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夏,他调职后,我又奉派回任「天津站」。虽然首尾两次衔接,可是我们并没有见
过面。这以后就各事其事去了。
赓恕先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在未参加本局前,曾在「南昌行营调查
课」工作,此一单位原由邓文仪先生领导,改组并入军统局后,赓恕先生成为本局得力干部,
前后出任「河南站」长、「广州站」长及「衡阳办事处」主任等高级职位。民国二十八年十
一月,奉调入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受训。
我在中训团党政班第三期受训时,是二十八年七月,其间相隔四个月。此刻,我已派赴
上海,惜又无缘相识。
赓恕先生在受训期间,遇见了老同学戴星炳先生,戴原名星炳,后改名静园,任军事委
员会少将参议。故人重逢,常在课余休息时间,找个一清静地方话旧,说来说去就说到了有
关汪精卫的事。这是一件大事,稍为关心国事的人,当然要谈。
他们是否曾为河内一击的不成功而惋惜,我不知道﹔不过,他们却发出了「荆轲聂政,
而今安在」的感叹。至此,戴静园先生遂即将接到汪某亲信来函邀约前去投伪的事,合盘告
知吴赓恕先生。
赓恕先生一听,由此获得一个灵感,遂即开始计议,并相偕请见戴雨农先生。戴先生接
受了他们二人为国锄奸的建议,并嘱立即拟定一个工作计划。
计划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由戴静园先生出面,以应邀参加汪伪政权为名,前往上海、
南京先会晤关系人陈石生,然后要求陈石先引见汪精卫,再根据实际情况从事进一步的设计。
一切活动均由戴静园出面进行,而吴赓恕则在暗中策应。
吴赓恕和戴静园二位是在二十九年元月抵达上海的。此时「上海区」已接获戴先生来电
指示,嘱即妥为策应,并予以一切必要之协助。笔者这才初次与吴赓恕先生会晤,他给予我
的第一印象,一看就像个学者,而谈吐斯文,又代表了他的修养。不过,他在工作技巧上作
了保留,那就是他绝口不提戴静园的事。
写到这裹,我要插一段补充说明:在当时我只知道吴赓恕先生的任务是部署制裁汪精卫
的工作,并不明了他的关系路线究竟为谁,至于现在所写的,当然羼入了其后所获知的资料。
我想这样一解释,也就说明了我并不是一个先知先觉了。
二十九年元月底,汪离开上海去了青岛,从青岛回上海后,没有几天又到南京去了。因
此,戴静园偕同吴赓恕才追踪而去。「上海区」也自此与吴赓恕先生失掉联络。难测的是,
那些年就没有再听到有关吴赓恕他们的消息了。汪伪方面是否曾公开发表此事,我没有看见
过;本局方面想是知情的人不多 所以也从未有人提起。不知又过了多少年,阅读本局的资
料,才得悉吴赓恕、戴静园二先生已为国捐躯了。
据载:吴、戴二位到了南京之后,即由戴静园单独会晤了陈石生,并由陈石生引见汪精
卫。汪遂任命戴静园为「社会事业专门委员会」委员。这个委员会系隶属于伪「中央政治委
员会」的,虽是个闲散差使,但已取得了立足点。
资料中记载的「陈石生」究系何许人也,并无说明,据个人揣测,或许也是汪的妻党,
若不然怎么会有此绰头。
事态原在正常发展中,但由于戴静园先生的操之过急,且不断的向陈石生探询汪精卫的
起居作息,遂引起陈石生的怀疑;此刻若能早有警觉,宜于稍作收敛,或可安然度过危机。
往后再徐图进境,则依然有望。比至戴接来家眷后,在与陈之妻酬应之际,又不慎露了口风,
于是前功尽弃,事败被逮,从旁督导的吴赓恕先生亦未能幸免,亦被株连。
戴静园、吴赓恕二先生被捕后,于羁押中曾托人送出来一封信致戴雨农先生,信中并痛
切的申述了未能报命的歉疚情怀。
最堪令我痛心愧汗的是,汪逆竟采取报复手段,故意选择了三月二十一日他河内被击的
这一天的特定日子,将戴、吴押赴雨花台行刑,于是戴、吴二烈士同时就义。
其二:陈三才先烈
陈三才先生也是戴雨农先生交由「上海区」联络的义务工作人员。尚不只一通电文而已,
因其间颇多周折,故戴先生曾多次来电有所指示。我始终没有和陈三才先生见过面,其经常
与三才先生保持联系的,则指定「上海区」所属的「新一组」负责。
「新一组」是一个情报、行动混合编组的单位,素质高,技术水准也优越。同时在于能
给予三才先生有力的支持与协助。
陈三才先生,江苏吴县人,北平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习电机、得学位。再入美
国名厂西屋公司实习,民国十四年归国。创社北极电器公司于上海,自任经理,曾参加发起
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业余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平时尤关心国家大事。民国二十一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