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布尔热瓦先生看到台下众人的反应之后,眼中明显流露出了失望之色。
细菌致病论已经被提出十几年了,但是与许多科学结论一样,它的推广之路充满了荆棘,哪怕在欧洲也相当的不顺利,更何况在落后许多的美国?
不过作为一名巴斯德的坚定支持者,布尔热瓦先生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大声地说道:“关于这一点,想必大家都会怀疑,但是请允许我再次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英国人,他就是约瑟夫·李斯特先生!这位伦敦国王学院的外科学教授在看到了巴斯德先生的文章之后,很快就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了实践,开始采取措施阻止细菌的危害,并且获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讲台上,布尔热瓦先生竭力的向大家介绍着欧洲医师们的努力,而在讲台下的最后一排,约翰的双目圆争,嘴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大了!
就在听到布尔热瓦这番话之后,明白李斯特这个名字所代表含义的约翰·亨特拉尔浑身一颤,内心深处的外科医师之魂瞬间复活了!
李斯特!
又是一个在世界医学史上名留青史的名字,外科医师们心中一座永远都高峰!
“……外科学大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了么?”
低声喃喃着谁也听不清楚的话,约翰的双眼之中骤然闪烁起了让人无法直视的光芒。
然后……
十几秒钟之后,他突然用力的咬了一下自己的嘴唇,让自己迅速的清醒了过来!
“该死,约翰·亨特拉尔,给我清醒过来!”
一双手狠狠的握在一起,条条青筋高高鼓起,约翰的目光急剧闪烁着,在脑海中拼命地告诫自己:“你要明白,对于医学来说,这虽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你是重生者,拥有着数之不尽的机会,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投资者,过上富足而悠闲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去想做一个收入微薄的医师,用着这个时代简陋落后的器械,去接触那些身上随时带有致命细菌的病人呢?”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小礼堂之中,台上的布尔热瓦先生慷慨激昂,向人们传播着他的科学信仰,而台下的人们或认真、或不屑的听着对他们来说好似遥远无比的科学发现。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礼堂的最后一排,有一个年轻的少年眼神忽明忽暗,表情挣扎纠结,陷入了重生后前所未有的沉思之中……
第一章 爱迪生的信
不知不觉,已经是三月份了。
三月的纽约,白天已经彻底暖和了起来,只不过早晚还是比较凉,一直到月底的时候才算是好转了起来。
“三月的最后一天了。”
早上起床算了算日期之后,约翰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来到纽约已经三个多月了,他已经渐渐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和外祖父维持着平平淡淡的关系,每周上五天烦心的课程,周末偶尔的出去散散心,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天,体验一下一百多年前的上流社会娱乐活动。
是的,一个月里约翰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
一个叫冯克·孟德斯,英国后裔,家里是开纺织厂的富二代,生性张扬好胜;一个叫杰克·拉斐尔,意大利后裔,家里在纽约开了三家档次不低的酒店。两个朋友是通过约书亚的介绍而认识的,年龄也都在二十多岁,本来对约翰这个小屁孩儿是很不感冒的,但是通过两次周末的聚会之后很快就改变了态度。
谁也不敢把约翰当一个少年看待了。
洗漱完毕下楼看到正在读报纸的外祖父后,约翰先上去问声早安,然后正要一起去餐厅吃饭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
“这么早?”
约翰的眉头一挑,走过去接通了电话:“你好,这里是亨特拉尔家!”
“约翰,我是约书亚。”
夹杂着明显的噪音,约书亚的声音传进了他的耳朵里面:“你今天在家吗?我刚刚接到了爱迪生的一封信,想过去和你商量一下。”
“爱迪生来信了?”
心中一动,约翰连忙点了点头道:“好的,我在家等你。”
“我大约十点钟到。”
约书亚也不废话,约定时间后就结束了通话。
现在的电话机实在是太过简陋了,每次打电话对他们来说都是个挑战,要不停的更换姿势,所以大家都尽量的把话说的简单些。
在约翰打电话的时候,老亨特拉尔一直在旁边站着,此时目光闪动,问了一句:“约翰,你那电灯专利的事情有消息了?”
“还不知道呢。”
约翰摇了摇头道:“约书亚只是说爱迪生给他写了封信,嗯,听起来似乎他的心情不错,不过具体情况怎么样还要等他来了之后再说。”
说完,约翰扭头转向旁边站着的管家汉斯,笑着说道:“埃尔伯先生,斯通先生中午很可能会在这里吃饭,麻烦您让厨师提前准备一下。”
“是,先生。”
汉斯微微欠身,答应了下来。
对于约翰的考虑老亨特拉尔明显很是赞赏,微微点头的同时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开口道:“约翰,如果爱迪生真的同意用两万美元购买新型电灯专利,你真的会卖给他吗?要知道,这项发明确实非常的有前途,我曾经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过,这在将来很可能是每年十万美元级的产业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