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成本来说,已经不算高了。”
苦笑着摇了摇头,约翰无奈地说道。
电子管虽然已经被他给搞了出来,但是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哪怕用上流水线,再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收音机的成本也不可能降到八十美元以下!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约翰算是明白无线广播为什么一直到十几年后才发展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广播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另外一方面的话,是因为这个时代大多数科学家面临的问题——缺少足够的研究经费。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普及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这个世界因为有约翰的存在,不但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理论上),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所以亨特拉尔通信公司的这套系统,性能足以媲美原本在十几年后才会完善的广播系统。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中,特斯拉实验室至少有二十位工程师常年在研究着广播系统,在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说到底,约翰也无法把成本一降到底。
这需要特斯拉实验室和工厂继续研究下去,在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到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之前,或者说在美国中产阶级真正崛起之前,收音机根本就不可能普及,无线广播系统自然就更无从提起了。
所以对于这种新技术,约翰的态度就是继续积累,暂时只小规模应用。
初步建设一个覆盖亨特拉尔财团旗下所有公司,进而覆盖全纽约市的广播系统,为无线广播系统进行测试和实验积累。为了满足这一点,除了建设整个系统之外,约翰打算低价向旗下各个公司的高管,以及每个车间、办公室提供这种高价收音机,一方面也是起到测试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亨特拉尔财团建立一个“另类”的沟通渠道,让上面的声音可以直接抵达最底层。
然后不断的积累技术和生产工艺改进,等待着一飞冲天的绝好时机……
“这几年,你可是做了不少好东西啊!”
看着胸有成竹的约翰,老亨特拉尔忍不住轻叹道:“收音机、汽车、动画、拖拉机、手表,还让兵工厂和造船厂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了起来……真想能再多活几年,亲眼看看你到底能把它们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啊!”
“外公……”
听到老亨特拉尔这番话,安娜和约翰脸色同时一遍,赶忙就想安慰一番。
不过不等她们开口,老亨特拉尔就摆了摆手笑道:“好了,你们不用多说什么了,到了我这个岁数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倒是你们,如果真的对我好的话,那就让我在死之前听到安娜怀孕的消息就好了!”
“呃……”
对于老亨特拉尔的这个要求,约翰和安娜面面相觑之后,同时苦笑了起来……
……
1904年6月,又一批华人幼童被送到了洛杉矶。
这批孩子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不到一百人,然后随机被送去了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和剑桥等地。随着小留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约翰已经没办法把他们全都安置在纽约了,毕竟几百或者千把人还不算什么,如果数千华人挤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所学校的话,那就实在是太扎眼了。
所以在三年前,约翰建起了另外七所学校。
全部都依托于十校联盟中的大学所在地,教师们则是由杜威他们培训出来的,在高薪的诱惑下高高兴兴去分校教书。选取的是同样的教材,使用的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时约翰还安排了专门的人手去定期监督、考察,所以对小留学生们的情况十分放心。
与此同时,人数多达一百余人的成年留学生也抵达了美国。
这批人基本上都毕业于国内的教会大学或者中学,精通英语,并且也掌握了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在容闳的精挑细选之下,约翰会承担他们在美国读大学一半的费用,并且优先介绍他们进入十校联盟读书。像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本就有接收华人学生的传统,自不必多说,其他学校也在约翰的劝说下决定接纳他们。每年最多不过十几名学生,倒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多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约翰的厨师苏力也抵达了上海,见到了白发苍苍的容闳先生……
第十九章 拼音和简化字
上海,公共租界。
在公共租界最繁华的一个地段,有一栋两层高的小洋房,外墙刷成了纯白色,门口的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几棵大树的树荫更是把整栋房子笼罩在内,浑似一个上海滩的世外桃源。
这栋房子,在公共租界可是大大的有名。
谁都知道鼎鼎大名的容闳先生就住在这里,而且大家还知道,这些年容先生和花旗国的一位大人物合作,资助国内的小孩儿和年轻人去花旗过留学,可是干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儿。更别说因为那位花旗国大人物的缘故,公共租界里的花旗国人对容先生那可是恭敬有加,就连英国人也不敢怠慢。
因为这层关系,原本就声望颇高的容先生这几年更是名声大噪。
就像今天,容先生的门口就停了好几辆马车,甚至还有两辆小汽车,一看就知道不少大人物登门拜访,或许就在楼里商量什么大事情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