。说起来地方的财权的确大于中央。而北洋中央这回想打的就是城市商业税的主意!也不是要把地方上所有城市的商业税都收归中央,只是想打几个大都市的主意,比如想把上海、天津、南京、奉天等地的商业税收归中央。
可这样一来,又触犯到了统治那里的北洋军阀们的利益。这些军头嘴上虽然不公开表示反对,可是心里面是必然不满的!如果孙中山在这个时候提出联省自治,只怕在北洋系统内部也会有一大批的响应者吧?而北洋政府一旦拒绝孙中山提出的“联省自治”,那些割据一方的北洋军阀肯定会同北洋中央离心离德,从而为孙中山武力统一中国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陈炯明的神色微微有些犹豫,现在他觉得自己处于两难之中了。如果自己拒绝为孙中山版的“联省自治”奔走出力,那这辈子恐怕也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了。可他要是接下这个任务。就有机会实现“联省自治”的设想了吗?孙中山和常瑞青两人压根就不想真的搞地方自治,他们想要把这件事情搅黄掉是在是太简单了!
但是他又怎么能放弃这样一个实现自己一身理想的唯一机会呢!他的心中突然出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冲动。
陈炯明目光深沉地看着孙中山,一脸郑重地道:“先生,炯明愿意竭尽全力完成您的嘱托,说服各方面接受联省自治的安排。不过……炯明也有话在前。如果因为先生的原因使联省自治无法实行,那炯明势将以毕生之力打倒先生!”说完他就毕恭毕敬地给孙中山行了个鞠躬礼,便扬长而去了。
望着老朋友远去的背影,孙中山轻轻地叹了一声,喃喃地道:“这个陈竞存什么时候能不这么意气用事就好了……”
在这样的场合,常瑞青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就站起身来准备告辞。孙中山却冲他摆了下手,示意他坐下。孙中山冲常瑞青笑了笑道:“耀如,刚才和陈竞存谈联省自治的时候想起一件事情,想要听一下你的看法。”
常瑞青微微一笑:“什么事情?先生不妨说来听听?”
孙中山笑道:“是关于湖南的,谭祖庵过两天就要到广州了,他想我们帮他驱张,就是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耀如,你觉着这件事可不可行?”
常瑞青闻言一愣,心道:“这个孙中山还真是个急性子啊!广东还没有统一,就琢磨着把手伸去湖南了。可那个谭延闿又是何等老奸巨猾的人物?前年依托北洋赶程潜出湘,去年又依靠桂军、滇军对抗北洋,现在看到桂军走了下坡路,就想着要投靠孙中山了。这样的反复小人就算主了湘,多半还是要玩他的‘联省自治’,不会真的跟孙中山走的!
而且湖南那里可不止张敬尧一支北洋军,还有吴佩孚在那里呢!这位吴大师长可是这一轮南北交兵中的名星人物,湖北、湖南两省的护法势力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在冯国璋下达停战令之前,他已经指挥大军攻陷了湖南省中部的重镇衡阳……历史上的‘驱张运动’之所以会得手,就是因为他和冯玉祥放水,才让谭延闿捡了个便宜。不过眼下的局势,冯国璋还没下台,吴佩孚这个直系大将再怎么也要卖冯大总统几分面子吧?要他帮着倒张恐怕不容易,除非有足够的好处给他。”
想到这里,常瑞青缓缓摇头:“先生,驱张倒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过拥谭我看就算了。这位谭畏公向来主张地方自治,如果让他再主了湘政只怕会成为我们日后北伐的一个障碍,而且他的湘军也没有多少实力,根本打不退湖南的北洋军,如果要把他扶上湖南督军的位子,少不得又要出动护法军去援湘,不但会重启南北大战,而且还胜负难料……所以,在下的想法是驱张拥吴!”!!!
第一百七十八章 和平统一的曙光
“驱张联吴……颂云(程潜),介石,慧生,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孙中山坐在一样圈椅上面,低头看着常瑞青刚刚派人送来的“驱张联吴”的计划书。桌子上还放着一杯*啡,却早就没有了热气儿。
程潜微微摇头,第一个发表意见:“先生,那个‘吴’应该是新任的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吧?我们帮他驱张,捧他去做湖南督军有什么好处呢?”
孙中山看了眼程潜,淡淡一笑:“事成之后你当湖南省长!我们和吴子玉就以衡阳为界,以北包括衡阳都归他统治,以南归你这个湖南省长管辖。”
“那倒不错。”程潜脸上闪过一丝喜色,点点头道:第178和平统一的曙光“只是那吴子玉是北洋嫡系骨干,他会和咱们合作驱张吗?”
一旁的蒋介石冷哼了一声:“现在北洋的嫡系骨干是参战军,其次是皖系,吴子玉所在的直系恐怕只有吃亏受穷的命了,辛辛苦苦打下半个湖南,督军、省长却一个没捞到。本来还指望打下两广以后弄个广西督军,可现在南北停战,他的督军也泡了汤……还有情报说,他的第三师两月份只能拿到三成的饷!这个师可是没有多少空额子的,三成饷差不多就是实实在在的三成了。他如果不赶紧想办法弄块地盘,只怕用不了多久队伍就要星散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