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师1879_草席【完结】(740)

  考虑到梅契尼可夫先生原来劳累,一个小时后约翰就让人送他去酒店了。

  等梅契尼可夫离开之后,埃尔利希立刻遗憾的摇了摇头道:“可惜,梅契尼可夫先生只是应邀来纽约进行学术交流,没有留下工作的意思,否则的话……和他公事肯定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哦?你肯定他不会留下?”

  眉头一挑,约翰笑道:“埃尔利希先生,事情可不要说的那么绝对哟!”

  “啊?你什么意思?”

  闻言顿时一愣,埃尔利希非常不解的问道。

  因为对梅契尼可夫的学术理念非常赞赏,埃尔利希和对方在通信交流的时候,也曾经试图发出邀请,但是因为感激巴斯德先生在自己最困难时期的帮助,梅契尼可夫坚持要留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不肯来纽约,这一点埃尔利希可是早就知道的。

  嘿嘿一笑,约翰轻声说道:“埃尔利希先生,我记得巴斯德研究所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总投入并不算高,别说和学校的实验室相比,就是和你这儿的条件比也差远了……而且梅契尼可夫先生要在纽约停留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你多带他转转咱们所有的实验室,当然也包括医学院那边的实验室,另外各项试验的进程也安排的紧密一些……”

  “呃……”

  听到这番话之后,埃尔利希先是怔了一会儿,随即眼神很快就逐渐亮了起来……

  第二十六章 争论

  “不,不!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在亨氏综合医院研究所的主任办公室里,埃尔利希先生用一种激动的高亢声调大声道:“你应该看看亨特拉尔先生和我编写的免疫学概论,去了解一下抗原、抗体和补体的概念,去观察一下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试验,你就会明白过来,体液免液才是王道……”

  “那不可能!”

  不等埃尔利希的话说完,梅契尼可夫同样激动的大叫了起来!

  梅契尼可夫当然不可能同意埃尔利希的说法,因为自从发现了吞噬细胞的作用之后,他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这上面。哪怕遭到了法国之外几乎全欧洲的反对,梅契尼可夫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想法。

  细胞免疫的代表人物,怎么可能屈服于体液免疫的开创者?

  “呼噜……”

  舒舒服服的靠在沙发上,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两位大牛的争吵声,约翰一边喝着埃尔利希的秘书专门为他泡制的中国茶,浑然不觉得这争吵声有多么难以忍受。

  这种情况,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早就预料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梅契尼可夫和埃尔利希是同年获得的诺贝尔奖,而获奖的理由就是他们各自在免疫学领域的伟大成就。19世纪末是免疫学的起步时期,而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时间里面,欧洲渐渐形成了两大学派:细胞免疫学派和体液免疫学派,而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正是梅契尼可夫和埃尔利希!

  细胞免疫学派的观点很明确,认为人体的抗感染免疫是由体内的吞噬细胞所决定;而体液免疫学派认为血清中的抗体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时间里面,梅契尼可夫和埃尔利希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当然,和大多数的学术争论一样,相互攻击的过程中现代免疫学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的发展着……

  所以说,约翰一点都不着急。

  现代医学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科,其中免疫学无疑是最让后世医学生们头疼的科目之一。约翰的记忆中,上辈子读书的时候免疫学就让自己和同学们非常的头疼,挂科率仅次于生物化学等少数几门课程。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免疫学本身的庞大,未来进入分子领域的免疫学实在是太复杂了;而另外一方面的话,也是因为这门课程太过于抽象,不像解剖、组胚和微生物学等课程那样直观。

  不过谁都无法否认,免疫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梅契尼可夫和埃尔利希虽然是现代免疫学无法忽视的两位开创者,但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他们对免疫学的认识都太过于简单了。不过作为后来者的约翰也没有强行把一个学科拔高的打算,在提出并完善了抗原、抗体和补体等概念,并拿出了凝集反应等研究方法之后,剩下的工作交给两位免疫巨头不是更好的选择么?

  “如果梅契尼可夫先生愿意留下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品尝完了一杯咖啡之后,约翰也不去管两位大牛吵架,自顾自的陷入到了幻想之中。

  如果两位都能够留在亨氏医学院的话,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一个结果了。而且对于这样的人物来说,相互间学术理念的碰撞更是毕生难求的,再加上有约翰这个穿越者帮忙,可想而知,这里将会成为未来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免疫学圣地!

  而且……

  如果只看表面的话,两位大牛似乎非常的不对路,有时候甚至吵得脸红脖子粗的,随时都有可能翻脸的样子,但是在全程围观了的亨特拉尔先生看来,这正好是两个人未来能够在一起工作的最好证明!

  没有争论,哪来进步?

  约翰不知道在历史上这两位免疫学大牛关系如何,毕竟19世纪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争虽然激烈,但是约翰的印象中是最后几年的事情,而且远不如巴斯德和科赫两人那般水火不容。至于说那两位大佬,其中大部分还是因为普法战争的缘故。但是在这个世界,约翰相信埃尔利希两人完全是可以相互共存的,不然这位坚持细胞免疫理念的俄国人也不会应邀来到纽约,并且与约翰和埃尔利希相见甚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