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140)

  唐依隋制,皇帝每月于朔、望之日在太极殿视朝,其余日常听朝视事的地方则在两仪殿。正月初四,按惯例文官五品以上及武官三品以上者齐集待漏院,他们在这里等待入两仪殿朝见。

  其时为五更二点,天色尚黑,这时通事舍人入内,喊声“上朝了”,百官就跟随通事舍人入两仪殿中就位,向李渊行跪拜礼。

  李渊的气色显然不错,挥手对群臣道:“罢了,众爱卿平身。有事迅奏。”

  李建成回首向班中溜了一眼,见屈突通从群臣中闪出,他执笏奏道:“禀皇上,臣元日前接报,贼首刘黑闼于腊月二十三趁风雪之便,袭破了淮安王和李艺的联军,河北之地悉被所陷。臣奏事延迟,望皇上降罪。”

  李渊甚是宽宏,淡淡说道:“屈爱卿,朕知道你的心意,恐怕搅了节日的喜庆,因不来奏。这不怨你,朕不降罪。想那刘贼能成什么气候,谅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昨日臣又接报,刘贼定伪都于洺州,自号汉东王。”

  “淮安王呢,他现在什么地方?”

  “淮安王如今已退到洛阳,李艺也已退回幽州。”

  “这个神通呀,怎么如此不济事。二郎刚刚收复了河北,仅仅数月间又让他给丢了。屈爱卿,看来刘贼的祸害不小,兵部有什么想法呢?”

  “禀皇上,此事臣已与太子议过,想趁刘贼立足未稳之际,再令李艺统军南下,另派人统洛阳之军渡河前去夹击,争取一举剿灭。”

  “就这么办吧,屈爱卿,你看谁去办这趟差事?”

  一边的李建成听言急忙跨出几步,与屈突通站立一排,朗声道:“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去剿灭。”

  这时,李世民也疾步出班奏道:“父皇,太子理国劳烦,不易轻出。儿臣前次擒获窦建德已令贼人胆寒,此次能领旨出兵,当能一鼓擒之。”

  李渊哈哈一笑,道:“两名皇儿争相为帅,为朕分忧,朕甚欣慰。四郎,你在那边跃跃欲试,也有此念头吗?”

  李元吉也出班来到面前,悠悠言道:“儿臣不敢领兵,愿随兄长效力。”

  “你愿跟随太子,还是二郎?”

  “儿臣愿随太子出兵,二哥前次出征劳累,不宜再动,望父皇恤之。”

  御座上的李渊一时无语,下面的群臣听见李元吉言语,都觉奇怪。他们知道李世民和李元吉平素不和,且李元吉为直筒脾气,向来说话不拐弯,怎么今天会破天荒替李世民着想?

  李世民再拜道:“儿臣击破洛阳,至今已半年有余,已经歇过了劲儿。且儿臣深明山东地理,又有一帮降将可以帮忙,望父皇降旨,准许儿臣领兵即时出征。”

  李建成也不甘示弱:“请父皇定夺,儿臣坚意出征。”

  群臣听到两兄弟在这儿争夺典兵权,另外一个还在那里明里帮衬,许多人不明其中详细,还觉得这李家兄弟为国操心,可谓后继有人。几名略知内幕的老臣洞若观火,已经闻到了其中的火药味。

  此时李渊已有决定,说道:“二郎确实深明地理,又有擒拿窦建德的余威,太子,你不要争了,就让四郎随二郎出征去吧。”

  皇帝的话金口玉言,即是铁定的圣旨,李建成本想再争一争,嘴唇动了一动,终于收了心,遂低头道:“臣领旨。”当即退下。

  此后又有数人上来奏事,待李渊一一下旨,东方已现白色。李渊打了一个哈欠,说道:“如此,大家都散朝吧。裴监、萧郎、封爱卿、陈爱卿,你们随朕进早膳吧。”

  李渊的早膳并不复杂,案前摆有九碟清淡小菜,少有肉食。主食为水晶饭、乳酪饼。水晶饭选用吴兴水晶米,用慢火熬煎成粥,汤汁稠黏,饭粒晶莹。乳酪饼是从胡地传来,其馅系用乳酪膏腴所制,外覆以一层擀面饼,在炉中烧烤而成。几名大臣随李渊入了东房,就见每人案前已经摆好了食物,看样子李渊早有安排。

  看到众人坐定,李渊举起筷子说道:“众爱卿,进膳吧。你们在家都为长者,这几日定是忙得很。朕本想召你们来聚一聚,又想如今的皇室规矩太大,哪如小户人家那样来去自由。就想趁着今日早膳的机会,我们几个来叙一叙。”

  李渊性格宽简,待人随和,尤其对其老臣,平日里呵责甚少,倍加爱抚。

  几人急忙立起拜道:“谢皇上赐膳。”

  李渊又一挥手,说道:“罢了,大家不要有太多规矩,坐下吧。”他的眼光看到陈叔达面前的乳酪饼,转身斥责侍立的太监道:“陈爱卿不爱食乳酪,你们难道不知道吗?赶快换过!”

  座中之人多居长安,已经习惯食乳酪,唯陈叔达为陈宣帝十六子,自幼生长在南方,对马奶、乳酪之类的东西甚不习惯。

  片刻间,太监为陈叔达换了一盘蒸饼。所谓蒸饼,即是今日的馒头。

  众人不再多话,看到李渊在那里低头进食,遂小心翼翼,伏案进餐。很快,早膳即罢,自有太监蹑手蹑脚将杯盘撤掉。

  李渊进餐后,爱食水果。太监将杯盘撤掉后,就为每人跪献了一碟绿李。这绿李原种出于洛阳嘉庆坊,名为嘉庆李。在泾县那里引种后,个大味甜,成为内廷贡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