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的脸上露出几分惊讶来,耳朵也试着动了下,发现耳朵动不了,又试了一下,还是做不到……刚准备再仔细观察一下佘玉,发现佘玉转过了身看着她,顿时,一脸尴尬。
“李姑娘,可有夜行衣?”
佘玉并没有因李师师模仿而生气,平静的看着李师师说道。
“夜行衣?你当真要出去?贾公子可是安顿了你的,要一直待在这里,以防被人发现。”
李师师紧张的说道。
“我哥出事了……我得过去看看。李姑娘若是有夜行衣的话,给我一件,若没有的话,我随便穿件衣服就出去了。”
佘玉走到桌子前,打开一个包裹,取出一片刀囊,绑在腰间。
李师师愣了半天,半响才反应过来。
“小玉姑娘,你……你说什么?贾公子出事了?这……这怎么可能……”
佘玉撇了一眼李师师,没有说话,心里嘀咕着……这女人废话真多,反应也真迟钝,难怪哥哥会看不上他……不会徽宗怎么就着了道呢。她从包裹里面取出一件紧身衫,准备穿在身上。
“小玉姑娘稍等一下,姐姐这里有你说的夜行衣。姐姐这就给你拿去。”
李师师急忙给佘玉说道。
“好!谢过李姑娘了……”
佘玉淡淡的说道。
……
汴京城,外城,汴河青石堤下面的一片空阔的地面上,场面甚是血腥,残肢断臂,以及凝固的血水随处可见。青石堤下面的蔡攸和林灵素早已经不见了踪影,那十八鹰卫也不见了踪影,
厮杀似乎早已经结束,远处的数百个衙役和巡兵举着火把朝这边小跑了过来,这些人拿着工具,马车……草席……
显然,他们是奉命来这里处理这些尸体,和地面上的血迹。
佘玉潜伏在一棵抽了新叶的老柳树上,远远的看着这边的。目光不停的变幻,她的眼神有些愤怒,有些怨恨……有些阴冷。
“哥,你去了哪儿?可安好?”
佘玉喃喃自语了一句。她已经寻遍了这里,以及附近,没有寻到哥哥佘奕和若若的踪迹,只能在此等候。
她话刚说完,那些前来的衙役捕快,以及巡街的卫兵们匆匆朝这边小跑了过来。
她嗖的一声,化成一道黑影从沿着河堤朝远处飘去。身后远些衙役巡街卫兵的身影越来越远,佘玉这才止住了脚步。
这一处,有一道桥梁,从河道的这边通到河道的对面,宛若一条长虹。这桥,就是当今北宋最为流行的木拱桥,又叫虹桥。
根据后世《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里面,“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佘玉心神不宁的走上桥,望着河水。河面上水波不兴,偶尔泛起一点点光点,由远及近。
佘玉心里焦躁不安,收回目光,转过身,下了桥,刚准备离去,忽然听到有什么细琐的响动声。
她的目光冷冷盯着这一桥梁。这虹桥还有一种称呼,就是无柱桥。
根据佘玉的了解。起初,汴河上原来并没有这种无柱桥。但由于汴河水深流急,船只在过桥时经常撞在桥柱上,舟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仁宗年间,山东青州一个普通的“牢城废卒”,首创飞桥成功:“垒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其桥坚固实用,很受欢迎。
后来,宿州太守陈希仿照这座桥在当地的河上又建了一座无柱桥获得成功,结果受到仁宗皇帝的嘉奖,并下令将东京至泗水段汴河上的桥全部改为飞桥,这其中就包括东京东水门内外的上土桥、下土桥和虹娇。汴河航运因此而变得非常便利。汴河漕船和其它大船可以通过东水门一直到达市中心的大相国寺门前。
虹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里面是弯曲的,空着的,左右有横梁……
倘若,有人藏在下面,外面的人是绝对看见的。
第七章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一)
佘玉接着缓缓后退,心里思忖着,这木拱桥下面的人是谁?是敌还是友?她屏住气息,冷冷的盯着……
以她久在江湖中的经验,以及桥下那人的呼吸来判断,武功不弱……尤其是内在修为,恐怕在她之上。
这种厉害的人物,在汴京城里面没有多少,为何会潜伏在这木拱桥底下。难道……是那陆昊派来击杀她的高手?
佘玉伸手在刀囊里面取出一把飞刀放在手心里面。
夜色静谧,波澜不惊,原本流动的空气,也渐渐的凝固。佘玉的眼睛微微收缩,目光依旧一动不动的盯着木拱桥的下面……
手掌蕴力,手中的飞刀出掌过半,正欲脱手而出……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咚的一声……似乎有什么小东西掉在了河里……
佘玉手中的飞刀戛然而止,她收缩的眼睛缓缓张开,脸上的警惕和凝重散去,转而浮现出来的是焦急和紧张。
刚才那个掉进水里面的声响是匕首落入水中的声响,她听的出来的。她可以判断出木拱桥下面潜伏的人受了重伤,既然受了重伤,连随身的兵器都拿不住,那么肯定不是陆昊派出的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