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色无双_几字微言【完结】(364)

  有了衡王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家名作文墨坊的印刷作坊很快就开办了两个报刊,一个是名作《文汇时评》的半月刊杂志,一个是名作《时报》的日刊报纸。

  当印刷准备就绪的时候,恐怕谁也想不到,结合了先进印刷技术和先进理念后的文墨坊将造成怎样的轰动。

  “卖报卖报,屯堡军战安顺,贵阳解围实录,高达烈士卫贵阳,述蒋舟勇士战记。西南军情,西南叛乱实录。卖报了卖报了……”

  一个个七八岁的童子,用稚嫩的声音在街上乱窜着,很快就让大街上的所有人都好奇了起来。

  一个秀才模样的男子拦下来一名报童:“小童,你这卖的是什么?卖报,什么报?难不成还是朝廷的邸报?”

  邸报,是通政司将国家大事分发全国各级衙门的官方报纸。也是各级官吏获取消息的重要来源,故而大家到时对报纸这样的事物还是有个概念的。而且,这个年头朝廷对消息控制并不严格。通政司对于军情政情大多不会修饰,基本上是直接实打实的下发到各级衙门里。故而,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比较看重邸报。

  今日听这卖报,名作王朗的秀才还以为朝廷公开发售邸报了。

  却听卖报童争着大眼睛,清脆地回道:“回这位秀才公,我们卖的不是朝廷邸报。而是城中文墨坊办的《时报》,上面将的也就是前线战场上的事情。让大家知道前线官军们的辛苦,也明白那些叛军的真切面目。对了,秀才公,既然您这么感兴趣,不如多买几份吧?”

  王朗一听,手中一个碎银子就丢了出来:“十份够不够?前线军情的实录,这些我可要好好看看!”

  “够了够了,这是您要的十分时报,这是您找您的钱……”

  “不必了,赏你。”

  秀才公王朗拿着《时报》立马就回去,一边走路一边看了起来。

  其他人听了这解释,哪里还按捺得住。一听有这消息,纷纷都是挤了过来。

  “我要一份!”

  “我要十份!”

  “三份!”

  “五份!”

  百姓们的好奇心是热烈的,听说有时报这东西讲述西南军情,顿时纷纷热烈地过去想要一探究竟。

  还别说,在古代,这娱乐匮乏,消息闭塞的时候。对消息的需求和渴望那是十分巨大的。一听有这好事,口口相传,亲眼相见下。《时报》的预先准备好的五千份刚过了一个上午便卖光了。

  那些主动出击的报童本以为还要在茶楼酒肆好生讲讲,却没想到,不过一两个时辰的时间,五千份《时报》就销售一空。

  等到了中午,报童们还未出来,就被那些想要瞧个仔细的百姓们逮住,纷纷将新出的报纸买了下来。

  一时间,文墨坊里百余工人纷纷大呼胜利。

  主持文墨坊的王轩更是立马拍案,每人十两银子奖励,卖得好了,再奖!

  这样一来,文墨坊的工作热情更加激烈。加印的次数迅速增多,一个个被雇佣而主持报纸版面的失意文人编撰纷纷挥斥方遒,将一篇篇文章备好,印上八开的《时报》

  《时报》的火热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甚至那些茶楼酒肆里头要是不备上几十分《时报》讲讲前线的故事,都要被老客们大骂了。

  要知道,自从一曲《魂归来兮》唱响了勇士们的归程后。衡阳城对于这支军队的好奇以及对于前线军情的关注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几乎满城都在谈论着苏默、屯堡军、安顺、贵阳保卫战、王三善之类的话语。甚至还有那闲客时不时将陆禅拿出来做一下反面派。

  “这陆禅啊,拿着三万土兵在宝庆府。迁延不前,既不支持前线王帅的动作,也不去进剿反贼。到了最后,还管不住这三万土兵,让他们反叛了!要不是苏使君打得好,一战将三万叛军回头就灭了。只怕,现在常德府都要遭殃了,我们衡阳,也要大兵压境了!”

  “还是苏使君带的好兵啊!你们都看看,那高达在城头上宁死不屈。要知道,人家可是文人啊。在这样国难当头的时候,抱着炸药包将贼酋炸掉。这老爷子,我敬着!”

  “对啊,还有那蒋舟。血都要流干了,被一百多人围着打,愣是让那些叛军见了都胆寒。这样的好男儿,才是我大华的伟男子啊!”

  “就是就是!《时报》上说着蒋舟宁死不屈,可最后到底怎样了?蒋舟可还在啊?那高达,朝廷又是怎么个说法啊?”

  “嘿,好歹你们可是看了《时报》,我们连《时报》都看不到。就别得陇望蜀了,都快说说,时报上到底讲了什么。”

  “就是就是……”

  “嘿,那就听好了……话说苏使君带着兵马,和水东土司叛军对峙,六千人对峙三万人,好家伙……”

  茶楼里面一片闹哄哄的,所有人都是热烈地谈起了这《时报》的事情。甚至,对于八开《时报》上所有列出来的消息都是起了关注。更有那口才好的,当场就上去将那些讲着三国的说书先生赶了下去,在那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西南战情。

  至于其他的说书先生一见这模样,哪里还说什么三国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