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又问道:“李尚书,我未奉帅令,擅自将队伍前移,你不怪我吗?”
李靖摇摇头,说道:“李总管,此仗完胜是必然的。然如何缩短战事进程,就要看你我两人如何配合了。事情很明显,皇上布下这个阵势,即是让你我领兵一左一右配合,深入腹地以斩贼首。至于柴绍、薛万彻,皇上让他们作为我们的后续之兵,并稳固后方防止颉利侵入我境。如此,你那东路军名义上归我节制,其实需要你临机而发。”
李世明白李靖表达的意思,缓缓地点点头,又问道:“一场战事不管大小,须全盘衡量,集中制之,李尚书,你不用谦虚,我们唯听号令。不知李尚书现在定下了什么擒敌妙计?”
“擒贼先擒王。”李靖一字一顿缓缓说出。
“愿闻其详。”
李靖手指西北方,说道:“我先以奇兵进袭定襄城,搅动敌阵混乱,将颉利逼得向北逃窜。你再兵出云中,截其退路卷地掩杀。届时,我们兵合一处,再定下步行止。”
李世见李靖寥寥数句,已勾画出此次进兵方略,知道这是他深思熟虑而成。他思索了片刻,觉得与自己的所思大致相合,遂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我届时密切关注李尚书的动静,你到达定襄城之时,我一举拿下云中,及时跟进。”
过了午时,柴绍和薛万彻方才一前一后到了雁门关。他们入关之时全身皆白,衣甲上还溅有点点泥巴,一路上显然吃了不少苦头。
李靖让他们稍事休息,然后将他们召入中军帐。
众人坐定后,李靖说道:“皇上此次定下进攻颉利的方略,令我与李总管带领东西路军前去擒拿。前方之事,由我和李总管主之,诸般方略,业已有了大概。”他将围攻颉利的方略又简略地说了一遍。
薛万彻为一名勇夫,闻言心喜,不禁跃跃欲试,说道:“李尚书,有如此好仗,不能将我和嗣昌兄丢在一边。”
李靖说道:“你们肩头所担,比前方征战更为繁重。柴驸马,薛驸马,你们除了稳固后方,防止颉利侵入我境之外,还要在接续前方的事儿上用心用力。像前方将士,不可一日无粮草,漠南苦寒之地,无粮可筹,一谷一草皆须你们转运。你们来此路上,皆大雪铺路,积滑难行,愈往北,环境愈恶劣,你们要细细筹划才是。”
李世插言道:“李尚书所言,也是我最忧心的。我们深入颉利腹地,毕竟地理不熟,若再断了粮草接续,这一仗也凶险得很呀。”
柴绍多历战阵,性格持重,他明白粮草接续的重要性,缓缓说道:“不错,如此大仗靠的就是粮草。我细细揣摩过了,以往在中土打仗,粮草依靠车儿转运,然北境形势,既有山川,更有沼泽,用车子转运是行不通的,只有靠马匹来驮。眼下军中马匹可支一月之用,若时间一长,马就不够用了。李尚书,要让京中再调度来一些马最好。”
李靖点点头,说道:“柴驸马所言甚是。京中事务由杜仆射居中调度,由侯君集具体执行。我临行前,曾对杜仆射说了马匹之事,杜仆射答应分批补给。此事不妨,那日我到了陇右马场,见那里存栏甚多,张万岁也拍胸脯保证,言说前方需用马匹多少,他均会及时供给。柴驸马,薛驸马,你们若急用马匹,持此令旗调马即可。”说着,李靖将两面带“帅”字的令旗交给柴绍、薛万彻。
李靖计划今日将后方接续之事排定,然后再全力安排进攻之事。眼下将粮草、马匹之事安排停当,心中踏实了不少。
三日后,李靖披挂停当,步出中军帐。外面,张公谨与一群武将正候在那里。其身后,三千余将士拢着李靖专门从马场挑选来的马,静默地站立。天上这会儿停止了落雪,颜色如铅灰,显得极为低沉。
李靖走到张公谨面前,执其手说道:“公谨,明日辰时,你带领大军准时出发,我在定襄等着你。”
张公谨抬头向天,忧心地说道:“李尚书,看天上如此阴沉,估计不久又要落雪。此去定襄,沿途艰难,若遇大风暴雪,能行吗?不如待天气晴好,再行出征。”
李靖跨上战马,朗声说道:“天气不好,不单单为我军而设,颉利那边也一样遭遇风雪。你记住,我们西路军一动,李世的东路军也随之动作,你要约束大军按时行止,不可误了时辰。我此去袭颉利,仅有这三千人马,若被他识破,你们后续兵马又不至,则全盘被动。”
张公谨拱手道:“我随后定会依令提兵前去。若误了时辰,待李尚书回来,我自会让人将这颗脑袋砍下来,不用你来动手。”
李靖向张公谨等人拱手告别,右脚轻轻一叩马腹,坐骑乖觉地向城门行去。后面三千余人马每四骑一排,随着李靖走出雁门关,沿着山间小道向西行去。
临行时,李靖令众人带够五日用的粮草,为防路滑,又令每人携带一盘绳索,以利营救。
一行人到了马邑,打尖之后,就见天上纷纷扬扬又下起了鹅毛大雪,大雪之中,阴风怒号,将雪幕吹得翻翻滚滚。三千余人见此天气,大多数人面露难色,偷眼看李靖,只见李靖神色平静,略略停了一下抬头向天,然后喊道:“风大雪急,无法骑马。大家牵马步行,将各自的绳索拿出来,前后相连,不能失了一人。”说罢,率先牵马出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