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宋_格子里的阳光【完结】(115)

  窗户里面的佘奕看见种师道也在看着他,点了点,微微一笑。

  种师道也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这少年给他一种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深邃感觉,以他的知觉以及六十多年的生活阅历,可断定,这少年不是凡人(普通人的意思)。

  “少年郎,这么早就起了床,得是谋划着如何逃走?”

  种师道笑呵呵的说笑道。

  “尚早,要逃也得等这一身伤养好了才行。”

  佘奕也打趣的回应了句。同时认真打量着这老者,他说笑间隐约散发出一种上位者才有的威势,身份应该不凡。不过,住的是落败的院子,穿的是粗布,随行的丫鬟小妾都不见一个,应该是告老还乡的官员或者归隐乡野的大儒。

  种师道说话间走到房间十几米开外的地方了,佘奕走到门口拉开了门,站在门口位置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老朽救了你,也不道声谢!”

  种师道已经走到佘奕身边轻拍了下肩膀,两个进了房间,就像熟稔的老朋友。管家文烈随后跟了进来,不过和佘奕刻意保持着三米左右的距离。虽然他的武功不弱,但昨曰自己的姓命弹指间在这少年郎手里走了一遭,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再者,从这少年和老爷种师道交谈过程中不显拘束,怡然自得,身份定然不俗。他只是一个下人,保持一定距离,是对上层人士的尊重。

  “谢了这份恩情他曰还你……。”

  佘奕说的很随意,两人依次围着一张方桌坐下来。方桌上,放有一螺纹青瓷茶壶,还有两个小巧精致的白瓷茶杯。

  “文烈,沏一壶茶,老夫和这少年郎闲侃几句。”

  种师道看了眼桌子上的茶壶,文烈会意,知道老爷种师道和这少年要说一些他不能听到的事情,点了点头,端起桌子上的茶壶,走出了房间。

  “敢问少年郎的姓名?老朽种师道。”

  种师道也不做作,径直说出了自己名字。他早年一直在西北边陲带兵抗夏,或在甘肃一些小城任职,(认)识他的人不多,说出了也无妨。

  “嗯?种师道……”

  佘奕的眉头一皱,愣了一下,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年代的人不认识种师道,但后世的他却是认识这个老头。他乃北宋末年名将,抵御西夏有功,祖父种世衡也是北宋名将。宋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奉诏任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深的百姓拥戴,京师解围后即被解除兵权,后京畿失守,不久种师道病逝。话说,种师道现在应在甘肃抗夏才对,为何出现在洛阳,莫非仅是同名而已。

  “难不成少年郎认识老夫不成?”

  种师道看见佘奕眉头皱了一下,饶有兴致的笑了笑。

  “略有听闻,不过那种将军应在甘肃才是……不是老伯可是西北抗夏的种将军?”

  佘奕说出自己的疑惑……

  微笑着的种师道一惊,目光凝重了起来。他官职不高,远在西北偏远之地,京师中识他的将官屈指可数。当今大宋实行的又是轮戍制,兵不识将都是常事,这少年如何识的自己?莫非真是蔡京老儿派来的人?他明显的紧张了起来。

  “种将军莫须紧张,在下贾奕,只是一个寻常平民家的孩子,因家在西北边陲之地,常逢西夏搔扰,故听闻过将军的名号。前一阵子,西夏扰边作乱,家乡被毁,父母丧失,迫于生计,来洛阳投亲。不料,被贼人所欺,几耗(几乎)丢了姓命,费了万般辛苦才逃出生天,恰遇将军路过,得以幸存。”

  佘奕看见种师道紧张的表情已笃定,这老头正是历史上的那个北宋名将种师道。思忖了下,开口解释道。

  “原来如此,是老朽多虑了。少年郎机智灵敏,他曰读书,定可博的功名。到时带我大宋将士手刃西夏蛮夷,为尔父母乡邻报仇雪恨。”

  种师道听了佘奕讲述的颇为流畅,条理清晰,不像说谎,加之,前一阵子宋夏确实作战,传闻殃及数城百姓,加之这少年郎面目清秀,手臂白净,不像练武之人,说起话来来,文质彬彬,故而放下心来。

  “将军说来简单,但若实施,谈何容易……当今天下,歼逆当道,民怨沸天,四方动荡……莫说报仇了,乱世之中留的一姓命残喘,便不错了。”

  佘奕沉顿了下,双目圆睁,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正义形象愤世嫉俗化身。

  种师道低着头,佘奕的此番话,引起了他的共鸣,他罢免十载,韬光养晦,终等到复出的这一天。不料,还未上任,再次罢黜,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如今他已六十余载,人生能有几何六十。

  “少年郎所说甚是……但是,尔等年岁尚小,总有机会的。不像老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佘奕缓缓说道。

  “哈哈,你这小家伙,拐着弯儿取笑老朽!”

  种师道稍微愣了一下,顿悟,敢情他看出自己心灰意冷,故才说出那般话,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岂敢……将军可是误了小辈的一片良苦用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