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师1879_草席【完结】(463)

  所以对于交流电,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约翰最初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过,但是真正了解了许多事情之后很快就打消了这个野心。

  要学会扬长避短,约翰上辈子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掌握了未来,所以约翰发明了自行车,却在飞鸽公司最辉煌的时候转卖了所有的股份;他资助了特斯拉的交流电研究,但是却绝对不会妄想去控制美国甚至纽约一城的电力供应。对于他来说,这些都只不过是赚钱的手段而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可以毫不犹豫的放手。

  真正需要攥在手里的,是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意!

  真正的化学制药行业在这个时代依然处在萌芽的状态,而在这个领域中拥有着无与伦比优势的约翰自然不应该放过,而像汽车那样短时间内只能作为奢侈品存在,二十年后才可能开始普及的工业品也是一个好的方向——不能大规模生产就意味着利润终究有限,大佬们可能会关注,但是没人会真正的在乎……

  ……

  12月30日,1887年的最后一天。

  在这一天的清晨,全纽约几乎有一半的报纸都刊登了一条新闻:在曼哈顿刚刚建成了一家新的医院。和其他那些由慈善家们维持的医院不同,这家医院拥有着数英亩的占地面积、纽约非常罕见的六层高楼,还有让人惊叹的照明设施……

  “从未有过如此明亮的黑夜!”

  一家早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那栋大楼上的光芒,而配合这句话一起出现的,则是一张明暗对比强烈无比的图片:一栋大楼位于图片的正中央,而在四周则是昏暗都市中的低矮房屋。这栋大楼的高度是如此的明显,而且每一扇窗户中都透出了明亮的光线,尤其是一团光芒出现在半空之中,清清楚楚的把一行大字展示了出来!

  奇异而瑰丽!

  每一个人看到这张图片之后,都会被挑起强烈的好奇心。

  灯泡诞生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爱迪生建造的第一座发电厂也已经投入使用超过五年,纽约城中一些豪华酒店和真正富豪们的家中,也早已经使用上了时髦的电灯。但是如此大规模的使用灯泡依然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尤其是大楼顶上的那一行大字,更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当天晚上,亨氏医院附近围满了闻声而至的人群。

  从28号的晚上开始,亨氏综合医院的所有灯泡都将整夜的点亮,任由人们围观。哪怕为此将要付出大把大把的美元,约翰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广告,亨氏综合医院的名字就瞬间传遍了整个大苹果城……

  第五章 传奇之路

  “砰!砰!砰!”

  “先生们,先生们,请安静!”

  用木槌用力的敲击着硬实的胡桃木桌面,托马斯大声地叫道。响亮而略带怒意的声音终于让人们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热闹的会议室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呼……”

  见众人终于从兴奋的状态中回过神来,托马斯终于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今天,是亨氏综合医院开业前的最后一天。

  作为约翰早就已经任命的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亨氏综合医院外科的主任,托马斯现在是当之无愧的二把手,就连亨特拉尔先生极为看重的埃尔利希先生也是无法相比的。因此从带队来到纽约的那一天起,托马斯本人就一直努力着想要做好自己的这个角色,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还不错!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

  看着周围人头涌涌的下属们,托马斯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和满足感!

  从欧洲大陆回到了纽约之后,亨特拉尔先生一直便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纠缠着,至少就托马斯所知就有两家工厂的筹备、投产,医院各项工程的施工等等,所以把招聘更多员工和培训的工作全都交给了托马斯和埃尔利希负责。准确的说,应该是把和实验室有关的都交给了埃尔利希,而把和医疗有关的事情都交给了托马斯来负责,毕竟埃尔利希现在已经几乎完全脱离了临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药物研究之中。

  将近半年的时间,托马斯忙碌而充实着。

  半年的时间里,从欧洲大陆横渡大西洋的年轻医师又增加了两人,让亨氏综合医院的医师队伍超过了二十人!

  也就是说,还没有开业的亨氏综合医院已经拥有了二十人的“庞大队伍”!

  对于19世纪80年代的任何一个城市来说,这样的规模都不能算小了,要知道哪怕是德国实力最强大的医院之一夏洛特,现在的医师人数也还没有超过一百人,有二十名医师的医院已经属于中等水平。而且在托马斯看来更加值得自豪的是,亨氏综合医院的所有医师全部都有欧洲留学的经历,而且大部分都是留学于德国和奥地利,这样耀眼的履历在整个纽约乃至北美恐怕都是独一份的!

  唯一让托马斯有些可惜的是,这些人之中外科医师的比例实在是有些高了。

  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时代任何一家医院的内科医师数量都会远远超过外科医师,但是在亨氏综合医院里面,内外科医师的比例竟然超过惊人的一比二!准确的说,如果算上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本身的话,医院总共有十五名外科医师,而内科医师仅仅只有六名而已!

  这一点当然也可以理解,因为亨特拉尔先生本身就是一名外科医师,而且随着局麻技术、外科消毒技术和阑尾切除术的日渐普及,在欧洲的声望也越来越高,自然可以吸引许多年轻的外科医师们追随。但是无论如何,这个时代外科医师们的地位终究还是在内科医师们之下,十几名年轻的内科医师愿意加入,一方面是因为约翰同样在阿司匹林、磺胺等领域有着突出的成就,而另外一方面的话,自然是因为比其他同行们高出至少一倍的薪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