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怎样?”
“后来,这两人很是忙碌,在各衙司物色人选,然后秘密晓以皇上之旨,说服其留意衙中主官动静,然后急传给他们。张蕴古那日入狱进酒,即是他们设在大理寺的眼线及时报出的。”
李世民一听,顿时大怒,一掌拍在案上,骂道:“反了,反了,这两人伪称朕旨,找死!”他向一名太监吼道:“去,传戴胄速来见朕!”
魏征闻言将眉头皱起,叹道:“权万纪他们这样做,陷皇上于不义境地。外人若闻知此事,定然说皇上是他们的主使。”
李世民大怒,在殿内转来转去,吼道:“这两贼实在该死!朕多次说过君臣如同鱼水,他们在各衙司里安插耳目,群臣定然以为是朕让他们这样做的,如此,群臣会认为朕所言皆是虚话,以为朕骨子里并不相信他们,才有此防范措施。哼,朕定斩两贼之头,以洗雪朕之蒙冤。”
魏征拱手道:“陛下以前多次说过,曹孟德多行诡诈,深鄙其为人。陛下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使诈道以御臣下。权万纪、李仁发不识陛下之心,妄想以一些卑劣之行取信于皇上,其势断不能久,终究要败露,陛下决意处置他们,则群臣定会拍手称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停步道:“魏卿,看来人之欲其实难抑啊。流水清浊,在其源也。权万纪以讦为直,以谗为忠,其实还是投朕所好,因而大行其道。唉,朕力图以明君来匡正自己,自诩做得不错,谁知还是盲人摸象,不知全貌。这两人行此事日久,众卿定是大受其害,是吗?”
马周答道:“臣多次明访各衙司,他们见了御史台来人,有噤若寒蝉之状。”
魏征说道:“他们见了御史台之人,其畏惧之状仅是表象,暗地里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如此一来,群臣对权万纪他们又恨又怕,对朕呢,定是一片怨望之心了。”
魏征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听闻后向陛下犯颜直谏,奈何陛下听不进去,权万纪他们不免更加得意。”
李世民悠悠言道:“魏卿,朕知错了。想是朕即位以来,所行措施皆收到成效,这几年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前些时又拿下东突厥,心中不免得意,就疏忽了克制己欲。”
马周听李世民提起东突厥,急忙插话道:“对了,权万纪那日对臣下提起,说东突厥告破,皇上在京中赐予突厥人官职上百名,这些人在京中居住,保不定他们再行阴谋之事,也想在突厥人中安插耳目呢。”
“该死!”李世民又是一拍条案,脸色变得铁青,“朕视华夷为一家,权万纪这样胡闹,定然会寒了这些突厥人之心,不是将朕的这番苦心尽付诸东流了吗?”
李世民又喃喃道:“萧公作为御史大夫,知事御史台,难道就没有发现权万纪他们的劣行?竟然不管不问吗?”马周辩解道:“萧公忙于参知政事,对御史台的细务留心不多。他在衙内多次说过,当初皇上曾经责怪过房、杜仆射陷身于事务堆里,因让我们这些下属各司本职,不需要事事皆报。”
李世民斥道:“朕当初确实责怪过玄龄与如晦,然并没有说过让他们放手不管。管理好本衙的事务,是主官之职责。萧公这样讲,失于偏激了。”
这时,戴胄进入殿来。待其施礼毕,李世民吩咐道:“戴卿,你速派人将权万纪及李仁发押入大理寺中。”
“陛下,此两人犯了什么罪?”戴胄抬头问道。
李世民将那份上疏抛给戴胄,说道:“这两人妄事毁谤,欲离间我们君臣之情,此罪一也;他们假传朕意,擅自在各衙署内布置耳目,以监督百官,此罪二也;他们以讦为直,以谗为忠,妄想以此邀宠,此罪三也。”
戴胄以前也风闻这两人的劣行,只是辨不清谏诤与谗毁的区别,才不敢下手,现在皇上下旨捉拿此两人,心中大喜,答道:“臣遵旨,这两人妄行其是,惹动群臣之怒,是朝中的祸胎,皇上此举定然大快人心。陛下,只是律中没有这方面的表述,如何定罪?”
李世民断然道:“从严从重!他们假传旨意安插耳目一事最为恶劣,且流毒弥散,太伤人心。仅此一条,就是死罪。”
魏征谏道:“陛下盛怒之时,定然嫉恶如仇。依臣意见,此两人之罪由大理寺依律定之,然后布告天下,使人人知闻。”
李世民同意魏征的意见,嘱戴胄速去办理。
戴胄走后,李世民喟然叹息道:“朕自即位以来,谋求和谐之君臣关系,如魏卿你们纷竞直谏,就是和谐之表现,朕心甚慰。不料变起叵测,险些被此二人坏了大事。须知良臣之重要甚于君,昔蜀后主刘禅昏弱,因有良臣诸葛亮辅国,才维持了三国鼎立之局面。朕若听了权万纪之语,将玄龄等人换下,后世定然会说,朕连蜀后主都不如。”
魏征拱手道:“皇上毕竟识破了两贼的奸心,是大唐之福。依臣看来,他们若将玄龄参下,毕竟事小,若是其布置的耳目网成了气候,那才是极大的祸端呢。”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若其成了气候,定然造成君臣相猜、群臣人人自危的局面,届时,你们定然唯唯诺诺,不敢言语。马周,你们作为侍御史,今后监察百官,须使正道,不可再用歪门邪道损朕名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