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咖啡厅坐下之后约翰也不废话,直接就从皮包里拿出了一本一指厚的图书递了过去,笑着说道:“毕尔罗特教授,这是我刚刚出版的一本书,请您审阅!”
就在离开柏林之前,在约翰的强烈要求之下,出版社方面赶印了第一批图书出来。
“哦?”
毕尔罗特眉头一挑,暗暗的有些心惊不已。
亨特拉尔先生写的书,而且现在送给自己来看,必然是有关于外科方面的,所以根本就不用多想毕尔罗特就已经猜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对于一名出色的医师来说出版载有自己学术理念的图书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亨特拉尔先生在外科消毒、麻醉和腹部手术领域的成就也足以支撑起一本书的内容,但是看着眼前这家伙那年轻到稚嫩的面容,毕尔罗特依然有一种不真实的违和感。
无论怎么看,都实在是太年轻了!
接过书后深吸了一口气,毕尔罗特在封面上扫了一眼。书的封面非常简单,就是最常见的白色硬纸,书名是《外科消毒、麻醉与阑尾切除术》,正是过去一年亨特拉尔先生最重要的三项研究成果!
“谢谢,我一定会认真拜读的。”
小心的把这本书收好,毕尔罗特先生认真地说道。
“另外还有一篇论文。”
等毕尔罗特收好了书本之后,约翰又拿出了一摞装订好的白纸,正色道:“是有关外科手术规范化的一些想法,我也是出发前才刚刚写好……呵呵,除了伯格曼教授之外,我还想请您给评价一下。”
“哦?”
瞳孔一缩,毕尔罗特陡然一震!
作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师,毕尔罗特对约翰这本书的内容当然是早已经期待已久了,毕竟现在整个欧洲最火的就是新式的外科消毒、局麻技术和阑尾切除术。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对于约翰那把所有外科技术全部规范化、流程化的学术理念同样有着很浓的兴趣。
在对维也纳总医院外科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并且部分执行了约翰的标准之后,短短的三四个月之间,毕尔罗特已经敏感的发现了这些看似繁琐的规范之中蕴含的想法:病人术前评估的规范化和数量化,术前准备的规范化,麻醉药剂量和注射部位的规范化,手术切口选择的规范化,手术步骤和突发情况应对的规范化,术后护理的规范化……
外科手术的一切,都被纳入了一个严格的体系之中。
在经验丰富的毕尔罗特看来,这些很可能是比亨特拉尔先生这本书更加重要的东西!
看到毕尔罗特一脸郑重对待自己的这篇手稿,约翰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是欣慰不已,虽然说在这个时代外科医师们的素质普遍不高,甚至还都没有全部接受细菌学理论的情况下,推出这种规范化的理念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约翰还是忍不住写下了这篇很可能长时间都不会有人接受的“杂记”,他只是希望像毕尔罗特这样最顶尖的外科医师们能够或多或少的理解一些,这样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第三十一章 商人
事实上约翰自己也非常明白,这篇东西到了毕尔罗特教授的手中,很可能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引起对方的极大兴趣,但是随之往后它最可能的归宿就是被压在教授的资料库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了!
标准化,只是听起来很美而已。
作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外科医师,毕尔罗特很可能能够隐约的触摸到一点儿这种理念的好处,但是想让他接受甚至帮忙进行推广,在约翰看来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这个时代可不比一百多年后,一方面医学水平还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线上,另外一方面医师们的素质也有高有低,相差极大。一些大城市大医院如夏洛特医院,外科医师们可以严格执行约翰制定的各项规范,但是在其他的地方恐怕就不太现实了。
这就像后世的中国医疗界一样,在行政管理者和一些学术机构的努力之下,很多的临床规范被制定了出来,但是想让全国的医师们去执行它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除了医疗水平的差异之外,各种各样场外的因素也在制约着。
不过原本也就是随意而为,所以约翰也不怎么在意。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约翰的这个猜测,虽然时候毕尔罗特认真的研读了他的这篇文章,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终究也没能深入的研究下去,而且很快他就走向了人生的末期,这篇约翰的手稿只能是被藏进了毕尔罗特的个人资料库之中,直到数十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它才得以重见天日……
……
来到维也纳的第二天,在沃尔夫勒先生的帮助下租了一辆马车,由布里斯特家的管家带着安娜游玩去了,而约翰则是应邀来到了维也纳总医院进行参观访问。
当然,参观之后是一场为他特意安排的讲座。
身为柏林大学的外科学副教授,约翰在资历上可能还不够给维也纳总医院的外科医师们讲课,但是身为新式外科消毒技术和局麻技术的开创者,同时还是阑尾切除术各项标准的制定者,他的资格肯定是够了的。要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这三项技术就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大顶尖医院外科医师们口中的焦点,维也纳总医院甚至在学成归来的沃尔夫勒先生指导下,参照夏洛特医院进行了简单的改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