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司号兵吹冲锋号,全体上刺刀冲锋!”
宁治中对身边的传令兵下达了这个足可以夺去自己上百好士兵宝贵生命的命令后,痛苦的闭上眼睛伤心不已!
自己决不是个好军事长官,一名好的长官,是绝不会让他的士兵以血肉之躯顶着敌人呼啸而来的子弹,去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战斗胜利的!
当每一名宁治中部士兵都听到了这并不陌生的那号声魔音后,每个士兵的血液中像是瞬间被注入了一股精神兴奋剂般!纷纷上刺刀起身,冒着穿梭在空气中,足可以夺去他们年轻生命的子弹,被一股无名的精神力量所推动着,为了一个他们并不是很全面理解的胜利,一个个面色无悔的冲上了他们年轻生命中最后的这一百米路程!
冲过去,冲过去用自己手里的刺刀将敌人捅死!狠狠的捅死!为死去的战友报仇,为战斗的胜利冲上去!为革命的成功冲上去!为了一切该冲上去的理由冲上去!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抱着各自的理由与信念,开始了这无异于自杀的冲锋!
他们是那样的坚决勇敢!绝少有偷生耍滑假装摔倒在冲锋道路上,赖着不起来的。也绝少有故意假装跑不快,让战友在前面为自己挡子弹的!用共产主义武装起来的这群无畏斗士,一个个如人间终极致命武器般的,冲向了他们不知从哪儿来的那么大仇恨的敌人!虽然他们之中百分之百的绝没有一个人能准确无误的背诵出共产党宣言!也绝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理解共产主义!但这些都并不影响他们用年轻生命去捍卫他们潜意识里对胜利的坚定!
那是一种不战斗不玩儿命,便永世不得超生永远受人欺压受人屈辱的动力!一群生活在尊严的最底层,受尽屈辱苦苦挣扎,痛不欲生的贫苦大众之最原始战斗动力!
这样的冲锋是悲壮的,是惨痛的!但任何的悲壮与惨痛,却都是有他的利益的!虽然最终冲入敌人防守阵地的只剩下不到七十人!但这近七十个早已舍生忘死,体内血管里熊熊燃烧着汽油!连阎王爷都不敢收留的勇士!足以用他们的精神力量去摧毁一切敢于抵抗他们的任何事物!
虽然他们可能都不是什么拼刺高手,虽然他们可能一个个长期营养不良并非什么壮汉!但面对三十名军事素质优良却并不知道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的职业军人!这近七十名勇士,连给这些军事素质极其优良,但其人格尊严却并不像他们的职业素质那样坚挺的原国军虎威将士,现在的民族败类党国耻辱!一个再次出卖自己人格与良心的机会都没有留下!仅凭那那杀声震天的愤怒,就结束了他们那早已不再光彩的人生!
华东敌后抗日游击纵队,取得了这次伏击战的最终胜利!
当早已预备在后方的骡马大车,纷纷上前倒装那些令他们血脉膨胀的战利品时,没有人认为这次他们所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因为胜利者永远都是光荣的!而这群战士的奋勇表现,的确也是值得我们所敬重的!
这场惨烈的战斗总共缴获伪特工总部无线收发电报机六部!无线电监听设备四部!电台监测设备一部!各种专业特务器材若干!德制MP40冲锋枪四十把,德制瓦尔特PPK半自动手枪一百五十把,短管儿P38微型手枪四十把,日制97式手雷二十箱,各类枪械子弹三十箱,以及其他军用物资若干。
而此次的中共参战部队——华东敌后抗日游击纵队,除了总共付出八十五名士兵阵亡,二十七名士兵重伤,十九名士兵轻伤的惨烈代价之外,华东敌后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宁治中,大腿部位中枪!
一开始经卫生兵简单包扎后坐在担架上的宁治中,还对自己的伤势不以为然。可后因部队医疗条件艰苦,对伤势的消炎处理失败,导致伤势急剧加重!宁治中不得不在老胡的周密安排之下,冒险被送进南京城公立医院进行救治!但终因伤势恶化严重,病情被严重耽误!不得已被医院方面做了高位截肢处理!
此后只剩一条腿的宁治中,不得不无奈面对他这惨淡的人生,被迫离开了他十几年的戎马生涯,被上级调到北方陕西大后方根据地,做闲置修养处理!
一百零九
宁治中曾经辉煌的人生与仕途,如同他那条被截肢的右腿一般就此终结了!一直在后方赋闲至内战全面结束,经由组织出面作为革命有功之臣,在当地为其安排组建了一个家庭,并婚后育有一子两女。
二十几年后的那场政治大革命期间,其年仅十七岁的长子宁建国,借助毛泽东在京先后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汹涌势头,曲解了其父当年在老家湖南,拿起菜刀闹革命搞起义的真正意义!认为如此这般便是踏着父辈的脚印接过了父亲手中的革命大旗!凭借其根正苗红的军属出身,及其父那早年传奇般的革命生涯,再加上其人虎父无犬子般的彪悍骁勇!迅速成为了当地势头最盛的一支“造反派”领导人!
宁治中,这个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革命者,面对山河呼啸举国红潮的大势,只是每晚都坐在自家的院落中,望着明月默默抽烟。对其子的行为既不鼓励赞许,亦不反对。
二十几年前的那次断腿,使他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宁治中的长孙宁红卫,也是像其祖父那样的将脑袋往裤腰带上一别,从此踏上了他自己“革命征程”。与其父亲拿起革命武器去文攻武斗保卫毛主席时一般的年纪,带着对已经仙逝而去的祖父之仰慕,与对父亲一生的鄙夷与感慨,离开了那个他认为只能毁人而不能成人的陕北穷农村儿。借邓小平九二年南巡讲话的再一次改革高潮!随同当时中国数以百万计的时代弄潮儿一同跃入了“大海”!去了紧南头的另一个曾经的小村庄,当时的改革最前沿——深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