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过另外两篇椎管内麻醉的论文之后,李斯特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两种局麻药真的如论文中所说那样稳定而安全的话,外科医师们绝对有时间从从容容的完成所有的操作……
“得得!”
就在李斯特心中乱成一团的时候,有人敲响了他办公室的大门。
一个下属走进来,恭敬地奉上了一封书信:“教授,这位来自柏林的信件,应该是戴尔先生他们寄回来的。”
“哦?”
听了之后心中一动,李斯特马上就拆开信读了起来。当初他派戴尔两人去柏林就是为了看一看新式消毒技术是不是那么有效,另外也顺便考察一下局麻技术。最开始两人似乎还有些不乐意,但是没想到后来却主动写信要求延长留在柏林的时间。现在隔了一个多月写信回来,想必就是诉说这段时间的收获吧?
心中带着这样的猜测,李斯特拿着信仔细读了起来。
这封信的内容很长,足足有六七页之多,而李斯特的阅读速度却很慢,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才总算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
他再一次的怔住了。
十几台开腹手术,无一失败,而且所有的病人在术后都没有发生严重的感染,全部康复出院。作为外科消毒的推广者,李斯特很清楚他们的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手术过后感染的发生率依然很高,但是看看这封信……
这个结果,让李斯特和毕尔罗特一样的震撼。
好一会儿之后,李斯特才缓缓地把目光再一次移到了信纸的最后一页上:“教授,我强烈建议您仔细阅读《德国医学》九月的最新一期,上面有亨特拉尔先生两篇我认为将会对外科学产生巨大影响的论文!同时,我也强烈建议您能在十月份来到柏林,真心期待您能与亨特拉尔先生会上一面……”
第三十章 福尔摩斯?
九月的柏林,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了起来。
约翰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的,每天忙碌着跑来跑去,恨不得让本茨他们立刻把完善的汽车给制造出来,省去每天坐马车的痛苦。
医疗器械制造厂已经组建的差不多了,预计很快就能够正式投产,而整套手术器械、血压计和经过约翰改良的听诊器、温度计等产品也都提上了生产日程。至于说染料工厂的话目前约翰也找了不少人帮忙,包括科尔男爵、布里斯特先生以及柏林大学化学教授——通过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两种药物,他勉强也和化学教授打上了交道,约翰请他们帮忙寻找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和一个技术上的领头者。
当然,条件开得很足,绝对是目前德国的最高水平。
剩下的主要精力,约翰放在了帮伯格曼对外科楼进行分批改造上面。这是伯格曼主动提出的请求,因为不管约翰的方案写的多么详细,但是细节上面伯格曼依然无法把握,只好让他帮忙进行设计并监督施工。
对于约翰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不过考虑到将来回到纽约后,要为自己的医院进行装修等事宜,约翰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每天花费心思回忆前世医院见到的种种设施,对外科楼进行改造的同时也琢磨着是不是该搞个手术管理制度之类的东西出来……
不知不觉间,柏林大学的新学期就要开始了。
学校最后给约翰安排的是两门课程:生理学和外科学。然后约翰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他上外科学课程的时候,下面坐着的很多人可能是他来柏林后认识的朋友!
这个有意思的情况,让约翰心中偷偷直乐。
“好机会啊,好机会!”
想到这一点之后,约翰无数次这样告诉自己。
纽约的那栋大楼明年年底就可以竣工,而等约翰回去之后就会进行装修直至开业,这就是说约翰需要大量的医师填满那栋大楼。而美国医学院的现状决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立之前不会有什么好学校,也就意味着1893年之前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学院,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的医师来源。
历史上美国的优秀医师要么是移民,要么是本土医师留学欧洲归来。所以如果要在这个时代给自己纽约的医院招聘员工的话,德国无疑是个好地方。至于说柏林大学的话,美国的留学生有一半会在柏林大学就读,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吗?
因此对于自己教授的这两门课程,约翰那是相当的重视。
外科学自不必说,约翰已经打算趁着做副教授的时机,在最近的一两年之内多拿出点儿基础理论方面的东西,比如说体液、输血、代谢与营养,甚至休克等方面的理论,至于说生理学的话内容就更多了……正好他一直都和生理学实验室有合作,绝对是个很好的机会。
一两年的时间,足够他拿出很多东西了……
……
这一天,约翰刚刚从二楼的施工现场回来没多长时间,一个护士便敲开了他的房门:“亨特拉尔先生,您的信件。”
“放在桌上吧,谢谢。”
正在埋头为明天第一节课备课的约翰没有抬头,随口说道。
放下几封信之后护士便出去了,但是约翰一直忙碌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才晃了晃脑袋,从教案中抬起了头来。给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们上课,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什么东西该讲什么不该讲都要做好准备,不然一不小心把几十年后的理论抛出来的话,可是相当麻烦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