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一听,又见城墙上不少守军调头下城墙,高顺心想必是城内生变。抽刀大呼一声下令道:“杨司马,率部攻击城门左侧,陷阵营攻击右侧,擂鼓。”高顺等大军本名来就只是在城门不足三箭之地,于是一左一右与杨任双双攻击。城上的守军听闻高顺的鼓声,更是惊慌失措,内有反乱,外又攻城,一时间前后受敌。
陷阵营有进无退,城上又突然少了不少守军,只一个冲锋,就有陷阵营爬上城墙头,上了墙的陷阵营可不是普通守军所能抵挡的,往往三名守军对上一名陷阵营还是败。而高顺下令时又动了心眼,命杨任攻击人多的一面,而陷阵营进攻一面则相对人少。于是陷阵营片刻就上了城墙,让在大营的陈林听到前面喊杀后冲出来看时,惊讶不已,惊声说:“这就上城墙了?”
贾诩比较理智些,说:“只怕是城内生了事故,高都尉看见时机来不及汇报就攻城了。”陈林还以为贾诩误会自己在怪罪高顺擅自行动呢,于是也说:“将在外,岂能事事及时回报,须知战机稍纵即逝,高顺不错。”果然陈林刚说完,就有一名高顺派回来的军士来报,说是高顺发现城内有变,未能请示陈林就下令攻城,望陈林恕罪。
城内的士族苦苦支持着,一千家丁眼见就要全没了,正着急自己的性命的士族,突然听到无数的喊杀声自外而内,越传越近,不时就看见有汉军装扮的军士竟然从城墙上冲杀下来。大喜过望,想不到这太守大军这么快就能配合攻城,又那么快的就攻上城墙来。当城墙上的陷阵营有五百之数时,高顺也开始登城,一上城墙就瞧见城内的情况,迅速率领五百上城的陷阵营结队攻下城墙,往城门去,只要打开城门,一切就结束了。但凡是攻守之战,城门破后,守军就乱了,士气已失,自然也就结束了。
城门处此时聚集了不下四千人,强攻那士族,高顺才不管,挥军就杀,士族也是士气大振,高顺、士族此时拢共不及一千人,竟然杀得守军连连后退,还不住有陷阵营爬墙补上来。那守将亲信大急,对守将说:“大师,撤吧,官军太猛,抵挡不住啊。”
半个时辰后,守将率领过千人慌慌逃出成固城,陈林进入成固县城。刚到城门,一众士族就跪地拜见,陈林知道就是这些士族临时反戈,高顺才抓住时机进攻。于是连忙宽慰这下士族,这时这些士族还不忘邀功,急忙说:“太守大人,城内尚有不少顽固之徒,就是此等人告发,不然草民更加顺利打开城门,迎接太守义师。”竟然告起状来,陈林一听也是心动,立足汉中必要亲用一部分士族,除去一部分士族,这样陈林外来的势力才有空隙进驻汉中郡。于是陈林立马命黄燕带三百近卫,以这些士族为头,前去抄家,没收那些士族的财产,充公,恰好汉中郡库空虚。
成固一破,南郑就尽在眼底,汉中局势越来越明朗,陈林止不住的好心情。急忙下令命上庸的阎圃赶过来,着手新得两县的政务,而更是将当年整日与陈林厮混的一名安阳出来的青年任命为锡县城的县尉,,陈林心想,县令就用以拉拢当地士族,但是掌兵的县尉一定要是自己亲信。
攻占两县,陈林军中竟然有了四千命战俘,这时贾诩问:“主公,不知这四千俘虏要作何处理?”旁边的杨任恰好听到,急忙跪下:“太守大人,望太守大人法外开恩,此些都是汉中郡百姓,望大人从轻发落。”这时不少士族也恰好在,陈林不知道为何贾诩会在这样的情景下提这样的问题。莫非是要以此让陈林收买人心,于是陈林道:“嗯,汉中之民多受蛊惑,反抗朝廷,本官念其弃暗投降,可绕其姓命,不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死罪可绕活罪难逃。责令此些战俘为奴一年,整修上庸至南郑之间的官道,一年后重获自由之身,从良为民。”
陈林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既能收获民心,又能将整修官道,上庸至南郑之间几百里的通道一年后焕然一新,大大的加强了汉中对上庸三县的控制。又因陈林不住招纳流民,于是这条长长的官道两旁开始出现一些小村落,又使得两地之间商贾往来更密切。
第二十八章:文杨归降
陈林得成固县城内的士族作为内应,顺利攻下成固县城,只有守将率千余人逃脱,战事顺利,陈林心情不可谓不好。可是汉中郡南部的褒中县,杨凯就没有那么欢快了,张修连日猛攻褒中县城,杨凯现在兵员不足两千,形势岌岌可危。杨凯给陈林送去的请降书信还是不见回复,杨凯心中阴霾不止。
这一日又是挡住张修不计伤亡的进攻后,回到府衙,突然有亲信报说白日有斥候从城南被用箩筐吊上来,是前去联络太守大人的人回来了。杨凯高兴的大声骂亲信:“为何不早说,去,速速唤来见。”不一会送信的就将陈林的回信交给了杨凯,杨凯迫不及待的展开阅读。继而哈哈大笑,高声对杨白说:“太守大人要我等坚守数日,哈哈哈,也就是说太守大人同意我杨家的投效了,哈哈,天不灭我杨家啊。”
笑完后杨凯又对杨白说:“公美,迅速通告三军,就说太守大人已经派兵来救了,援兵不日将至,同时着令全军严守,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褒中县城,此乃是我杨家给太守大人唯一的礼物啊,我杨家根基多遭难,此城万不可丢了。”杨白应诺一声就下去处理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