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翰的眼中,米勒先生的腹部很平坦,腹式呼吸正常,没有肠胃蠕动波,也没有腹壁静脉曲张……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正常的。
看完了之后,约翰微微一笑道:“弥勒先生,麻烦您把双腿曲一下……好的,谢谢。”
低声和米勒先生说了两句之后,约翰伸出右手放在了他的肚子上。
“约翰,为什么要他曲起双腿?”
就在此时,伯格曼教授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凑过来问道。
“因为我需要让他的腹部放松下来。”
约翰连头都不回一下的解释道,然后他又接着对病人笑道:“米勒先生,接下来我会从不痛的部位开始,逐步按压您的腹部。请注意,如果只是有压迫感的话你不用去管它,但是如果我按下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痛,就必须要马上告诉我,好吗?”
“好的。”
毫不犹豫的,米勒先生点了点头。
托马斯和伯格曼两人都贴的很近,一个站在床头,一个站在床尾,把更加关心自己丈夫的米勒夫人都给挤得没地方站了。两人都看过约翰的报告,自然知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因此注意力也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在约翰的资料中,很清楚的说明了阑尾炎症的两个明显特征:压痛和反跳痛!
压痛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手指压下去的时候会感觉到痛,可以判断炎症的部位;而反跳痛的意思是压下去突然抬手的时候会痛,那是因为炎症已经累及了腹膜的缘故。因此如果要想判断阑尾是否存在炎症,阑尾在体表投影位置的压痛和反跳痛就将是最重要的体征!甚至可以说,如果确认了这一点的话,诊断就基本上完成一半了!
因此当约翰检查完了其他的部位,最后把手指移到麦氏点位置的时候,三个人的呼吸都骤然间粗重了起来!
阑尾位于腹腔的右髂窝部,在体表的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的地方,这个点就是麦氏点。麦氏点是定位阑尾的标记点,也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是以发现他的美国外科医师麦克伯尼的名字命名的,当然现在它的发现者已经变成了令人尊敬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
按照约翰的观点,麦氏点的压痛和反跳痛将会是阑尾炎症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
“啊!”
当约翰在麦氏点的位置轻轻按下去的时候,米勒先生顿时发出了一声惨呼,让办公室中的三位外科医师同时身子一震,似乎也一起感受到了米勒先生的痛苦一样……
第二十一章 做手术吧!
“……腹部柔软,无肌紧张,阑尾点存在压痛及反跳痛,无腹部包块,腹部叩诊音鼓音,移动性浊音无,肠鸣音4次/分,未及血管杂音……”
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约翰认真的填写着刚刚的检查结果。
此时他的心中,真是相当的兴奋!
接诊一个急腹症的病人,约翰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直接冲着急性阑尾炎的判断去检查,他必须要全面的评估米勒先生的病情和体征,做出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但是从身体检查的结果来看,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无疑是最大的!
到了这个时候,约翰忍不住的兴奋,虽说急性阑尾炎确实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但是沃尔夫冈教授介绍来的第一个病人得的就是急性阑尾炎,这个结果还是让约翰忍不住心中感叹自己的好运气了……
……
重生后的医师生涯,约翰先解决了外科消毒、麻醉和输血的问题,先后发表了人类ABO血型,外科手术消毒规范,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理论,还发明了两种后世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对于一名外科医师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外科消毒的规范将会大幅度提高术后病人的存活率,这一点在外科学的历史中已经被证明过了,无须赘述。而局部麻醉技术的出现也将彻底改变外科手术的方式,可以让医师们从容的应对一些时间较长的手术,不用在顾忌吸入气体麻醉的危险性和病人疼痛的前提下,把外科手术做的像屠宰一样。至于说输血的基础——血型理论,约翰也提出来了,但是能够引起外科医师们的多大兴趣,那就不是他可以控制得了。
感染、疼痛和失血的控制,是外科真正发展的基础!
也就是说,仅仅凭借着在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足以让约翰在现代医学外科史上留下一笔浓浓的印记,从而成为一代大师。
当然,那是在它们真正可以影响全世界外科医师的时候。
做完了这些基础工作之后,约翰就把目光投向了人类柔软的腹部,一个被外科医师们视为禁区的部位,一个被无数外科医师前辈们告诫绝对不要打开的体腔!
就外科医师们来说,胸腔和腹腔都具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两个被膈肌分成上下部分的体腔,一个容纳着人类的心脏和肺,一个容纳着胃、肝、胆、脾、胰、肾、肠、阑尾、膀胱和子宫等,而在这里面发生的病变通常都是内科医师的责任,大多数外科医师是碰都不敢碰一下的。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
事实上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医学史上都不会缺乏敢于破开人类肚皮的先驱者,尤其是当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第一次演示了乙醚的麻醉作用,掀开现代麻醉学的序幕之后,敢于挑战禁忌的西方外科医师慢慢的增多了起来,而李斯特推广的消毒技术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