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加以协助」呢?这就很难觅取答案了,在我来说,确是一概不知道。其实,我又何尝不
想知道。
一层层、一重重,眞有探不尽的秘奥。
说到这里,话归本题,第二队写给「上海区」的报告中,事先不提内线的名字,事后不
补报案发经过,莫非其中另有隐情?是保留了一些事实,还是说出来有所顾忌?
相信,第二队长赵圣同志,一向正派、持重、耿直,以他的为人而言,绝不会假案眞做,
根本和林怀部没关系,而在事发之后硬装上去以冒功,因为这么做的结果,必然会弄巧反拙,
乃至身败名裂。他之隐瞒事实,自必有他的苦衷在。
可是无论怎么说,我个人总觉得案中疑窦颇多,除非一一加以澄清而被认定,否则是很
难令人信服的。诸如:
事先不遵照规定将布置妥当之内线关系人的姓名报区备查,是一反常态的,如果说当眞
不知道,那必须详加解释得到上级同意始可。
事后林怀部旣已被补,无论如何都要想尽办法与之取得联系,方合乎情理。这一点不知
道第二队做了多少,因为发出指示后迄无下文。
抗战胜利后,传说林怀部已获释出狱,惟遍询诸有关同志,谁也不知道这回事,更找不
到一个认得林怀部的人。传说,林怀部出狱后,本局曾予以安置,可是也找不到根据。
最大的疑点是林怀部之打死张啸林,因为是在受了辱骂之后,这究竟是出于一时激愤
呢?还是受命后故意造成的局势?对于这一点,我倒有个假定:比仿说,如今林怀部还在,
当面问他,卽使是单纯的报复泄愤,他也会说是为国锄奸,很明显,两者的分量实在相差得
太远了。(这是不该写出来的话,请多原谅)
还有一层,也不可解。林怀部在张家已有多时,对周边环境,自然非常熟悉,难道说他
没有想到事后走不掉吗?或者是为自己安排一条退路吗?这会不会有人曾暗示过他:「干吧,
不要紧,抓进去,我们有办法把你弄出来。」三、一篇游戏文章写的满纸荒唐
有一件事未便缄默,而必须就此加以澄清,因为我有充分的理由,一一指出那不是眞的,
可是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分辨眞假。
民国六十五年四月在台北出版的xx杂志,刊载了一篇题名「张啸林被杀眞象」的文章,
署名东郭牙,这当然是笔名。文前东郭牙君有一段致词如下:「近来偶阅某刊追述上海白相
人与杜月笙、黄金荣齐名之张啸林内幕,率多不实之处,令人失笑。抗战胜利后,我在上海
主编文艺综合性月刊,接见枪杀张逆之义士林怀郭(笔者注:原文是「郭」不是「部」)先
生亲笔一函,标题是『我为何刺杀汉奸张啸林?』(一封公开给全国同胞书)卽予以发表,
兹特抄录寄贵刊重登,以正视听而明眞象。东郭牙元月十五日」
先要搞清楚,枪击张啸林的那个人,名叫「林怀部」,不是「林怀郭」,初以为系出于笔
误或手民误植,惟文中两见都作「郭」字,不知究竟错在那里?林怀部是本案的主角之一,
地位何等重要,其姓名当然不容许有丝毫差错。写到这里,顿然想起当时「上海区」接到「第
二行动大队」于事发后的书面报告时,我们几个人对于林怀部的这个「部」字,也曾发生疑
问,因为人名里带个「部」字实在太少见了。
本不打算录其全文,可是不如此又恐说是断章取义,好在该文并不很长,除指出其中不
情不实之处外,同时尚可藉以解答一些「有此一问」的问题,其与本案无直接关联者也就省
省了。兹录「张啸林被杀眞象」,但却绝非眞象的所谓林怀部写给东郭牙的原文如下:
「编者先生,民国二十六年八一三的炮声一响,激动了每个同胞救国之心,在全国各地
高唱着『工农兵学商,一齐救亡』的歌声下,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们,自愿离开家庭,走向
救亡大道,为祖国争生存。
「我当时亦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工作队,由柳乃夫先生领导,旋并入军事委员会教导团
(1)何行健部队从事宣传及组织民众等工作,至皖中舒、合、卢等地一带活动,得到大批
羣众响应,正在开始训练时,不料该地划归五路军接防,教导团奉命开赴屯溪,改编忠救军,
我又奉调至敌后,担任秘密工作,转道港粤返沪,(2)卽与军统局上海区行动队×××同志
联络,进行工作。(3)
「斯时沪地已成孤岛,正受敌伪势力压迫,工作相当困难,但我同志皆受严格训练,咸
抱牺牲决心,虽然敌伪万般谨防,仍以工作为目的,除了破坏敌人之军事外,(4)并制裁一
般卖国无耻汉奸。
「当维新政府成立,羣丑上台,而沪地闻人张啸林不听从其好友杜月笙之劝,反而与梁
鸿志、陈羣等逆勾结,向敌献媚,每夜至虹口昆山花园与敌将长奇、松井等计议(5),反抗
本国,助敌侵略,侮辱我领袖,破坏抗战及派人赴港刺杜月笙,(6)时政府已得情报,(7)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