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541)

  薛收逝去后,李世民为了凑够“十八学士”之数,将刘孝孙替补入列,刘孝孙此时任吴王李恪的咨议参军。

  李世民道:“对呀,朕眼前所见仅有你与许敬宗二人,其他人都难以见到。玄龄,朕记得于志宁宅中的小山还算别致,你再叫上褚亮和孔颖达,若明日为晴天,我们到于志宁宅中聚聚如何?”

  “臣即去传旨。陛下,算来许敬宗还算年轻,明日是否也叫上他?”

  “不用。朕想与几位老臣聚聚,就不用叫他了。”

  于志宁在李世民即位之后,被授为中书省中书侍郎。贞观四年,李靖带兵击破东突厥,李世民在显德殿召集二品以上官员赴宴。席间,李世民忽然发现于志宁未来,就问房玄龄何故,房玄龄答道:“于志宁现为中书侍郎,列正三品。陛下今日召二品以上官员来宫,所以他没来。”李世民说道:“于卿随朕多年,今日盛宴,岂能缺他?”遂唤人去传。事后,李世民授于志宁为散骑常侍,官秩为从二品,另授其为太子左庶子,让其专心教导太子李承乾。从此开始,于志宁在太子左庶子的位置上一直干了下去,直到今日依然没变。说来人生有许多转折,于志宁因官品未到二品被李世民晋职,此转折因此定下了于志宁一生的官运,看似很稳固,然他再没有机会升迁,亦属无奈。

  不过于志宁教导李承乾,可谓尽心尽职。当李承乾年幼之时,于志宁与孔颖达、张玄素一起,精心教导其典籍,并释其义。随着李承乾年龄渐长,于志宁看到李承乾开始喜欢声色犬马,游戏无节制,他或著文劝告,或当面劝谏,惹得李承乾非常不耐烦。久而久之,李承乾竟然产生了除去于志宁以使自己耳目清净的心思。于志宁母丧,其归家守孝。李承乾觉得此时除掉于志宁,可以免去自身的麻烦,遂派张师政和纥干承基前去刺杀。这二人经过一番寻找,发现于志宁深夜之中还在苫庐中苦苦为母守孝,遂使二人良心发现,不忍刺杀。他们回东宫后向李承乾谎称于志宁身边人很多,难以下手,于志宁因此躲过这一劫。

  于志宁教导李承乾之余,爱读书,经常吟诗作赋。府中经常有文人来访,彼此唱和不断。其庭院约有十亩地,而园林占其大半。其水池四侧,植有竹子千棵,水池中间,建有一座有飞泉流水的小山。如此,园中岛、树、桥、道相间,实为一幅美丽的图画。春时众木花绽,方舟逶迤,幽绝更胜桃花源;夏时石寒水清,松密竹深,清凉胜于古吹台;秋时金飙扫林,月委皓素,幽淡可比西楼;冬时大雪盈尺,玉树罗生,畅旷过于山阴。由于于志宁宅第有如此多的妙处,这里就成了文人雅士聚集的所在。

  第二日,春光明媚,花香袭人,李世民果然驾临于志宁宅中。其时,房玄龄、于志宁、褚亮、孔颖达早早候在门外拜迎。李世民望见四人候在门外,到门前即走下车来,一一搀起四人,说道:“朕今日来欲同众卿温习昔日秦王府故事,你们那时见到朕,哪儿有如此多的虚礼?走吧,我们一同入府。”

  李世民让随行之人留在门外,仅带太子李承乾及阎立本随同入门。他们进入园中,李世民笑对于志宁道:“于卿,瞧你这园中池亭台阁,幽竹菰蒲,可谓独得其妙。你在教授太子之余,有此风雅之趣,实属难得。”

  于志宁惶恐答道:“臣爱吟诗赏物,宦途所积皆用于此园,又招多人来此聚饮,总怕皇上怪罪,责臣不专心教授太子,偏好风花雪月之道。”

  李世民摇头道:“魏征在日,常常谏朕要克制己欲,他深恐朕贪图安逸会荒废政事。察古来君主,贪逸误国者不可胜数,则魏征所谏不为错。然国家富足之后,臣工俸禄要增加,朕不会让臣子们蓬头垢面,作苦行僧之状。天生万物,即是让人来享受的,你有此心绪,若依然居陋室简屋,这样的话,一者是暴殄天物,二者亦非朕所愿。臣民艰苦,岂是朕大治天下之初衷?”

  群臣点头称是。

  李世民又道:“不过,人之欲望无穷无尽,须适可而止。太子,你生来即处富贵丛中,未尝艰苦创业之难,更须谨慎。”

  李承乾躬身答应,说道:“儿臣多听恩师教诲,知道创天下难,守天下更难,自知谨慎为之。”

  “嗯,你能有此思,不枉于卿、玄龄等人的一番教诲。”李世民平时难得夸赞李承乾一句,想是今日,心情愉快,就顺便赞了一句。

  于志宁将众人引入琴亭,这里面对水池,一桥连接池中小山,可以听到潺潺流水声。琴亭一侧有七弦琴之位,一女焚香而立,飘然操琴。琴声与水声相间,甚为和谐。

  李世民细辨其音,说道:“琴乐为《高山流水》,与此园景相谐。众卿,都坐吧。朕观景赏乐,心中恬静,这番心绪,实与昔日秦王府时不同。”

  李世民唤阎立本取来《十八学士图赞》,让他将图赞摊在面前的青石案上。该册经历二十余年时间,封皮已然有些发黄,不过翻开册子,里面颜色依然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褚亮感叹道:“想起当初绘画之时,苏世长在翼然亭里谈笑风生。如今图画犹在,苏世长之音容笑貌宛在目前,可人呢,十余年前已然溺水而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