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和李元昌当时感于一时意气,认为将魏王除掉即可去除后患,哪儿想得如此周全?李承乾听侯君集如此一说,顿时觉得果然不妥,脑门上不觉冒出了冷汗,说道:“侯将军所言甚是,我事先未细想此节,果然有些大意了。然不除魏王,任其邀宠父皇,终于篡了太子之位,这如何是好?”
侯君集森然道:“我问你,魏王纵有千般万般好,他能否当太子,最终谁说了算?”
“这还用问?自然是父皇说了算。”
“对呀,你为固太子之位,不寻根本,却去动除掉魏王的念头,是否打错了主意?要我说,你压根就不用管魏王,以全副身力去逼皇上说出这句话即可。”
“逼父皇说话?父皇向来意志坚定,他想好的主意,外人若用强力来逼,那是绝对不行的。”
侯君集手指殿内,问道:“高祖在位时,这东宫显德殿由谁居之?”
“那还用说,是隐太子建成居住。”
“高祖那时属意隐太子继位,为何这皇帝之位又变成了当今皇上?”
李承乾愕然不答,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世人皆知的事,此事不用多说,各人都明白。
侯君集向窗前踱了几步,遥望太极宫方向,悠悠说道:“我当时领兵埋伏在太极殿侧,其时高祖带人在海池泛舟。那尉迟敬德领人截杀了隐太子和齐王,又来到海池边,逼着高祖连写二道诏,并夺过印玺,如此,高祖从此失去了权柄。”他又扭头对李承乾道:“高祖当日,难道心甘情愿授权于当今皇上吗?非也,当时形势相逼,他不得不办。”
李承乾听侯君集说出了逼宫的主意,这是他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未免大惊失色,心中如同重鼓敲响,一下子没了主意,腿一软,顺势又坐在椅中。
侯君集又复问道:“太子,欲图大事,唯此一途,你不敢这样办?”
李承乾伸手拂去脑门上又冒出的冷汗,结结巴巴道:“这……这……侯将军,如此重大事体,容我好好想一想。”
侯君集对李承乾的不屑情绪又一下子浮在心头,心想如此懦弱的主儿难图大事,就有些不耐烦,嗓音不自觉提高了一些,追问道:“太子上赶着找我讨主意,我不惜杀头之罪,向你献言。大丈夫立身行事率性而作,万一事情不济,至多头掉了落个碗大的疤,没有必要思前顾后。太子,你若想顺利继位,非出此手段不可。”
李承乾抬头一脸惶恐,示意他低声一些,说道:“侯将军,我现在心中乱得很,你再容我好好想一想。”
侯君集不再言声,他默默地转身移到窗前,观望外面的景物,任李承乾在身后苦思冥想。其间,他情不自禁扭回头看李承乾那副难受的样子,心中产生了一丝可怜之情,又有一分怒火。他转而想到,对此种懦弱之人若一味强逼,恐怕难收到好效果。于是,他又慢慢走到李承乾身边,轻声道:“太子,你不用心焦。你想啊,当今皇上当初以少许兵力就控制了皇宫,进而逼高祖退位。你现居东宫,其西墙离大内仅二十步,若举事,比玄武门之变时更加容易。我现在固然赋闲在家,然从征多年,旧部属下甚多,若振臂一呼,轻轻松松就可集来数千人,何愁大事不克?”
李承乾闭目沉思了片刻,毅然道:“侯将军,就这么办吧。我年轻少能,如此大事全倚仗你来使出全力,望侯将军勿弃。此事非同小可,须谨慎行之,一举得中,方是万全之策。”
侯君集又问道:“东宫之中,有谁能与太子共谋大事?”
“汉王元昌、左屯中郎将李安俨以及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可共谋此事。”
“你们此前曾经商量过吗?”
“以前为谋魏王,我们曾秘密商议过几回。”
“好吧,自今日始,我要好好筹划此事。这几个人,看来嘴巴还算紧,你可与他们悄悄商量商量。记住,知道此事的范围不可再扩大了,多知道一人,风险就大了一层,你明白吗?”
“明白。我想尊婿贺兰楚石以及纥干承基,行事还算周密,是否亦让他们参与?”
侯君集摇头不许,说道:“小婿平时为人胆怯,行事缩手缩脚;还有那纥干承基,我听说他也毛糙得很,就不要让他们参与了。”
两人又密谈了一阵,然后侯君集起身告辞。
侯君集走后,李承乾唤人叫来李元昌。其时,李元昌一直呆在侧殿,正焦急等待两人相商的结果。闻听李承乾来唤,遂三脚并成两步赶到显德殿。他见了李承乾,急急问道:“侯君集答应帮你了?”
李承乾此时的神色依然凝重,然比刚才要轻松了许多。他点点头,说道:“他答应了。小叔,侯君集的心胸奇大,他所谋比我们所想要大得多,他不赞成除掉魏王。”随后,李承乾简要把刚才的过程说了一遍。
李元昌听后赞不绝口,说道:“好呀,皇兄当时能把父皇逼退位,你为何就不能?咳,我们整日里谈论除掉魏王,怎么就没有想到此节呢?要我说,侯君集所言最为彻底,可谓釜底抽薪之计!”李元昌是李渊与其后妃所生,年龄比李承乾还小了三岁,其长大后,得知父皇因为玄武门之变被二哥逼退了位,二哥还连带将大哥和四哥一同杀掉,心中就对李世民不以为然。此后,他又因与李承乾一同嬉戏无度,被李世民痛骂了许多回,其碍于李世民的皇帝威严不敢吭声,内心里却把李世民恨得牙根直痒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