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放心的」。曾先生对于国事的主张,与我相同,因为主张相同,所以此次不免于死。
曾先生之死,为国而死,为对于国事的主张而死。他临死的时候,因为对于国事尚有主张相
同的我在,引为放心。我一息尚存,为着安慰我所念念不忘他他所念念不忘我的朋友,我已
经应该更尽其最大的努力,以期主张的实现,何况这主张的实现,是国家民族生存所系。
我因发表艳电被目为主和,主和是我对于国事的主张了。这是我一人的主张吗?不是!
是最高机关经过讨论而共同决定的主张。这话有证据没有呢?证据何止千百,今且举一个例
吧!
国防最高会机第五十四次常务委员会议
时 间:二十六年十二月六日上午九时
地 址:汉口中央银行
出 席:于右任居正孔祥熙
列 席:陈果夫 陈布雷 徐堪 徐谟 翁文灏 邵力子 陈立夫 董显光
主 席:汪副主席
秘书长:张群
秘书主任:曾仲鸣
徐次长(谟)报告:「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于上月二十八号,接得德国政府训令,来
见孔院长(祥熙),二十九号上午又见王部长(宠惠),据称:「彼奉政府训令云:德国驻日
大使在东京曾与日本陆军、外务两大臣谈话,探询日本是否想结束现在局势,并问日本政府
欲结束现在局势,是在何种条件之下,方能结束。日本政府遂提出条件数项,嘱德国转达中
国当局。其条件为(一)内蒙自治;(二)华北不驻兵区域须扩大,但华北行政权仍全都属
于中央,惟希望将来勿派仇日之人物为华北最高首领。现在能结束便如此做法,若将来华北
有新政权之成立,应任其存在,但截至今日止,日方尚无在华北设立政权之意。至于目前正
在谈判中之矿产开发,仍继续办理;(三)上海停战区域须扩大,至于如何扩大,日本未提
及,但上海行政权仍旧;(四)对于排日问题,此问题希望照去年张群部长与川樾所表示之
态度做去。详细办法,系技术问题;(五)防共问题,日方希望对此问题有相当办法;(六)
关税改善问题;(七)中国要尊重外人在中国之权利」云云。陶大使见孔院长、王部长后,
表示希望可以往见蒋委员长,遂即去电请示,蒋委员长立即谓陶大使前往一谈。本人乃于三
十日陪陶大使同往南京,在船中与陶大使私人谈话人陶大使谓:「中国抵抗日本至今,已表
示出抗战精神,如今已到结束的时机。欧战时,德国本有好几次的机会可以讲和,但终自信
自己力量,不肯讲和。直至凡尔赛条约签订的时候,任人提出条件,德国下能不接受」。陶
大使又引希特勒意见,希望中国考虑。并谓:在彼看,日本之条件并不苛刻。十二月二日抵
京,本人先见蒋委员长。蒋委员长对本人所述,加以考虑后,谓要与在京各级将领一商。下
午四时又去,在座者已有顾墨三(祝同)、白健生(崇禧)、唐孟潇(生智)、徐次展(永昌)。
蒋委员长叫本人报告德大使来京之任务,本人报告后,各人就问有否旁的条件,有否限制我
国的军备。本人答称:据德大使所说,只是现在所提出的条件,并无其它别的附件,如能答
应,便可停战。蒋委员长先问孟潇的意见,唐未即答。又问健生有何意见,白谓只是如此条
件,那么为何打仗。本人答:陶大使所提者,只是此数项条件。蒋委员长又问:次宸有何意
见?徐答:只是如此条件,可以答应。又问墨三,顾答可以答应。再问孟流,唐亦称赞同各
人意见。蒋委员长遂表示:「叫德之调停,不应拒绝」。并谓:「如此尚不算是亡国条件。(二)
华北政权要保存」。
下午五时,德大使见蒋委员长,本人在旁担任翻译。德大使对蒋委员长所说,与在汉口
对孔院长、王部长所说的相同。但加一句,谓现在不答应,战事再进行下去,将来之条件恐
非如此。蒋委员长表示:(一)对日不敢相信,日本对条件,说话可以不算数,但对德是好
友,德如此出力调停,因为相信德国及感谢德国调停之好意,可以将各项条件作为谈判之基
础及范围。但尚有两点,须请陶大使报告德国政府:(一)关于我国与日谈判中,德国要始
终为调停者。就是说:德国须任调人到底。(二)华北行政主权,须维持到底。在此范圈内,
可以将条件作为谈判之基础,惟日本不可自视为战胜国,以为此条件乃是哀的美敦书。德大
使乃问可否加一句。蒋委员长说可以。德大使说:「在谈判中,中国政府宜采取忍让态度」。
蒋委员长谓:「两方是一样的」。蒋委员长又谓:「在战事如此紧急中,无法调停。进行谈判。
希望德国向日本表示先行停战。陶大使称:「蒋委员长所提两点,可以代为转达。如德国愿
居中调停,而日本亦愿意者,可由希特勒元首提出中日两方先行停战」。蒋委员长说:「如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