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物之外,送走的还有大量的留学生。
其实从1902年开始,中国的留学大潮已经渐渐开始了。因为费用低廉、文字相近等各方面的原因,到日本留学无疑成为了中国人的首选。只不过在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约翰的存在,再加上和容闳的合作一直都非常愉快,江浙地区大量士绅开始让自己的子女或者资助贫家子弟前往美国留学。虽然费用比较高,但是亨特拉尔财团每年给予大量的资金进行补贴,相比之下倒也和日本差不太多。
因此1902年年底的那批小留学生,数量暴增到了190人之多!
而到了1903年2月,当容闳宣布将与美国人合作,在江浙两地开办五所英文预备学校和三所德文预备学校,优秀毕业生将会被送往美国东北十所名校或者德国留学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留学的费用,美国人将会承担一半!
这样的优惠条件听起来似乎不太可信,但是有了之前无数批小留学生的榜样在前,不少年轻的精英们还是纷至沓来。任谁都知道,日本学习的西方,而美国和德国无疑是西方列强之一,去那里学习自然要比日本好得多……
……
1903年4月,因为俄国人拒绝从东北撤兵,全国上下一片反俄之声。
国内热闹的同时,国际上也是暗流涌动。英国人和美国人支持日本向俄国人动手,德国人和法国人则支持俄国,双方的矛盾开始不断的激化。
就在这个时候,一封电报从纽约发到了中国的上海。
当年中日战争、八国联军进京时的一股神秘力量,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秘密动作:几艘不起眼的货轮以不算频繁的速度向中国运送者大量的货物——卸货地方集中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这些货物极少人知道到底是什么,而拥有者也没有一丁点想要卖出的意思,他们悄悄的把货物运上岸,然后悄悄的藏了起来——在严密的组织之下,消息一丁点都没有透露出去。
到了1904年初的时候,积累的货物已经达到了相当骇人的水平上。
与此同时,亨特拉尔银行的资金也在1904年初调动了起来,开始频繁的在金融市场有所动作。并且就在这个时候,大量耸人听闻的传言在日俄未来的交战区流转,尤其是旅顺等地,加上时不时响起的零星枪炮声,让诸多有门路的老百姓开始逃离。
所以当1904年2月底,日本人向俄国人开始进攻的时候,剧烈的市场波动立刻让亨特拉尔银行收获了巨大的利益,而大量的中国人顺利离开了即将成为修罗场的土地。
遥远的纽约,传来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声。
第十章 发展
1904年2月,日俄战争如期爆发!
为了争夺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欧洲宪兵俄国和亚洲新贵日本在第三个国家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在某些人书写的历史书上,对这场战争有着很高的评价,最重要的就是作为一个亚洲国家日本,战胜了欧洲的强国俄国,打破了欧洲国家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是一个里程碑……
在中国人的眼中,这当然是放狗屁!
所以在纽约的命令之下,那位在远东搞过几次风浪的中年白人立刻秘密行动了起来:大量俄国人紧缺的炮弹被送进了旅顺等地,同时运到的还有大量的迫击炮,让俄国军队可以应付近处的日军。而当日本军队进攻受挫的时候,神秘人又送来了比他们自己装备先进得多的手榴弹,刚死了儿子的乃木希典顿时如获至宝,第一批高价买了一万枚,命令士兵们拎着手榴弹开始冲锋……
日俄之战,比另外一个世界残酷了许多。
因为有了提前准备,中国人被卷入这场战争的人数减少了无数倍,但是日本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却迅速增加。尤其是日本人,当他们久攻不下急切需要援助的时候,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亨特拉尔银行立刻便跳了出来,为日本提供了巨额贷款。同时上海分行还立即行动,将早就储备好的大量磺胺、局麻和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及日本人急需的迫击炮、炮弹和手榴弹送往日本前线。
与此同时,大量的物资清单同样出现在了俄国军事长官的面前。
只不过让日本人和俄国人有些不太高兴的是,美国人准备的这些物资除了价格高昂之外,还附带着许多政治条件:比如说不允许随意杀害中国居民,应当尽可能避免战争对本地人的伤害等等。
在日本人看来,那些可恶的中国人很可能就会为对方的军队服务,打死了最好的。只不过因为这些家伙捏着他们急需的药物和军火,所以指挥官们不得不捏着鼻子答应了。
俄国人虽然对此不屑一顾,但是他们同样急需那些迫击炮,更急切需要大量的炮弹——后勤部门送来的那些神像,让他们几乎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因此当俄国人发现不答应不行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是无奈的同意了……
远东的亨特拉尔银行,在这次战争中大出风头。
他们公开的支持日本人,给他们提供贷款、军火和药物等物资,同时又在私底下支持俄国人,哪怕听到了风声的英国人找上门来,但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和亨特拉尔银行的坚决否认下,也只能愤愤离去。只是一些军火和药物而已,数量并不是太大,所以找不到证据的英国人没必要真的翻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