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皆听出了李世民话中的揶揄之意,殿内一时静寂,无人敢接腔。
李世民立起身来,在御台上来回踱步,然后说道:“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明白此节,才虚心纳谏,极力鼓励众卿尽情极谏。朕有此胸怀,则你们能否举谏言,就看你们是否勤奋。朕以为,近来上疏不多,缘于众卿以为现在诸事渐顺,因而懈怠。魏卿,是不是这样?”
魏征出班奏道:“陛下今入太极殿对臣下的训诫,臣以为很有必要。陛下多次说过要居安思危,则臣下在办好自己事儿的同时,更要查时政之缺失,随时举谏。如此,才能提高办事之效率,并能实现清明之政治。至于陛下说臣下懈怠,臣不敢苟同。仅上疏而言,陛下即位之初百事待兴,为臣者能提出许多建议,经陛下批阅得以化解。现在随奏随办,事儿渐少,亦属正常。陛下,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而不敢言。只要皇上能虚怀若谷,导人诤言,相信人臣定能上疏。”
“这一点朕能做到,然你们也要有所表示。褚卿,年底对百官考课之时,要将其上疏与否作为一项考课内容。众卿,你们须常常上疏言为政得失,不拘你分内分外的事儿。对你们的奏章,朕必逐句批阅。当然,朕不求数量,你们不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须有真知灼见最好。”
李世民的这番言语,宛如一阵风,刮得百官心里皆怀心事。魏征等人满腹才具,能够随时举谏,那一帮武人则愁眉苦脸,他们不通文墨,上阵厮杀还行,让他们写文章提意见,确实难为了他们。
常何那日下朝后回府,闷闷地坐在堂上不发一言。他现任亲勋翊卫中郎将,为四品武官,亦在上疏言事者之列。惜其幼时读书不多,十六岁即从军,此后南征北战多历厮杀,难以和书本儿结缘。李世民即位之后,常何未有片纸上奏,今日他听了李世民训诫,觉得再不上疏,委实不像话。然自己墨水太浅,又能写出什么呢?
常何在那里直坐了大半个时辰,搜肠刮肚实在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他烦躁地立起,到庭院中来回转悠,突然,一只鸡项上流着血跑了过来,厨工跟在其后紧紧追赶。这使常何气不打一处来,他一脚将鸡踢飞,骂厨工道:“笨蛋,连一只鸡都杀不死,你还干什么活儿?”
厨工抓过鸡来,在其项上又来了一刀,然后躬身向常何行礼,不敢吭声退了回去。
看着厨工离去的背影,常何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一则故事。那是他从河北返回京城,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时间尚早,就在那里游览了一回。见该关深险如函,东至崤山,西至潼津,仅有关下一条道路相通,实为天险,常何叹道:“一夫当关,万夫难开,此关是也。”从人有识历史者,接腔道:“是呀,战国时秦置此关,得保立国。其间人们来往,须持关防牒文方能通过,只有一次是例外。当初孟尝君在秦被留,无法出关。赖其手下门客有擅狗盗者,夜入秦宫盗出狐裘,献给幸姬,始获释放。他们半夜到了此关前,因关门须天亮才放行,孟尝君怕秦国派人来追,在那里惶惶不已。其中有一门客会装鸡鸣,因而赚开关门才得脱险。”常何听后笑道:“这孟尝君的本事也就罢了,然其手下能人不少。嗯,管他什么鸡鸣狗盗之徒呢,能打开关门就成。”
常何见鸡想起了孟尝君,更想起了孟尝君手下的那帮门客,顿时眉头一展,喃喃道:“老子不通文墨,难道不会招通文墨的门客吗?”
常何说干就干,找到数位知己让他们帮助寻访能写文章的门客。此事须秘密进行,常何嘱咐他们不可喧嚷。
一日,李世民忽然想起要出门走走。他召来众大臣说道:“朕即位以来,连遭两年旱灾和蝗灾,看今春的光景似乎不错,雨水落下不少,春播有望。朕想出外巡视一番,你们以为如何?”
魏征极为赞成,奏道:“陛下忧劳国事,须巡视天下,眼见为实。只是陛下出行之时,不宜动静太大。”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魏卿的心意我明白,想隋炀帝广宫室、好行幸,侵扰百姓致使天下败亡,朕岂能效之?朕想好了,此次出行,不用御驾,不用龙舟,随带数十人骑马微服出行。朕此行目的,一是亲眼观察天下之实;二是想到邓州实地看一看,要看那陈君宾到底有什么真本领。”
温彦博道:“陛下何日出行?臣即拟诏颁布沿途州县知闻。”
“不用。朕说过此次为微服出行。如晦,你和魏卿、温卿以及裴矩随朕出行,护卫之事由常何安排。玄龄,你在京中辅佐太子监国。”
群臣躬身领旨。
贞观三年四月,李世民不事张扬,带领魏征、温彦博、杜如晦、裴矩四名大臣出巡,常何率领六十骑以为护卫。他们出了春明门沿着官道向东行去,天黑之时就到了潼关。他们出城之时,常何向李世民请旨要求派人打前站,以安排住所。李世民不同意,说道:“我们此行以不扰人为要,潼关离风陵渡不远,那里为渡口,历来旅舍众多。我们慢慢行到那里,想法包下一家旅舍居住即可。常何,记住,要付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