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见禄东赞微有得意之色,忍不住揶揄了一句:“吐蕃一统高原之后,禄相定是日理万机。我有一事不明,吐蕃至今未有文字,不知禄相传令之时,仅以口授即可吗?”
禄东赞明白马周的心意,知道他在讥笑吐蕃没有文字以为野蛮之人,遂从容答道:“马大夫所言有理,吐蕃至今没有文字,确实带来诸多不便,赞普也多次说过要创制。不过天下之事,说简亦简,说繁亦繁,盖在人心也。大唐自陛下主政以来,推行清明政治,其实就是化繁为简。吐蕃没有文字,实因鄙人理政之时无须麻烦,口授即可,各人心中自有体会。”禄东赞本意想再捧李世民一句,但经此一对比,似乎吐蕃的政治比大唐还要清明,有些太过了。
李世民未往深里想,哈哈一笑道:“禄东赞,真好口才,你们赞普未白派你来。”
李世民今日的心情甚好,还缘于禄东赞那日的一番话。
禄东赞提起弃宗弄赞通过与泥婆罗国和大唐联姻。如此自长安至泥婆罗成为通途,显然勾起了李世民的兴趣,他对唐俭与马周说道:“唐卿,马卿,禄东赞刚才所言,其中大有深意。我国现在与西域诸国通使,仅有西去一途。若唐蕃和亲,则从长安至逻些六千余里皆成通途,进而越过山脊,到达泥婆罗,可与南边的天竺诸国及西面的大食、波斯相连。如此一来,我国北有‘参天可汗道’,西有‘丝绸之路’,东有舟楫之便,再加上南向的‘唐蕃之道’,即可四面通畅,道路无阻。”
唐俭与马周未想到此节,经李世民一提醒,顿时明白。唐俭说道:“陛下高屋建瓴,凡人难及。如此通路一开,又可增加一条朝贡的道路,若此路早开,麴文泰也不能奇货可居,动辄拿阻塞道路来威胁我国。”
禄东赞一心请婚,未想到唐蕃和亲之后尚有如此妙处。他不禁对李世民更加佩服,方悟大国君主眼光长远,自己的赞普在此点上就被比下去了。他诚心说道:“陛下眼光深远,能知长久之事,此为大唐之福,亦为吐蕃百姓之幸。陛下,鄙人来京之时,赞普言若和亲事成,吐蕃世世代代以婿礼待大唐。若‘唐蕃之道’开辟之后,鄙国定会在沿途设立驿站,派人长年维护驿道。通路开辟非仅使大唐蒙利,鄙国亦能获益匪浅。鄙人前些日子见侯尚书出征高昌,内心非常赞成皇上此举。那麴文泰累受大唐之恩,借助西域通路获益无限,他不该自恃地域优势,借阻隔道路来威胁大唐。侯尚书带领天兵去出征,定然能一举荡平高昌,鄙人心里实在为麴文泰感到不值。”
李世民听明白了禄东赞的意思,心想此人能够敏捷应答也就罢了,难得的是其眼光长远,思虑缜密,吐蕃有此人为相国,实为幸甚。因思许多年来入京的各国使臣中,以此人才思为首,他不由得赞道:“禄东赞,你以外邦之身能识征讨高昌之举,委实不容易。但愿唐蕃和亲以后,果如你言。”
“鄙人回国之后,定将陛下这番博仁之心,说给赞普听。终鄙人一生,定当维护唐蕃友好周全。”禄东赞如此说,果然是真心诚意,终弃宗弄赞及禄东赞一生,皆努力保持唐蕃友好关系,始终以大唐属国自居。
李世民点点头,转向唐俭道:“唐卿,你向有司转达朕的旨意,授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册命成后,可在朝堂之上当庭加封。”
外邦使者入京城朝贺之时,唐朝往往给来使加封本朝官职。所加官职往往视该国大小及使者在本国的地位而定。像李世民今日授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其品秩为正三品,轻易不授给外邦之人,可见李世民对禄东赞的重视。
外邦使者以获得唐朝官职为荣,禄东赞闻听授给自己如此高的官职,自然喜出望外。他急忙起身,然后跪伏谢恩,口中也不再自称“鄙人”,而自呼为“臣”。
李世民唤其平身,微笑道:“自今以后,你奉事者不仅为吐蕃赞普,还有朕,你在吐蕃为相,能时时想着唐蕃友好大计,朕心甚慰。禄东赞,朕非单单喜爱你,这里还有一桩好事,你赶快谢恩。”
禄东赞依言跪伏谢恩,其抬头说道:“陛下待臣如此,即是天大的好事,臣不敢得陇望蜀。”
“哈哈,你还不知道朕要赏你什么,就这样拒绝了吗?禄东赞,你替赞普苦苦求亲,在京城一呆许多日子,难道就不想自己的事吗?”
“臣替赞普办事,即是臣之本分。”
“罢了,你不用猜度许多。赞普求娶公主,朕今日就答应了。朕现在所言,却是要赐你一件美事。”
禄东赞听到李世民许了和亲,心内大喜,竟然未听到李世民的后半截话,他伏地叩首谢恩,想起自己历尽艰辛来京,经历了许多等待的日子,终于求恳成功。心内百感交集,不禁涕泗横流,喜极而泣。
李世民不知道禄东赞此时鼓荡的心情,还以为他听到有赏赐而大加激动,遂微笑道:“起来吧。唐卿,看来人逢喜事精神爽,禄东赞如此镇静的人儿,也难避免。琅琊公主前些日子入宫,其外孙女段氏随行。朕见此女模样周正,又知书达理,可堪为禄东赞良配,朕意将此女赐给禄东赞为妻。”
禄东赞此时还立在当席,兀自为皇上允许和亲而激动,不知道皇上还为自己选取了妻子。唐俭见禄东赞在那里茫然不应,着急说道:“禄相,还不赶快谢恩!皇上将琅琊公主的外孙女许给你为妻子,真是天大的喜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