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贼_宵壬午【完结】(155)

  除了杨休几人和罗静儿,其他人不明白杨休为什么要对罗静儿施礼。是杨休帮了罗静儿阿?为什么要反过来给罗静儿施礼呢?

  至于白月如,杨休和宴卿早就算到了事情发展,所以宴卿根本就没有让白月如下楼,此时依然在三楼的雅间,不知道下面发生的事情。

  三名当事人,一个死了、另外两个一个送回了府,一个压到了牢里,场中官员也没有了继续喝酒的念头,纷纷打道回府。

  董承一脸可怜相,追上林瑞生求助道:“部堂大人、部堂大人,把杨公子压在下官府牢里,要是代王要人下官该怎么办阿?”

  “自己看着办!”

  林瑞生心里可记恨着呢,就是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弄了一出认干亲的戏,弄的自己现在不上不下的,算怎么回事?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扔下一句话就走了。

  董承傻傻的看着总督大人的背影,心里合计着不应该阿?自己说了他那么多好话,他咋对自己越来越冷淡了呢?

  ……

  代王府、书房。

  “父王,你一定要把杨公子救出来。”

  小郡主拽着代王的一只胳膊,不住的摇晃着,企图让代王去府牢将杨休救出。

  一旁的陶敬默默的站在烛台前,眉头深深的锁在一起,在回王府的路上,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个让他惊出一身冷汗的问题,今晚的这出看似很烂的闹剧,会不会是事先被人导演好的?

  看来杨休的身边有位高人阿,这是要故意找个理由,来让代王救他们。可是……今晚这出戏也太烂了,既然杨休有高人指点,为什么会演这么一出没头没尾的烂戏?为什么……为什么……?

  代王禁不住小郡主的软磨硬泡攻势,投降道:“好了小敏,你先回屋休息?父王和陶先生商量商量。”

  劝走了小郡主,代王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对陶敬质问道:“以礼,你怎么不看着点?让事情闹这么大。”

  陶敬心下一颤,顿时是有苦说不出阿。

  “王爷,属下是真没想到,杨休会玩这么一出。本来整个晚上属下都在注意杨休的动向,只要他和张衡有什么纠纷,绝对可以掌握的住,可……”

  “可谁想到杨休竟然把战场转移到了外面,是吗?”代王阴沉着脸,长叹口气略有惋惜的道:“以礼阿以礼,本王早就和你说过,你太自负了,你根本就没把杨休放在眼里,所以才导致了今晚的一切!”

  陶敬低着头,听着代王的教训。他此时也知道,今晚的一切,本应该觉得掌握在手中的一切,似乎全都没掌握住,事情发展的主动权,一直都在杨休的手中,他只能成为一个毫无作为的旁观者。

  “王爷……属下还有些疑问,没有想明白。”

  代王点点头,说道:“本王也有些疑问没想明白。”

  虽然刚被代王训斥过,不过陶敬依然露出一丝笑容,因为他发现,他和王爷的那种默契还在。他之所以受到代王的信任,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人有着近乎等同的默契。

  “王爷,今晚发生的一切,有可能就是杨休导演出来的,这说明杨休身旁一定有着高人。但属下疑惑的是,既然杨休有高人指点,为什么还导演出了这么烂的一出戏呢?”

  代王站起身,踱步到书架前,背着手一排排的看着,然后将那本当代名家徐渭所注释过的那本三十六计拿了出来,翻开几页幽幽说道:“因为他根本没把本王当作是自己人。”

  “怎么可能?”陶敬有些惊讶的说道:“他跑到王府来,不惜得罪王爷和放弃营救小郡主所获得的好处,告知王爷有刺客要刺杀您,难道不是想要攀附与王爷?而且他背后的高人,之所以阻止他不直接找张衡报复,而是找了理由报复张冲,不就是为了最后让王爷有个理由救他吗?虽然他们这个理由很烂,但他们知道只要有理由在,王爷要救他们还是没问题的。”

  王爷看着手中的三十六计,突然笑了起来,用手点指着上面说道:“果然是青藤居士,竟然将如此的瞒天过海之法也注释其上。”

  “王爷……”陶敬不知道好好的,王爷这是怎么了,小声的叫了句。

  代王的神情忽然变的很开阔,胸有成竹的说道:“以礼阿,与徐先生相比,你还是差了很多。”

  被代王当面指着说自己本事不济,一项自负的陶敬心里竟然毫无怨言,反而非常坦诚的道:“敬怎能与徐先生比?徐先生乃当代大家,有管仲之才,敬不及期万一。”

  “来来来。”代王现在心情大好,招呼着陶敬到身边来,对他说道:“徐先生在瞒天过海的注释上写有这么一段,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给夫差当奴仆,然则暗中积累实力,不为夫差所知。最后趁着夫差参加黄池之会带走吴国全部精锐,吴国空虚之时,趁虚而入,大败吴师。人们只道勾践这卧薪尝胆,然则不知,这也是瞒天过海之术阿。”

  陶敬面路思考之色,片刻后惊讶道:“王爷是说,这杨休之所以演戏、而又演烂戏,就是为了能给王爷一个救他的理由,但又不会因为这计谋太过完美,被他人知道自己的真正实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