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提前得到了电话通知,所以约翰抵达公司的时候不仅尼克劳斯在等着他,霍夫曼和埃尔利希同样也都来到了尼克劳斯的办公室。虽然现在电话的安装成本很高,每个月的费用也相当的昂贵,不过公司里还是安上了十几部电话,这三位的办公室自然都是有的。
“尼克劳斯先生,派人再给沃尔夫冈教授那里送去一些阿司匹林。”
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约翰立刻笑着吩咐道:“看起来我们的药物不但很受病人的欢迎,医师们也同样非常信任,沃尔夫冈教授昨天找我说了,他们需要更多的样品用来实验,你安排一下,下午给他们先送二十……不,五十瓶过去吧!”
反正一瓶阿司匹林也值不了多少钱,约翰想想干脆就大方一些好了。
“好的,先生。”
眨了眨眼睛之后,尼克劳斯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神色,兴奋的点了点头道。
作为亨氏制药的经理,亲眼见到了数十例动物和人体试验之后,他当然知道阿司匹林这种药物有多大的价值,只不过能够如此快得到柏林大学内科学教授的认可依然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同时心中大喜过望!
要知道,那可是柏林大学!
作为德国本土最顶尖的大学,柏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其他大学的一个指引者,所以声望极高,如果阿司匹林获得了沃尔夫冈教授的认同,那就意味着它将来就可以在德国国内畅行无阻了!
“磺胺的动物实验如何了?”
聊完了阿司匹林,约翰把目光转向了埃尔利希的位置。
与化学家出身的霍夫曼和学法律的尼克劳斯不同,埃尔利希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他淡定的点了点头道:“和你推测的一样,磺胺的抑菌效果非常好,不过……”
埃尔利希犹豫了一下,苦笑着摇头道:“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他对哪些的细菌敏感,对哪些细菌不敏感,恐怕只能等在病人身上的实验完成后才能知道了。”
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细菌的认识,终究是太少了。
就算约翰隐隐的给埃尔利希提示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在大多数致病菌还没有被发现的1886年,埃尔利希也只能是寄希望于未来把药物放在病人身上去试验了。
“没关系。”
脑袋里面有着全套磺胺药物敏感菌名谱的约翰,毫不在意地笑道:“这本来就是在我们的计划之中。埃尔利希先生,动物实验大概还要多久才能完成?”
“最多一周!”
深吸了一口气,埃尔利希认真的回答道。这段时间他带着几个助手废寝忘食的做实验,估计可以提前好几天完成约翰交给他的任务了。
“那就好。”
点了点头,约翰也认真地说道:“那就麻烦您帮忙再做一些药物的样品出来,和阿司匹林一样,磺胺我们也必须要尽快的开始推广了……”
……
第十九章 新药上市
1886年的柏林,春天来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底了。
在刚刚过去的二月里面,除了给本茨他们汇去了二十万马克的现金之外,约翰还和科尔男爵共同给亨氏医疗器械公司注资三十万马克,计划到五月份的时候将所有医疗器械的产能增加一倍!
虽然投产不过短短的两三个月,但是亨氏医疗器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整套的外科手术器械成为当之无愧的捞金利器,尤其是经过那些曾经到夏洛特医院见识过的医师们的宣传和使用,大批的订单从欧洲各国纷纷而来,甚至连北美的商人们都反应了过来,在二月份的时候下了一百套的订单。因此乐观的估计,今年上半年约翰设计的手术器械很可能会销出去上千套!
相对于它的价格而言,这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
除此之外同样挣钱的还有血压计,对于这种每个医师都应该拥有的东西而言,全年销售上万件毫无压力,反而是约翰设计的新式温度计和听诊器虽然造型小巧精美,使用方便快捷,但是因为没有革命性的改变,所以销量加起来也就是和血压计持平而已,不过利润就低得多了。
产品的销售火爆,带来的便是工厂的产能严重不足。
当初科尔男爵对这个工厂并不在意,而约翰因为无法估计早期的销量,因此也没有特别要求,所以工厂的规模很小,产量并不高。但是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所有人都看到了医疗器械的巨大潜力,扩大工厂的规模也就成了必然。任何一个合格的商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两家一合计,马上注资了三十万马克。
商谈注资比例的时候,老亨特拉尔当然要求按照原定股份比例来进行,但是科尔男爵却想独立出资,加大自己持股比例。在看到公司的销售数字和未来的前景之后,科尔男爵已经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多占估分了,可惜精明的老亨特拉尔也不是傻子,更何况约翰现在根本就不缺钱,卖掉自行车公司股份的那些钱,到现在大多数还在银行账户里面趴着呢……
解决完了器械公司的事情,亨氏制药的四种新药也正式上市了。
世纪之药阿司匹林,还有三种各有特点的磺胺类药物,在三月一号这一天正式的摆上了亨氏制药公司的货架,成为这家投资预计将达到四百万马克的制药巨头的第一批产品。先进而巨大的研发大楼依然在紧张的施工,厂房的扩建和改造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在约翰的频频催促和严厉要求之下,尼克劳斯先生还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保证这四种药物的生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