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约翰一直让苏力紧盯着,所以他很清楚原因。
“唔……也是。”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苦笑着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约翰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些想当然了。虽说像阎锡山、蔡锷等大人物应该都会支持现代教育,有人愿意去他们那里办学校肯定是会同意。但是约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政治环境——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一年,国内正是一团乱麻的时候,有几个人愿意现在考虑这种事情?
可是……
“时不我待啊!”
想到这里的时候,约翰轻轻叹了口气,吃早餐的胃口突然没有了。
如果只是办一些学校,提高一下中国的医学水平什么的,约翰当然可以多等几年,终归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如果他想借助这些医学院校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到中国未来医学教育以及医疗体系的发展轨迹,那就必须要抓住眼下的绝佳时机!
如果再等几年,竞争对手可就多了!
仔细算一算的话,如果没有约翰的出现,上海的同济是1912年合并的,长沙的湘雅是1914年创办的,成都的华西医科是1914年开设的,北京的协和也是几年后被洛克菲勒收购,迎来了未来几十年的辉煌。还有北京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山东的共合医道学堂,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等等,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中国医学教育迎来了真正的开始,而再过几年,德日系和英美系就将开始对立了……
“即便没有他们的支持,学校也一定要办!”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一咬牙下定了决心。无非就是缺少一些帮助罢了,反正约翰没指望他们能给钱给人,一切都是要靠自己。无论如何,未来十年是给中国医学奠定基础的最好时机,约翰不可能放慢自己的脚步……
“先生!”
就在约翰忽而皱起眉头,忽而嘴角露出笑容的时候,管家突然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刚刚收到一份拜帖,有位先生……”
“嗯?为什么不直接拒绝?”
被打断思路的约翰有些不太高兴,皱了皱眉头不悦的问道。
“呃……”
犹豫了一下,管家小埃尔伯先生苦笑着低声道:“先生,对方的身份特殊,而且非常重要,我个人以为您最好还是见一见的好……”
第四十五章 朱尔典
朱尔典,本名约翰·纽维尔·乔丹,和未来的篮球飞人一个姓氏。
大英帝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官位,意味着朱尔典在远东代表着日不落帝国的威严。而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哪怕历史学得不太好的约翰对他也是耳熟能详——上辈子看的很多穿越小说里,朱尔典都是相当悲催的配角之一。
但是重生数十年,约翰可不敢小瞧这位驻华公使。
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们,永远想象不到此时大英帝国的强势,甚至远远超过了后世的世界警察。从欧洲到北美,从非洲到远东,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几乎渗透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强横如德意志帝国,拼命地想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而工业实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一的美利坚,只能跟在英国人的屁股后面,寻找着自己的机会。
在远东这片土地上,也没有例外。
就好比上海滩的公共租界,就是由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而来的,但是在掌控租界的工部局里面,美国人只有可怜的一个席位,其他都由英国人把控着。而在全国各地现在诸多的军事强人中,英国人更是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因此哪怕心中不悦,约翰也只能开门见客了……
“……这同样是我的荣幸,先生。”
淡淡的回应着对方的问候,约翰右手轻挥道:“请坐……我一直以为您应该已经回北京去了,毕竟离开中国的政治中心这么久,恐怕对您来说也是件麻烦事吧?”
姿态端正的坐在了柔软的沙发上,朱尔典微微一笑道:“一般情况下当然是不妥的,但是如果是为了等候与亨特拉尔先生的会面,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呵呵。”
双眼微微一眯,约翰淡淡的笑了起来。
趁着寒暄的这段时间,约翰好好打量了一下这位公使先生。朱尔典大约六十岁左右的年纪,深眼窝、高鼻梁,很典型的爱尔兰人特征。只不过让约翰稍有些意外的是,这位公使先生留着一个锃明瓦亮的大光头,唇上留着浓密的胡须,但是下巴却光洁溜溜,配上一双如猎鹰一般锐利至极的眼睛,让人似乎瞬间就能体会到大英帝国公使的强硬与铁血……
这种猎鹰一般的眼神,就是朱尔典先声夺人的重要武器之一。
只不过……
仅仅几秒钟之后,朱尔典就异常失望的收回了自己努力积攒的气势,因为他发现对面的这位亨特拉尔先生是如此的平静,乃至于老道如他,在对方眼中也看不到哪怕一丝波动。就好像自己并不是大英帝国的公使,只是一个登门拜访的普通老人而已。
这种感觉,让朱尔典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
约翰当然不会去考虑朱尔典的感受,而且他对这位英国的驻华公使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事实上,这年头所谓的驻华公使也好,领事也好,无非就是英国盘剥中国的领头兵而已,比如说这位朱尔典先生,历史上就是他在1912年的时候,趁着袁大头急需英国人支持的时机,在中国西南高原上狠狠的捅了中国人一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