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师1879_草席【完结】(1118)

  光是一个烟草危害大规模统计研究,就让大多数人心中一动。

  烟草这种东西出现了上百年,一直都是绅士们的最爱。为了推销烟草,很多公司甚至会宣传吸烟有益健康的言论。历史上一直到1956年的时候,英国人才第一个提出了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世界其实约翰很早就提出了烟草有害论,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这两年随着亨特拉尔医学院发表了一些小规模的研究报告,大家才开始慢慢感兴趣了……

  对于医师们来说,这些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

  因此原定三天的会议,最终持续了整整十六天。在这些理论和技术理念得到众多顶尖专家一致认可之后,由约翰的庞大捐赠带头,三国卫生部也各自出资一百亿美元投入了这个庞大的计划之中。未来二十年之中,二十七家公司将会与各大医学院合作,共同研制那些新型的医疗产品;一百余家医院合作,共同开展为期数十年的大规模研究计划;同时各个机构分工合作,共同为将来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理论和技术的积累……

  所有的成果,都将由三国进行共享。

  虽然美国人非常不甘心,因为他们有实力自己完成大部分的计划,从而把所有的利益都收归囊中。但是在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坚持下,他们不得不同意了这个方案。毕竟德国是原本的医学霸主,相关的机械、化学、材料等工业水平更是高的吓人,而中国医学的整体水坪虽然不算高,但是论起精英的话却也不比美国少多少,而且工业顶尖水平都是亨特拉尔财团培养起来的……

  更关键的是,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态度!

  几百多亿美元的资金,哪怕美国人短时间内也是拿不出来的,如果美国不愿意参加,这笔钱全部交给中国和德国人,让他们进行联合研究的话……

  用大腿想,那都是一个超级灾难!

  除了美国人郁闷之外,中国人和德国人则是大喜过望。他们一个底子薄,缺乏在精密加工和大型设备上的积累,一个则是战后实力衰退的厉害,而且缺乏足够的资金,单独研发肯定是非常艰难,而有了这笔巨资和各方力量的互补,那事情就容易多了。虽然一百亿美元有些多,但是二十年的时间平摊下来,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好一番讨价还价之后,1955年12月9日,三国政府与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签下了一份庞大的合作协议,并且向全世界宣布了协议的内容——当然只限于一部分内容,至于具体的细节肯定是要先保密的。而计划一公布,立刻便引来英法等国的关注,也让他们失望之余只能无限的感慨:为什么亨特拉尔先生是德国后裔?为什么他的人生最初是在中国度过的?为什么?为什么呢……

  第三十九章 博物馆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约翰再也没有离开中国。

  无论美国政府还是其他机构或个人如何劝说,也无论舆论如何的报道,约翰也没有离开中国,而是住进了几年前在洛阳兴建的一个大宅院之中。接下来的几年之中,约翰的学生们——不仅仅是那些医学生们,成为唯一被认可进入拜访他的人群。

  随后的几年中,通过这些学生的口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论被传了出来。

  比如说冯·诺依曼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代表未来,计算机将成为世界的核心,网络则代表着方向,比如说计算机最重要的是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这些越早进入越能占据优势;比如说亨特拉尔医学院发现的DNA双螺旋模型以及人工合成,将会是未来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比如说人类很快就可以征服太空和月球,并且有能力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居所;再比如说转基因、试管婴儿、大规模开展器官移植等等……

  通过这些原本就是精英的学生,这些奇怪的理论悄然带了出去。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一些人看来,亨特拉尔先生的幻想只有有意思而已,毕竟1955年的时候谁会认为人类可以用试管培养婴儿?谁会相信只需要一个巴掌大的小东西,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进行通话,甚至用视频面对面的交流?谁会相信一个手指头大的小设备,可以装下整个图书馆,甚至数百个图书馆?

  但是五个月后,当美国政府派出了一个超过一百五十人的团队抵达洛阳,无论如何也要接管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日常生活起居,并且极力劝说他立刻回到美国的时候,中国人终于明白了过来!

  所有拜访过亨特拉尔先生的中国人,马上被政府一一找到。

  五个月的时间,足以让约翰把所有自己知道的未来说出去了。只不过可惜的是,他所知道的只是一些设想,或者说是自己见过、听过、看过的东西,比如试管婴儿,比如说转基因,比如手机等等,但是他却无法解释他们,至少无法从根本上去解释他们。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能依靠他们自己去研究,去探索。

  至于说中国是否重视,约翰就无法控制了。

  他唯一能够保证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中国,但是只挑选一些不太重要的告诉美国人。至于说美国人会不会从哪些学生口中得到更多的东西,约翰同样管不了,也不想管了……

  拒绝美国政府要求他回国的请求,约翰继续留在了洛阳。

  只不过在无数个耳目的注视下,约翰没有再和学生们谈论哪些“未来”的东西,而是把精力放在那些工地和自家产业的处理上。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在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多次讨论、争吵之后,亨特拉尔财团在中国的公司被他们瓜分完毕了。其中民用的基本上都被中国公司收入囊中,但是军用的公司全部被美国国防部收购,所有的机器都运回了美国。对此中国政府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人都留了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