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场金融战争,我只求结果!”
在发给远东亨特拉尔银行分行的秘密电报中,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用语显得给外冷酷无情:“你们的目标是所有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银行!没必要顾忌那些资本的身份和背景,务必保证亨特拉尔银行的利益最大化……”
写到这里的时候,约翰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不忍之色。
不过也就是那么几秒钟的功夫,约翰就把这种不忍深深的埋藏到了心里,然后继续用冷酷的笔触写道:“不要被动的等待,而是要主动出击……所有的种植园都可以分拆上市,我们的橡胶园都已经可以割胶或者即将可以割胶,远比他们的股票更有吸引力……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在美国,而美国最大的橡胶用户是亨特拉尔财团,我们掌控了全世界一半的橡胶需求,这是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等一切成熟的时候,亨特拉尔财团将会配合你们发布公告……我希望最迟在1909年年底前完成……”
写完了这封电报之后,约翰检查了两遍,然后才交给了自己管家。
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技术最先进的无线电公司老板,约翰家中常年都配备着最先进的发报机,用来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及下属进行沟通。而且作为一名穿越者,约翰不仅有着最先进的无线电,同时还有最先进的加密技术,亨特拉尔无线通信公司有一个十人团队来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
如今的亨特拉尔通信公司,也早就是一个巨无霸了。
如果亨特拉尔通信公司上市的话,其市值恐怕不比贝尔电话公司少多少,只不过在美国金融界渴盼很久之后,却等不到一丁点公司要上市的消息。因为约翰很清楚自家公司的潜力,几年后的一战就不用多说了,关键是正在继续完善的无线广播系统,潜力可比无线电大多了……
扯远了。
总之一句话,作为穿越者的约翰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实际上,远在英国人开始打算之前他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只不过这一次,他在打算收拾那些外国人和外资银行之余,并没有打算放过自己的同胞们,甚至打算干的更狠一些。
这一次的大行动,将会把已经站在悬崖边缘的清政府往深渊里再推一把……
第四十八章 收网
1908年7月底,颜福庆等八十余人抵达了中国上海。
八十多个穿着西式服装的中国人抵达上海码头,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而由亨特拉尔银行远东分行组织的庞大的车队,更是让这种关注上升到了最高点——三十辆宝马汽车的车队,在1908年的上海可是极为难见到的。
第二天中午,容闳为这些归来的学子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公共租界的一家豪华酒店被包了下来,如今上海滩最为风光的两位大人物:名气正盛的容闳容老爷子以及亨特拉尔银行分行的行长菲利普·丹特先生出席了这次宴会,包括美国驻上海的领事馆总领事,汇丰、麦加利、德华等洋行的大人物都纷纷出席,进一步把这些人的身份给抬高了不少。
一周之后,这些人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四十个人加入了亨特拉尔系统的大学、中学或者技工学校,成为了学校里最顶尖的教师。而剩下的四十多人也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去处——上海滩和江浙地区已经新建了十七家工厂,包括纺织、面粉、火柴、肥皂等等,九人将会加入亨特拉尔银行远东分行,还有以董鹏程为首的五个人则在亨特拉尔银行一位洋人的陪同下,乘船前往另外一个重镇武汉!
与此同时,大批先进的机器设备也从美国运抵了上海。
这批机器全部由亨特拉尔机械制造公司制造,总价值高达三百多万美元,即使是生产成本也超过了一百万美元!而这些机器全部以低廉的价格,或者折价入股,成为了十七家工厂的资本。在亨特拉尔银行的调配下,这些早已经建成了厂房,并且招聘了大量数量工人和技工学校毕业生之后,立刻交付到了十七名留学生手里……
……
1908年8月,亨特拉尔制药公司的肺结核疫苗开始大规模上市!
经过了两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之后,肺结核疫苗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相对安全,有效,大幅度降低了肺结核的感染率。当然因为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限制,在使用上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别忘了现在是什么时代,这点儿风险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肺结核疫苗一经推出,立刻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鉴于约翰·亨特拉尔和保罗·埃尔利希在免疫学领域的巨大声望,以及白喉疫苗和破伤风疫苗等先例的作用,人们轻易地相信了这种新产品。更别说白色瘟疫的恶名如今依然让人闻声色变,而肺结核疫苗的作用在庞大的临床数据面前,让人无话可说。除了纽约的亨特拉尔系统医院之外,英国的伦敦皇家学会医院,柏林的夏洛特医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同步开展了相关的临床试验,都证明了这种新型疫苗的卓越!
数十篇论文被发表了出来,还有数十篇论文在撰写之中。
所以当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在北美推出肺结核疫苗之后,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面,就有五万余人进行了接种。每支疫苗49.9美元,注定了短时间内它只能是少部分人能够享受到的。至于说未来价格什么时候下降,或者说降到何种程度,就只能等待亨特拉尔制药公司的决断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