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手之后,我打了一个电话,简略的报告了郑先生。
限期中的第一天,整整折腾了二十四小时,毫无结果;第二天,明知道张敬尧一定住在
规模不大的六国饭店里,可走依然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看似容易的一件事,做起来才会体验到其中的不简单,若不然就是我们太笨。
我一个人在担心,万一限期届满,连个人影子都摸不着,那才丢人现眼呢。
郑先生则颇为镇定,他连催促的口气都没有,交代给我们办的事,也只说一遍。至于他
的心境是否如此,那可就很难臆测了。
戴先生覆电给郑先生,并没有直接打电报给我们,这当然是为了维护指挥系统的完整。
到了第三天中午,我和王大哥他们碰头时,依然面面相觑,仍难进入佳境。
王大哥开导我们说:「这种事只好心里急,可不能带出像来,如果待下去仍不能弄出点
眉目,我地想冒着打草惊蛇的风险,到柜台上再查问查问,不过,也许弄巧成拙,反而不妙。」
说到这裹,王大哥忽然想起,昨天上楼的时候,一度看到一个人的背影,这个人很像当
过张敬尧参谋长的赵庭贵,可是一眨眼他就上去了,并没有看清楚,所以还不能肯定是不是
他。
我心里琢磨,王大哥的房间既然开在二楼,所谓看见那个人「上去」,那么不是三楼,
便是四楼。如果真是张某的参谋长,那么张敬尧不住三楼,定在四楼了。
这不是一个有价值的发现吗?
世维兄也告诉我,他是以王大哥「随从」,也就是「跟班」的身份,陪着王大哥出出进
进,像这种情形,大饭店里司空见惯,是常有的事,茶房们根木不以为然。王大哥一个人闷
在屋里打主意的时候,他就借机会找茶房瞎扯,可是也没有扯出个所以然来。
世维兄又说:「王大哥嘱附我要特别留意那个像似参谋长刘某的人,我也一直盯着楼梯,
瞩目上下,可是就没有看到一个像王大哥所描绘的那个人。」
我认为这都是收获,虽说尚未发现目标,但不能视为毫无进境。
王大哥要回家去一趟,打算换换衣裳,刮刮胡子。他请世维兄也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等
他回来再一同到六国饭店去。又叮嘱我们好好的再多研究研究。
王大哥回家去了,世维兄原想打个旽养养精神,不要说睡不着,连眼睛都瞌不上,索性
坐起来聊天,于是我们又说到了「六国饭店」。
「六国饭店」,在北平的名气可不小,但规模却不大,只不过是一幢四层楼的旧式建筑
而已。论设备,远不及「北京饭店」;讲实惠,也不如「中央饭店」或「长安春饭店」,就是
因为在「东交民巷」独此一家,所以才显得稀罕,尤其是对那些别有妙用的中国人。
「六国饭店」坐东朝西,大门临街,进出要上下十几级石阶。予人印象较深的,还是那
道团团转的旋转门。
一进门,就是宽敞的大厅,地上铺着猩红的毛地毯,这么一衬托,骤然予人以高贵感,
这就是舶来的洋噱头。
长长的大柜台,有管车的账房先生,穿中国式的长袍嵌肩,戴红疙瘩黑缎子瓜皮小帽,
这是「帝国主义者」奴视中国人的丑扮,惹人反感。
楼底下这一层,还有些什么布置,已经记不清楚,大概是没有客房。
「六国饭店」并无电梯,也许因为只有四层的缘故。可是楼梯宽阔,容得下四个人并排
上下。二楼信道的宽度,也和楼梯差不多,都铺着地毯,如果不跳跳蹦蹦,听不见走路的声
音。
二楼的形状,有加兀字,也就是只有三面有房间,接近楼梯口的这一边,只是一条信道。
信道上,有一张小型柜台,是茶房当值、听候客人呼唤的中心点。
茶房们的打扮,都一样,真是少见得很;穿长袍,可又短了一截,仅仅遮到膝盖,叫做
半大褂子,腰间扎一条长缎带,着老式裤子扎裤脚腿,白布袜,配一双长鼻梁黑色直贡呢的
皮底便鞋,也戴瓜皮小帽。你看,这像什么模样,简直是蹧蹋人。
若是再看到他们侍候外国人的那幅卑躬屈膝的形象,实在替中国人丢脸。可是他们也是
为了赚钱养家活口呵。
王大哥开的房间在二楼一角,离楼梯有五、六十步之远,位于右首那条甬道的尽头。再
往里走,有一排横的房间,转过去就是左边的那条甬道了,所以说成兀字形。
这间房不大,床可不小,铺在床上的垫子被单,薄的厚的倒有好几层,世维兄告诉我说:
「那支手枪,不方便出来进去都带在身上,有时候就塞在枕头底下,王大哥也知道,万一有
什么临时的机会,两个人都可以拿来就用。」
世维兄是有心人,他听茶房说:「后面还有一道防火用的太平梯,已经多年不用,现在
都塞满了破旧东西。」如此说来,可能作为出路的太平梯已经失效,可不必列入考虑了。
三楼的格局,和二楼相彷佛。四楼可就不一样了,据说,四楼这一层能够供租用的房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