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料他后来射出的箭更不如意,有两支竟然偏离箭垛,最后一支因气力不济,箭羽未达箭垛就软软地落在地上。
常何及众宿卫见状不敢吭声,皆傻傻地立在当地。李世民也愕然半天,颓然说道:“朕还怪手有些生疏,怎么力气也如此不济?”
常何上前接过大弓,宽慰道:“还是生疏的缘故。陛下这几日再射几次,定能展现陛下的百步穿杨之神技。”
李世民摇摇头,不相信常何的话。他刚才射箭之时,已然竭尽全力,感觉体力不支,这是从来没有的事。现在回首前事,李世民心中晃过一丝忧虑:难道我真的老了吗?当此时,李世民年仅四十,正是壮年时候,实在称不上老。
李世民意兴索然,默默地坐在一边。
常何欲转移李世民的注意力,他慢慢凑近李世民身前,轻声说道:“陛下,臣自从西域回京,心中一直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臣见侯尚书、执失思力、契苾何力他们得陛下重视,往往受命领兵出征,心甚慕之。因想陛下什么时候也给臣一个机会,让臣领兵出外,以建功立业。”
李世民惊奇地望着常何,问道:“你这是何种想法?难道说朕仅仅重视出征在外的将帅,对你这近卫之臣就不重视吗?须知朕之近臣,多少外人都很羡慕啊!”
“臣知道。然臣总心想武将本色,须在沙场上才能显现。”
“你为何有此种想法?”
“臣上次奉旨前往西域求雪莲,当经过高昌国之时,心中不是滋味,因有此心思。”
“朕让你携带国书,又随带珍宝,那麴文泰难道还故意阻拦吗?”
“不错。臣见陛下这些日子以来心伤皇后,不敢再向陛下添言。臣经过高昌国之时,其接待臣的高昌属官甚是无理。”
“怎么无理?”
“他看都不看国书,只是对珍宝还有点兴趣。其抬眼望天,说道:‘念你还有点眼色,若不是冲着这堆珍宝,你只有原路返回。’臣当时怒火满腔,心想这岂是下国待上国之礼?臣有心想当场发作起来,又念着早日取回雪莲,方忍声吞气,不与他理论。”
李世民沉思片刻,说道:“看来高昌国越来越离心了。一个属官尚且如此,何况麴文泰呢?”
常何跃跃欲试:“臣见高昌居于西域的紧要之处,其对我朝无理,正该讨之。若陛下兴兵,臣愿意出征。”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兴兵之事,岂能动辄为之?朕刚刚兴兵征讨吐谷浑与吐蕃,若再兴兵,天下人会说朕不思安静——年成刚刚好了一些,就接连对外兴兵。高昌国现在对我朝确实有离心,然未彻底撕破脸皮,朕不能因此小事而妄动刀兵。常何,朕让你护卫宫室,将宫室之安托付给你,你应当知道肩头所担之重。”
两人在这里随意聊天,就见唐俭在通事舍人的带领下趋步而来。
唐俭躬身说道:“陛下,吐蕃小论禄东赞来京,要求面见皇上。”
李世民在尉迟敬德转述何吉罗的际遇时,已经注意到禄东赞这个人,遂说道:“小论?即是我朝的相国了。他来意如何?”
“臣听他转述其赞普之言,此来一是吊皇后之丧,二是通修好之意,请求陛下与其和亲。”
“嗯,吐蕃赞普派其相国来京向皇后志哀,看来还是懂得礼仪的。”李世民心爱长孙皇后,时至今日仍然追怀不已,外番能专门来吊丧,大合其心意。
“臣请陛下示意,何时接见禄东赞?”
李世民沉吟道:“这弃宗弄赞为了与我国通婚,第一次通使就提出此事,此后不久莫名其妙发兵来攻,既而又主动撤兵。他这次派禄东赞为使,看来志在必得。嗯,朕不忙着见他。唐卿,你回去告诉他,此事要从长计议。哼,你想要公主,耍些小孩子的把戏,朕难道就怕了不成?”看得出来,以李世民的刚强性格,以攻势来逼迫,那是万难有结果的。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不过,禄东赞来吊唁皇后,颇知礼仪,朕的礼数也不能缺少。唐卿,你要把禄东赞及其随从安置在官驿里,这些日子要好好招待他们。”
“臣遵旨。只不过禄东赞未见臣之时,何吉罗已经将他们迎入‘波斯居’歇住。”
“何吉罗见到老友,倒是殷勤备至。好吧,随他们住在何处吧。唐卿,鸿胪寺要出面多宴请他们几回。”
“臣明白。”
“还有,你可传旨太子,让他代朕接见禄东赞。这样,我们的礼数并不缺少。”
唐俭连声答应,然后躬身退走。
常何盯着唐俭的背影,笑对李世民道:“陛下,这名吐蕃的头儿挺有意思,为了与我朝通婚,他不屈不挠,死缠烂打,看样子志在必得啊。”
李世民沉吟道:“朕听敬德转述何吉罗之语,这名吐蕃王确实有特别之处。其先祖二十六代皆籍籍无名,到了他的手里,以弱冠之龄嗣位,先是一统部落,既而征服邻国羊同及诸羌,成为高原霸主,这份才能凡人难及。他还不是一名蛮干之人,善会谋略,像求婚之事,他的国中还少了好看的女人吗?非也。他殷勤请婚,无非想与我朝结成盟邦,这样无疑提升了吐蕃的地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