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现在中央军校的校长金永炎,因为黎元洪的关系,海军总长程璧光算是他的前辈。这次大概是帮海军来当说客的。这份海军建设计划,也是他转交给常瑞青的。
常瑞青合上计划书,嘴巴微微一动,露出了苦笑的表情:“校长,如果我连一艘主力舰和装甲巡洋舰都不打算给海军置办呢?”
“一艘都不给?”金永炎为难地摇了摇头:“耀如,财政上不会困难到如此吧?我听陈总理说,今年的财政支出计划是九万万到十万万!一艘主力舰也就是三四千万……现在欧战刚刚结束,英法海军都有裁军计划,如果咱们现在出手购买。应该还能再便宜一点,不如就买一艘主力舰、两艘装甲巡洋舰吧。”说着他又加重了语气:“要是一艘不买,只怕海军和国民党方面都会有反弹,程总长可不能辞职……”
眼下国防军的陆军基本上都被常瑞青控制了,可是国防军的海军、空军(空军总队)却是国民党的盘子。海军是粤海军。空军则是美国回来的华侨子弟在充主力。常瑞青的保定系里可没人会开军舰开飞机的,要是程璧光正的要撂挑子不干,国防军的海军搞不好就得闹个“罢工”什么的,到时候他这个委员长也不好下台。
常瑞青皱着眉毛道:“海军不是不建设。而是这个思路不能是海上决战,咱们的海军底子薄。造船工业更是落后,玩大舰巨炮是玩不过日本的。而且咱们还要维持一支大陆军,分给海军的经费必然是非常有限的。”
“耀如你的意思是……”
“优先发展潜艇,咱们学德国佬搞破交!日本是岛国,资源和市场都在海外,一旦和日本发生战争,海军的任务不是保卫海疆,而是切断日本同海外贸易的交通线。只要没了海外物资的输入,日本人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常瑞青的海军发展思路都是来源于后世的历史资料,以战列舰为代表的大舰巨炮时代随着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时日无多了!重工业刚刚起步的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赶战列舰的末班车,这可不是花钱造船买船那么简单的。战列舰这玩意虽然是淘汰产品,可却是这个时代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的结晶!目前全世界也就只有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有能力建造。就连历史上重工业发达的苏联都没有能造出战列舰!可见战列舰的技术含量之高了。有这闲钱去把冶金工业和造船工业提升到能建造战列舰的地步,还不如去投资刚刚起步的航空工业呢。
不过这套道理,能说服海军部里面的那一票国民党籍的广东佬吗?一想到这个,常瑞青的眉毛就渐渐拧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七章 新民国的基础三
常瑞青的车队又向西开了有大约十公里,过了几个守备森严的哨卡,穿过了几个刚刚被平整出来的工地。才堪堪到达了这片军事禁区核心的汤山别墅的入口处。就看见才从东北回来的参谋部次长卢逸轩上将军服笔挺的站在那里,恭候着常瑞青的车队。车子停了下来,卢逸轩透过车窗瞧见了第三辆轿车里坐着的常瑞青,就上前来拉开车门:“耀如兄,一路上还顺利吧?”
常瑞青跨出车门,朝卢逸轩笑道:“托你的福,这一路都挺顺的,上海那边的情况也比想象中好,整个城市繁华的不行,到处都是正在开工的工地,很有些经济起飞的苗头。”
原来常瑞青这两天去上海视察了一圈,看了中**工集团的工厂,还参观了江南造船厂和英商耶松造船厂,又在德国总会里同江浙财团的富豪们来了次见面会,向他们介绍了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最后又在新开张的上海联合交易所里转了一圈,居然还在里面发现了几十种日本公司的股票和日本债券在交易!
不过卢逸轩关心都不是这些,这位国防军实际上的参谋长笑吟吟的和金永炎打了个招呼,就同常瑞青并肩向汤山别墅内走去,边走边问道:“那批雷诺FT17战车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运到汤山?我这个装甲兵学校代理校长可有点等不及了。”
常瑞青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急个啥?离下一次战争至少还有十五到二十年呢!装甲兵有的是时间慢慢做大,这些雷诺FT17不过是用来训练的,将来咱们还要自己建造更多更先进的战车呢!”两人说着话就走进了军委会会议室所在的楼房里面,就看见总参谋长蓝天蔚,海军总长程璧光,陆军教育总监吴石,军备部部长马君武,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国家计委主席阎锡山,空军总队总队长杨仙逸。还有几个高级参谋人员,都已经等候在那里了。看来今天是有什么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了。
看到人员都已经到齐,常瑞青就招呼大家进了一间放着张巨大的圆桌子的会议室。众人就围坐在圆桌边上,倒也显得平等。常瑞青微笑着扫视了大家一圈,看到众人都已经坐定。才笑道:“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军备问题。包括国防军的军事装备升级,还有咱们中**事装备工业的建设。这些都是要用未来十五到二十年慢慢实行的,我们今天的会议只讨论大的原则和总方向……这样的会议预计还将召开多次,大家有什么建议要求都可以提出。好了。谁先来发言?”
海军总长程璧光是这里资格最老的一位,甲午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是“广丙”号的管带了。在1895年2月12日那一天,他还代表北洋舰队向日本联合舰队递交了投降书,大概也因此一直耿耿于怀,在内心深处存了一雪前耻的想法。现在眼见国家的形势大好了起来。这份心思也就愈发强烈了。而且这个心思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整个民国海军的。为了今天的军备会议,海军部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的。所以听到常瑞青的提问,程璧光当仁不让的就第一个站了起来,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一叠油印的文件分发给了会议室内的每个人,然后就高声念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