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侦探小说迷,乘坐东方快车算是圆了约翰一个梦想。
虽然自诩为福尔摩斯迷,但是其实他最喜欢的小说是东方快车谋杀案……说起福尔摩斯,约翰有好多年都没见过柯南道尔了。这位大作家现在可是英国国宝级的人物,福尔摩斯也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了最经典的小说形象之一。而且和以前一样,福尔摩斯探案集每一部出来,柯南道尔都会先给约翰寄上一份手稿,然后授权亨特拉尔出版社在北美进行出版。当年约翰的投资,如今收获了巨额的回报……
好吧,习惯性的扯远了。
抵达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圆了梦想的约翰就不再磨蹭时间,选择了最快的交通工具向东方进发!不得不说,在1911年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伊斯坦布尔到新加坡,再到中国香港,中间花了他超过二十天的时间……
……
“呼……”
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站在甲板上的约翰忍不住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
即将再次踏上国土的兴奋和激动,让他不得不用深呼吸的方式来缓解。不过即便如此,约翰还是能感觉到自己心脏的猛烈跳动,仿佛要从胸膛中跳出来一样!
“先生,亨特拉尔银行和出版社的人已经在码头等候着了。”
就在约翰愣愣出神的时候,管家小埃尔伯先生走近大声地说道。海上的风浪声大,再加上邮轮即将靠岸,船上热闹非凡,因此管家也只能大声的提醒着自家的主人了。
“嗯,准备下船吧!”
又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强行压下了胸中的翻滚,深深地看了那片土地一眼。
终于……
到了!
1879年,约翰在一个美国人的半强迫之下,从中国离开到了北美,成为了亨特拉尔家族的继承人。而在三十年后,他又一次回到了东方,即将重新踏上这片他梦莹魂牵的土地!
此情此景,怎能不激动?
近了,近了,随着一艘小船的引导,邮轮已经开始靠近码头。约翰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这片土地,看清楚了岸上那片低矮的建筑物,也看清楚了码头上密密麻麻的人群……
“咦?怎么会这么多人?”
看到码头上那拥挤的人群,约翰忍不住吃了一惊,心中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也算得上是经常坐轮船的人了,但是哪怕乘坐欧美航线上更大的邮轮,到纽约港的时候恐怕也没有这么多来接船吧?
难道说……
就在约翰有些惊疑不定的时候,突然间码头上声响大作。人们的呐喊声,敲锣打鼓的声音,甚至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成了一团!
这一下,可把约翰给吓了一跳。
就在他看向自己的管家,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发现对方也是一脸的茫然。而等到约翰再扭过头,看到岸上突然竖起了一个硕大的横幅,看清楚上面写的字之后,两眼一翻,脸上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哭笑不得了起来……
……
即将抵达香港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引发了全港的轰动!
如果是一个普通美国富豪的话,或许还不至于如此,但是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因为亨特拉尔银行投资的诸多产业,因为亨特拉尔出版社出版的众多图书,同时还因为容闳和无数留学生们自发的宣传,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和其他任何洋鬼子形象不同的符号!
而且别忘了,约翰和国内诸多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所以当约翰即将抵达香港的消息传出之后,所有有心人马上就动了起来。除了亨特拉尔出版社、亨特拉尔银行的远东分部高层肯定要全员到齐之外,南方革命党派来了代表、北洋政府也不远万里派来了代表,而作为地头蛇的港英政府也不敢怠慢,以现任总督卢加德为首,高层几乎倾巢而出来到码头——比起英国本土的官僚们,他们更加清楚亨特拉尔财团在这片土地的影响力!
光是为了迎接约翰,码头上就乌央乌央挤了好几百人。
因此当约翰一头雾水的走下舷梯,犹豫着是不是要摘下帽子向欢迎他的人们致意的时候,庞大的人群顿时便蜂拥而上,当头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白人快步迎了上来,满面笑容的招呼道:“亨特拉尔先生,欢迎您来到香港,回到东方……”
第二十五章 警告
当天晚上,港英政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
名义上当然不是为了欢迎来自美国的大富豪,而是拿出了一个欢迎慈善家的名头。香港总督卢加德代表全香港人,在欢迎晚宴上感谢了约翰的善举——资助了香港大学的筹建。
去年香港大学筹建的时候,约翰可是掏出了一万英镑的巨款!
这笔款项被用来修建了一个图书馆,而且约翰还命令亨特拉尔出版社提供了上千种图书,每种二十本,让香港大学的图书馆立刻成为了学生们渴望的圣地。因此在香港大学图书馆的大门上,已经清楚的雕刻上了亨特拉尔图书馆的名字。
作为香港大学的倡议者,港督对此自然是十分感激。
筹建香港大学,可以说是卢加德任港督期间最大的功绩之一。因此对于约翰的鼎力支持,卢加德可以说非常的感激,再加上他在中国的影响力确实不小,所以港督才会筹备了这次盛大的欢迎宴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