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319)

  猛听城门处锣鼓喧天,又见那群老者席地而跪。李世民知道,这自然是那名刺史闹的玄虚。果然,常何身后跟着一人,显是刺史赵元楷。他小跑到了李世民面前,不顾气喘吁吁,席地跪下喊道:“皇上,臣陕州刺史赵元楷奉旨见驾。”

  李世民脸色阴沉,背着手绕着赵元楷转了几圈,冷冷说道:“赵元楷,你知罪吗?”

  赵元楷抬起头来,感觉气氛不对,遂颤颤然说道:“臣听说皇上欲幸本州,这几日天天在城门迎候,许是礼仪简慢,望皇上治罪。”

  李世民举起马鞭欲抽他一下,转念一想他现在毕竟是朝廷的命官,这样当面殴之,毕竟不妥,遂将马鞭放下,以手数之曰:“赵元楷,听说你因献异味而迁江都郡丞,今日你欲拿献媚隋炀帝的法儿来取悦于朕,此罪一也;如今天下困顿,你既出官物雕饰,又扰老者于此,亦是隋炀帝之风,此罪二也;朕此次出行并未知事诸州,你擅自出迎,即为抗旨,此罪三也。”

  赵元楷直到此时,方知自己的此番作为实在不智,本想拍马屁,却拍在马脚上。他忙不迭地叩头,说道:“臣知罪,臣知罪。臣听京中来人说起,皇上近日欲东巡。心想陕州是皇上必经之地,就备下了这些虚礼,还派人通知了洛阳都督张亮。”

  这句话更使李世民恼怒:“该死,谁让你通知张亮?”如此一来,则此行想微服出巡,显见是不可能了。李世民接着斥道:“赵元楷,你速速将城门前的东西收起,然后回府候旨。”

  赵元楷又叩头不已,然后连滚带爬跑回城门。很快,那里的锣鼓声停息,席地而跪的老者也起身返回城内。

  李世民余怒未息,骂道:“简直是一场闹剧。温卿,你即刻拟旨,将赵元楷之罪布告天下并黜免其官职。让天下刺史以赵元楷为戒,不得虚弄花头之事。”

  温彦博答应后立刻拟旨,然后送李世民过目。那边,送达快马早已待命,可立即奔赴长安。

  李世民又思索了一下,嘱咐杜如晦道:“如晦,我们此次出行,仅有限人知道我们的行程,赵元楷为何这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你回京后,让御史台好好查查此事,看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禁中之语需对外明发的,可以用诏敕形式使天下知闻,不能用快嘴传出,这样很不利。”

  魏征奏道:“陛下,赵元楷此举委实龌龊,然治其罪时须按律来办,不能过度。又如漏泄禁中之语之人,只要其是无心之罪,也望陛下宽宥才是。若因为陛下雷霆一怒,竟招致株连众人,亦为不智。”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朕自然有分寸,你尽可放心。”

  皇帝来到陕州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就见城墙上和门外的空地上渐渐聚满了人,他们探头探脑远远围观,意欲一睹皇上的威仪。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骂道:“都是这个混蛋刺史坏了朕的好事。走吧,想张亮定在陕州之东迎候我们。本想清清爽爽,到头来还是要前呼后拥。”

  李世民从昨天晚上开始,因在风陵渡听了老者之言,心情一直不错。不料到了这里,诸般好心情被一举破坏。他一转念就想返回京城,又想此行的目的地邓州还没有去,不能因此半途而废。遂上马一挥马鞭,带领众人冲过陕州城向东疾驰而去。

  第十回 马周途穷入京师 圣上远虑图突厥

  却说长安有一名窦姓之人,他在武德年间看见京城东市里有一处低洼隙地。该地杂生野草,更有脏水充溢,行人经过此地往往捂住鼻子快步走过。这人颇善经营,看到东市里商贾渐渐兴旺,感到这里有利可图,遂以低价将洼地买来。他先是运来黄土将低洼处填平,然后在上面起造旅舍。长安作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里面各种旅舍鳞次栉比,客源竞争日烈。这窦姓之人打定主意想招徕两类人物居住,他先是在临街处依照波斯式样起造一处旅舍,起名为“波斯居”,专门让胡商居住,对其中一些长期住户,更以低价相诱。渐渐地这里成了长安的胡商聚集之地。他又在僻静的背街处,与前面相连起造了一简陋的旅舍,起名为“素居斋”,以招徕钱少的贩夫、游子居住。这两处旅舍开张后,因其服务周到且价钱公道,吸引许多旅客来此,渐渐日日爆满。这使窦姓之人每日获利一缗,过了数年,竟然因此成为巨富。周围对其刮目相看,尊称为“窦公”。

  窦公虽然腰缠万贯,却依然保持当初未发达时的朴素之色;闲来时候,经常到两处旅舍转悠,他一团和气,见了旅客嘘寒问暖,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气氛。这日他来到素居斋,见前台伙计正与一人争执。

  那人约三十岁年龄,身穿一短绯白衫,脚穿六缝靴。其衫、靴已显破旧,可知此人正遭困窘之时。然其一张国字脸上有着严肃之相,双目澹然有神,并不显得十分落拓。只见那人向伙计质问道:“我今日的店钱付了没有?”

  “付了。”

  “我今日能住此店吗?”

  “能住。”

  “这不成了吗?你还苦苦缠住我干什么?”

  “本店规矩,若客官明日继续住店,须预付两日店钱。”

  “我知道。你明日再要不行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